程双红:白泥日落(长篇小说连载之六十一 • 大结局)

阅读本文前,请点击标题下面蓝色字体“温馨微语”“关注”我们。倡导原创,感谢转发,欢迎海内外作者赐稿。版权归原创作者所有。文坛园地,奉献给所有高尚灵魂。

香港。

人就是这样,你常出现的时候总觉得那只是习惯了不以为意,当离开时,你才发现他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在你心里放下了砝码,渐渐的变得沉重起来。而时间,就像清除砝码的工具,又一点一点的将它减轻,可现在他回来了,感觉就好像从来都没有离开过一样。

最喜欢的香港是一条线的形状,它还有固定的时间,日落之后,华灯初上。从尖沙咀的天星小轮港口上船,身后街头歌手的歌声渐渐散在波光粼粼。在满满油漆味的船舱里,吹着略带咸湿的海风,想着身后是高楼大厦,看着前面是灯火灿烂,船在中间,在城市的凹谷里载着悠悠晃着。其实也就是十几分钟,却总像是放了慢镜头的老电影,有着丝丝呀呀的节奏情怀。

香港很小,在香港,千尺就是豪宅,就如我们的95平米大小的房子。大家看了都呵呵。而很多TVB看多了的人,都难以理解真实的香港住宿条件。在香港的政府房子,若要申请30平米大小,必须最少4人,意味着人均居住是10~13平米……

香港,是一个从渔村进化到海港的城市。

香港是个快节奏的地方,甚至电梯都比别处要快上几拍。香港的匆忙,仿佛每个人都被推着前行,生怕赶不上城市的节奏,追着抢着把时间甩在身后才踏实。初到的时候不习惯,总觉得心慌,现在倒是很怡然,毕竟多出来的时间可以做好多想做的事情。

著名作家程晓枫和他的妻子林小鹿,在回老家河南几天后,在郑州新郑国际机场,夫妻二人搭乘南航的航班飞机直飞香港。

林小鹿的病早已治好,身体保养的很好。夫妻二人在老家河南完婚后,乘飞机前往心目中的香港。

在飞机上,夫妻二人紧紧的依偎在一起。在林小鹿小憩的片刻,程晓枫抽空写了一篇文章。林小鹿醒过来后,小鹿看了程晓枫的文章,文字简洁,题目叫《鱼和飞鸟的故事》:我是一只飞鸟,一只飞翔于蓝天,白云,高山,溪涧的寂寞之鸟。我虽然能行于天空大地,却对那片绿波荡漾、夕阳斜照、芦苇丛生的白泥湖颇为钟情,可是飞鸟离开天空,陷于湖泊就会死,所以我只能静静的飞翔。

可是我要的并不是这样的生活,我想拥有真正的自由,能自由飞翔,不管是高山流水还是龙潭虎穴,总之是世界上所有能到达的任何地方。

直到有一天,我看见一只孤独的游鱼。它总是选择在一个夕阳的余辉洒满整个湖面的黄昏,拖动着金色的鱼尾,张着圆眼出神凝望,我看到了满眼的落寞与忧伤。那一刻,我知道了,原来非同类的我们也有着同样的寂寞。

它的身旁,那么多好伙伴,鱼,虾,特别是那蟹,青壳、白肚、铁腿金毛,煞是可爱,它,为何还会如此忧伤?!

它的身体是灵动的,身影忧伤而美丽,使我对这个迷一样的身影黯然伤神,我想我是爱上这个特别的身影了。

我没有告诉任何别的飞鸟,它们从来都只是匆匆忙忙飞行于大地的上空,而从来不愿停留下来浏览一下大地美景,它们活的太空太累,而我不要。

我是一只飞鸟,也只是个孩子。我一直美丽而刻板,偏执而极端,我也是个寂寞的孩子,我也需要有一双真诚的眼睛来哭泣。那尾鱼儿会给我带来一切美好,我相信。因为我爱它。

我也知道,它落寞而忧伤的眼里有我。它落寞而忧伤的眼里有我,它的湖水里也有我,我的倒影就是证明,不是吗?

鱼想告诉飞鸟它的爱意,可它不会说话。、

飞鸟想告诉鱼它的爱意,可鱼理解不了。

鱼和飞鸟是彼此相爱的,却又注定要彼此失去。

鱼儿对飞鸟的爱一开始就是个错误。因为鱼儿离不开湖泊,而飞鸟离不开天空。飞鸟终于有一天还是会离开,飞向属于它的那片蓝天。

泪滴在湖里,便有了天空的兰色。

真正灿烂到极致而又悲凉到极致的爱情,是因为深深懂得爱,而又不得不放弃。

这是鱼和飞鸟的故事,也是我们的人生。

林小鹿说:“晓枫,你想陈林红和徐峥峥姐姐了么?我不是故意的说的,更不是吃醋,我知道林红和峥峥两位姐姐都很爱你!”

程晓枫平静的答道:“我和她们也许就像文章中的鱼和飞鸟,终究不能在一起。万事岂能尽如人意,缘分天注定呀!过去的事情就不要再提了,我们要好好的生活,你那两个姐姐都是好心肠的女人,她们不是祝福我们了吗?我们结婚时,她们也专程来参加我们的婚礼了!”

林小鹿幸福的吻了程晓枫。

香港国际机场。

程晓枫和林小鹿夫妻下飞机后,搭乘香港地铁,换乘巴士,直奔下白泥。

“日出凤凰,夕照白泥”,在大屿山凤凰山观日出,在元朗下白泥看日落,这是这是香港公认的香江最美丽的自然景观之一,亦是许多郊野旅游爱好者的心头之选。还有不少人认为,在香港“想要看最靓的日落和谈最美的恋爱”,就一定要去下白泥。

香港流浮山位于新界元朗区的西面,靠近后海湾,三面环山,地势平坦,以其出产的海鲜闻名,尤其是蚝,这里也是一個风景区,看完风景后当然不能错过这里的海鲜。

白泥(Pak Nai),位于香港元朗区西部,面临后海湾,远眺深圳蛇口。白泥沿岸都是泥滩,分为蚝田,出产著名的“流浮山生蚝”。白泥分为上白泥村及下白泥村,均辖属厦村乡,而下白泥,则是香港观看日落和摄影的天堂。

程晓枫和林小鹿到了流浮山看到很多海鲜酒家,当然这里还有众多的海鲜店,干货和活海鲜非常齐全,在广东很多上等品都流到这里來。很多的遊客吃完都会带些干货或者是这里的特色蚝膏回去送给亲朋好友。

这里还是著名的下白泥,吃完海鲜很多人到后海湾去看日落,此时海天一色分不清哪里是天哪里是海,真的好美啊。后海湾大桥在落日美景中也变得如此壮丽,落日余晖竟然让整个世界变得如此美丽。

在下白泥,林小鹿在丈夫程晓枫的陪同下,来到白泥的岸边泥滩上。

夫妻二人高兴的大声呼喊:“香港我们来了!白泥我们来了!我们来看白泥日落了!”

不远处,有成片的,还没长大的红树林苗,在天空下整齐地排列着,海天一线,异常美丽。在徒步至观赏日落最佳场景和等待日落期间,四处可见清晰的海水。白泥的泥滩,养殖大量的生蚝。一排排的蚝田插满泥滩上,也成了阳光下一道独特的风景。

随着夕阳的来临,整个下白泥逐渐笼罩在霞红色之中,美不胜收。

香港夏天一般都是吹的南风,而南风带来的空气比较少微尘粒子,所以天气好的日子,能见度很高,日落天色变化就更多变;在冬天,香港一般都是吹北风,内陆的沙尘就会随北风带到香港,所以冬天就算好天气,天色也是灰茫茫,烟霞严重。六点之后,太阳还没完全落下山,下白泥的海滩的光线已经暗了,相机拍出来,一排排的蚝壳几乎看不见。

程晓枫和林小鹿夫妻二人来香港看白泥日落时,正是吹南风的夏天。

太阳在绚丽的红色云彩中,慢慢落下山,天气凉快了许多,海风阵阵吹佛,真是让人陶醉,很多人都沉浸在这个浪漫的时光里,他们不拍照,只是亲身感受这个时刻。

天黑了之后,深圳对岸蛇口的灯光都亮了,横跨深圳湾的深圳湾大桥的灯光格外显眼。大约在七点半钟,海滩上的人群都慢慢散去。这里还要注意的一点是,前来摄影的人最好带上头灯或者手电筒,以备不时之需。

暮色暗淡,残阳如血,下白泥如镶金边的落日,此时正圆,光芒四射,刺人眼膜如梦似幻,好不真实。最后一丝残阳打在地上与暗淡黄的沙漠融为一体,金光璀璨,吞天沃日。

阳光从西山上斜射过来,地面的一切都罩在一片模糊的玫瑰色之中。

此时,太阳的脸是鲜红鲜红的,它的光像是被谁掠去了似的,不再耀人眼目,而是十分柔和明亮。它向西缓缓地退着,像个俏丽的少女一样温存、恬静。

流浮山的下白泥,是全香港看日落最出名的地方。一片旷野,看“咸蛋黄”把云染红再沉入大海,简直不敢相信这是在香港。

程晓枫和林小鹿陶醉在香港下白泥的美丽日落里,幸福在不远处迎面扑来。

是因为一座城市而爱上一个人,还是为了一个人而爱上一座城市呢?总会有一个城市让你念念不忘,或许你未曾去过但梦中偶尔出现,因为你爱的人就在那里或者曾经在那里过。夏天的香港下白泥,香港的日落最美处。

作者简介

程双红,又名程子君,笔名:程晓枫、程虫虫、梅映雪、梅虹影、龙飞等,生于八十年代,河南省周口市人。金牛座男子,以通透为理想,以简单为目标,人生信条为“一切看透,更要相信美好”。二十岁正式开始发表作品,青年作家.热爱音乐,武术,电影,旅行,写作十余年。诗歌、散文、小说等作品散见《河南日报》《芳草》《周口日报》《牛城晚报》《短小说》《中学生学习报》《文化周报》《精神文明报》《雪花》《现代家庭报》《扬子晚报》《青年作家》《人民日报》《长沙晚报》《吐鲁番》《青少年文学》《思维与智慧》《青年文摘》《青年博览》《报刊文摘》《37°女人》《小品文选刊》《传奇·传记文学选刊》《佛山文艺》等刊物,诗歌、散文、小说作品入选年度选本。著有长篇小说《血海浪花》《苍茫》《面包树上的女人》。

图片除署名外,其它均来源于网络

转载请注明出处“温馨微语”

转发是对作者最大的鼓励

 我与10W+之间只差您的一个转发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