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健侯大师的精彩故事

晚上好呀,阿弥陀佛。

以上一篇文章里面有古文,我觉得有一些人看了不是很容易看懂,但是这篇文章是连续的,我也就连续发上来了。

看古人的故事,要看出点门道来,要不然就和看小说差不多了,其中有一些失传的练法和口诀,起码让现代的打不醒的太极老头知道,你练的东西和祖师爷不一样,你永远都是菜鸟,不要再吹牛了。

其实我本人是不太喜欢看古文的多,都是喜欢看翻译白话文,或者现代的文体,因为古文的我是一知半解,看了几年了,突然有个傻子跑来告诉我是另外一个意思,于是我立刻在风中凌乱。

所以我很讨厌看一篇文章还要反复去一个字一个字地去猜他是什么意思,本来就是学武的,搞得后来大学考古教授看了我都躲着走,那就没意思了。

就好像说你本来要追的是赵雅芝,谁知道后来得到的却是贾玲,那就得吐血啊!

所以秀才今晚又重新搜索了一下,献上现代文的杨健侯大师的精彩故事。

杨健侯(1839—1917)名鉴,字健侯,号镜湖,杨式太极拳第二代宗师,是杨禄禅之三子。杨健侯的拳术刚柔并济,出神入化,刀、剑、杆各种器械无不精通。(要是叫秀才一天之内把这些东西统统都给练完,那真的是要累到腿软去了,所以以前的太极大师的体能是真的牛逼)

且善发弹,拿三、四弹丸于手中,往往能同时击中三、四只飞鸟,有弹无虚发之美称。露禅逝世后,他接替父职在京授拳。他宽厚仁慈、秉性温和,从不恃拳傲扬,有极高的武德。(这种人就是妥妥的一个内家拳一代宗师的典范了,那个发弹的技术,没有天赋是一辈子练不出来的,难道就是传说中的太极弹弓?)

  《永年太极拳志》说他“性情温和,德高望重。杨禄禅逝世后,继续在(北)京教拳为业,并将杨禄禅'大架’修订为'中架’,不猛不硬,顺遂圆和,老幼强弱均可练习,传播较广”(该书第44页)。健侯的传人“有三子少侯、兆元、澄甫及许禹生等人”。

  他在继承父亲“小架子”的基础上,考虑到从学人的身体条件,着眼健康第一,在露禅小架子招式上,幅度扩大,既保持了技击特点,更适合老年人健康需要,修改成“中架”。在杨式太极拳史上又发展了一步。(我倒觉得小架比中架的养生效果更好,因为有一些老弱病残孕是练不了中架的)

  杨家三代的逸事总是让人津津乐道,人们常说,杨露禅闯天下,杨班侯打天下,杨澄甫传天下。这话也对也不对,因为这其中漏掉一个人,就是杨露禅的另一个儿子,杨健侯。杨家三代,应该这么说,露禅班侯打天下,健侯澄甫传天下。

  杨健侯天生细住,细住是修佛的人入欲界定前的境界,细住不能看破红尘,但却可以看到红尘,天生细住的人,是修佛的坯子,当然只要他喜欢,学什么都行。但杨健侯不喜欢学武。不喜欢学也得学,杨露禅早就看出来了,健侯不是一般人物,是天生学内家拳的料,将来能继续支撑杨家门面的一定是健侯。

  山东河北人好武的极多,杨露禅本是一武痴,只要能学的就都学了,海纳百川,深不见底。(这个就有点扯大炮了,明明杨露禅就会一些少林和太极了,哪来的百川啦)杨露禅把其所学像罐肠一样往杨健侯的身子里塞。基本功训练已经把杨健侯累得半死,还要把老爹传授的内家外家几十套拳通通练完,之后,还要耍刀弄枪,挥舞器械等等。杨健侯觉得无法忍受了,但杨露禅身上的东西还多着呢,内功外功,暗器弹弓,杨健侯是痛不欲生。(据传说,杨健侯曾经自杀未遂)(第一个括号是别人写的,这个才是秀才的,其实杨家听说以前最多十套拳,到了杨健侯是缩小成了6路拳,现在怎么就变成了几十套拳了呢?并不是越多越好)

  内功

  内功是最难练得,但杨健侯的内功长得很快,对他来讲,最难过的是皮肉之苦,老父严格要求,杨健侯累的筋骨齐痛,苦不堪言。但武术这东西,基本功训练最重要,所谓吃的苦中苦,方为人上人,杨健侯终于熬过来了。

  杨健侯开始推手,不用教,化的比谁都好,也能发人了,发人人不能逃,他发的劲急轻灵,杨露禅看着奇怪,怎么跟我在陈家学的不一样?杨建候爱玩弹弓,他用弹弓将第一个弹子打向天空,再用第二个弹子打向第一个弹子,只听啪的一声,两弹相遇,打得粉粉碎碎。杨露禅忍不住了,走过来说,儿子,你神了你,你简直就是张三丰转世。(张三丰不是修仙的吗?打个弹弓就可以和神仙相比啦?估计是溢美之词吧)

  细住境界的人练习内功,要气有气,要神有神。杨健侯是天生细住,太极拳本有导引的作用,当过了筋骨皮肉之关,松开两胯两肩之后,不知不觉,杨建候早已丹田气满。太极拳能发整劲,就算入门。唯杨健侯与众不同,上手发人的来的就是轻灵劲。(看到了吧?秘诀啊,快用中国笔记本电脑记起来呀!把双肩和双跨松开,这以后秀才就专门练这个了,那些套路招数都是蒙人用的,这个才是真家伙呀)

关于那个细住是禅定的境界,如果大家想了解的话,那就请去看一下永嘉禅吧。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