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东市:打造丰富旅游产业体系与消费链 加快全域旅游发展步伐

“近年来,海东市围绕生态、民俗、历史、宗教和黄河文化,积极开发河湟文化资源,推动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着力打造农旅相生、文旅相融的新时代文化旅游产业,在全市旅游业发展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旅游产业想要持续高质量发展,仍需要海东市从方方面面久久为功。”4月8日,在市政协二届五次会议的小组讨论会上,市政协委员孙玉梅提出了加快发展海东市全域旅游的建议。

孙玉梅告诉记者,海东市文化底蕴深厚,环境优美,拥有众多的全域旅游资源。目前,海东市旅游市场存在旅游产品和服务比较粗放,旅游促销手段较为单一,旅游企业间同质化程度较高等现状,导致海东市的旅游及旅游周边产业没得到充分利用。

孙玉梅建议,要统筹谋划海东市现有旅游资源,按照“集点、连线、汇面”的要求,深度整合资源,把“珍珠”串成“项链”,形成特色鲜明、配套齐全、融合发展的旅游板块。不仅要推进传统景区建设,充分发挥龙头景区作用,抓好美丽乡村等建设,将点连成线,开辟黄河、湟水河旅游线,美丽乡村旅游线,农业休闲度假旅游线,古迹游、宗教游等多条旅游线路,还要打造多个配套齐全、规模效益强的旅游产品群落,建设全域化景观体系,实现全市旅游资源、旅游观光地的全覆盖,做到“处处皆景点,随地可旅游”。同时,充分发挥我市资源、地理区位优势,结合市场消费需求,丰富旅游产品体系,提升产品的“体验”性,延伸海东旅游产品链和消费链,构建四季旅游、全季体验的全域旅游发展格局。

孙玉梅表示,要加快海东市全域旅游建设,还需要丰富本市的旅游内容。因此她建议,要按照全要素、差异化的思路,融入生态、文化等地方特色元素,优化提升吃、住、行、游、购、娱传统六要素,打造“吃有特色、住有选择、行之方便、游之尽兴、购之丰富、娱之快乐”的产业体系,延伸旅游产品链、服务链、经营链,构建形成品质多样的全消费链。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