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后仍以为金国皇帝是天人,一个草包让他毁三观

#好书奇遇季#中国社科院五卷本《中国通史》人物传记与重大事件相结合,100个专题叙述了从中国境内的人类起源到晚清的中国历史。全书站在21世纪的历史高度来把握、透视与思考中华民族所走过的历程,同时把中国历史放到世界史的大背景下考察,在全球化时代郑重回答了中国人对本国历史的重大关切。

导读:1208年,金章宗去世,其叔父卫王完颜永济即位。以前成吉思汗到净州进贡,曾见到过完颜永济,对他的庸碌无能有所了解。完颜永济即位后,遣使传诏蒙古。成吉思汗在跪接诏书前问使者新君是谁,金使告诉他是卫王。成吉思汗当即向南面唾道:“我谓中原皇帝是天上人做,此等庸懦亦为之耶,何以拜为!”骑马扬长而去。

静静横跨在永定河之上的卢沟桥向人们述说着当年金中都的繁华

辽金时期,北方战争频繁,常年战乱势必造成经济的衰退。很长时间以来,史学界普遍认为这一时期北方经济破坏严重,甚至有了严重的倒退,自此北方社会经济进入了黑暗的时代。我们究竟应该怎样看待金代北方的经济呢?

金朝初年,出使金国的宋使许亢宗在河北中部亲眼看到幽州之地沃野千里,五谷百果、良材美木无所不有。山东经济恢复也很快,以至于金人称山东富庶甲天下。因为长期战争而无从发展的河南经济,此时由于人口的大量南迁获得发展的机会。

金世宗时,南宋使者楼鑰发现河北境内市井繁盛,远远超过黄河以南。当南宋发生大规模饥荒时,有大批小麦从金境内运到宋金交界的榷场,用来换取十分短缺的铜钱。章宗泰和七年(1207 年),金统治地区的户口数已经超过了原北宋的北方地区。

总体说来,金代经济虽然经历了短暂的战争破坏,但不久就迅速恢复。金世宗、章宗在位的五十年,“治内日久,宇内小康”,金朝出现了太平盛世的局面,史称“大定明昌之治”。

海陵王完颜亮志大才疏,伐宋阵亡

大定是金世宗(1161—1189年在位)的年号,他趁暴虐的海陵王完颜亮伐宋之机在后方发动政变登位。被比作汉文帝、称为“小尧舜”的他,在位期间整顿吏治,选贤任能,赏罚分明,鼓励进谏,轻徭薄赋,招抚流亡,发展生产,与民休息,从而出现了“朝臣守职,上下相安,家给人足,仓廪有余”的全盛局面,“税不及什一,两税之外,一无横敛,不数年间,仓库充实,民物殷富,四夷宾服,以致大定三十年之太平”。

明昌是金章宗(1190—1208年在位)的年号。章宗完颜璟是世宗的孙子,从小就学习女真语言文字和汉文经籍。他继承了他祖父的政治策略,从整顿吏治入手,任贤用能,赏罚有序,裁汰冗员,还限制官员的频繁流动。《金史· 循吏传》说:“世宗承海陵凋攰之余,休养生息,迄于明昌、承安之间,民物滋殖,循吏迭出焉。”

金朝繁盛的表象之后却隐藏着盛极而衰的苗头。刘祁《归潜志》载:“章宗聪慧有父风,属文为学,崇尚儒雅,故一时名士辈出,大臣执政多有文采、学问可取,能吏直臣皆得显用,政令修举,文治烂然,金朝之盛极矣。”

杂剧图

然而,“文学止于词章,不知讲明经术为保国保民之道,以图基祚久长。又颇好浮侈,崇建宫阙,外戚小人多预政,且无志圣贤高躅,阴尚夷风。大臣惟知奉承,不敢逆其所好。故上下皆无维持长世之策,安乐一时,此所以启大安、贞祐之弱也。”

章宗承安年间(1196—1200 年),金朝开始走向衰落。黄河大堤三次决口,百姓受灾严重,流离失所;吏治腐败,贪污成风;滥发纸币造成货币贬值;社会矛盾加剧,民族矛盾激化。内忧外患加剧了金朝的衰亡。

熙宗朝以来,蒙古就不断骚扰金朝的北部边境。到大定、明昌时,蒙古的势力迅速发展,成为金朝的一大威胁。大定年间,在北方广泛流传着这样的民谣:“鞑靼来,鞑靼去,赶得官家没处去。”为了抵御来自北方蒙古的侵扰,金代陆续修筑了一条长长的界壕,后人称之为金长城。

统一前的蒙古各部

金章宗泰和六年(1206年),成吉思汗(1162—1227年)统一蒙古各部,建立大蒙古国,此时成吉思汗已经44岁了。金朝刚刚经历世宗、章宗的极盛期,成吉思汗起初行动非常谨慎,不敢贸然进犯,依然按惯例向金朝纳贡。可当他通过契丹降人得知金朝政治腐败、军备松懈、内部矛盾严重时,对金的看法开始转变。

南宋嘉定元年、金泰和八年(1208年),金章宗去世,其叔父卫王完颜永济即位。以前成吉思汗到净州进贡,曾见到过完颜永济,对他的庸碌无能有所了解。完颜永济即位后,遣使传诏蒙古。成吉思汗在跪接诏书前问使者新君是谁,金使告诉他是卫王。成吉思汗当即向南面唾道:“我谓中原皇帝是天上人做,此等庸懦亦为之耶,何以拜为!”骑马扬长而去。

完颜永济得到消息,异常愤怒,想要等成吉思汗下次进贡时,埋下伏兵,将其杀死。但消息走漏,成吉思汗宣布与金绝交,并于南宋嘉定四年、金大安三年(1211年)春大举南下,野狐岭一战,金军主力三十万全部溃散,“金人精锐尽没于此”,由此拉开了蒙古征服金朝的序幕。

血脉贲张的野狐岭之战

南宋嘉定六年、金至宁元年(1213年),金朝发生政变,皇帝完颜永济被杀,金宣宗即位。此时,蒙古三路大军已将黄河以北地区几乎全部梳理一遍,“凡破九十余郡,所过无不残灭。两河、山东数千里,人民杀戮几尽,金帛、子女、牛羊马畜皆席卷而去,屋庐尽毁,城郭丘墟矣。”

南宋嘉定七年、金贞祐二年(1214年)春,蒙古三路大军会师中都城下,迫于形势,金宣宗进献完颜永济女岐国公主及大量金币、大批童男女求和,这位公主因出身高贵,被称为“公主皇后”。成吉思汗满载虏获的百姓、牲畜、财物,退出关外。

金宣宗时已经丧失了黄河以北的大片领土,中都城已经成为一座孤城。苟且偷安的金宣宗选择放弃中都和河北广大地区,南迁汴京(今河南开封)。听到金宣宗南迁消息后,成吉思汗派遣三摸合拔都、石抹明安率军再次南下,与哗变的金朝乣军合围中都。第二年五月,中都陷落。

南宋嘉定九年、金贞祐四年(1216年),成吉思汗封四杰之一木华黎为太师、国王,授予象征大汗权威的九斿白旗,统领札剌亦儿、弘吉剌、亦乞列思、兀鲁、忙兀五投下军,以及契丹、女真、乣汉各军,以燕、云为前进基地,专门经略金朝。成吉思汗则开始将注意力转向西方大国——花剌子模,金朝至此终于得以喘息。

金宣宗接连南征南宋、西征西夏以扩张领土,并且持续抗击蒙古。此时金朝内政不良,军力已衰,经过多次战争后又使金朝处于四面楚歌的局势。1224年金宣宗去逝,三子完颜守绪继位,即金哀宗。金哀宗即位后,鼓励农业生产,与南宋、西夏和好。建立直属中央的忠孝军,任用完颜陈和尚等抗蒙名将,于1228年大昌原(今甘肃省宁县)击溃蒙古军。而后金军收复了不少土地,让金朝起死回生。

1225 年春,成吉思汗结束西征回到蒙古本土。1227年夏,成吉思汗灭西夏前夕去世。1229年,他遗留的庞大的蒙古帝国正式由其三子窝阔台继位,第二年发动了对金朝的总攻。在河南禹州境内的三峰山,金军的主力被拖雷率领的蒙古军打败,金朝大势已去。

蒙古政权建立时,军队只有十几万人,但在对外战争中,成吉思汗不断吸收各国归降军队,军队数量得到迅速补充。蒙古人丰富的狩猎经验与成吉思汗卓越的军事才能,使得蒙古军队能娴熟地使用各种战术,充分发挥骑兵的机动作战能力。此外,各国先进武器的引进,也使蒙古铁骑如虎添翼,所向披靡。金哀宗在总结蒙古取胜的原因时,曾哀叹道:“北兵所以常取金胜者,恃北方之马力,就中国之技巧耳。”

13世纪中期盛极一时的蒙古帝国

金哀宗坚持至年底放弃汴京,迁都归德府(今河南商丘),汴京守将崔立降蒙。蒙将史天泽一路紧追不舍,金哀宗逃往蔡州,蒙古军约宋将孟拱率军联合围攻。1234年正月蔡州岌岌可危,金哀宗不愿当亡国之君,将皇位传给统帅完颜承麟,是为金末帝。此时蔡州城陷,金哀宗自杀,末帝死于乱军中,金朝覆亡 。

金朝历九代,凡一百二十年,和辽、西夏相比是最为繁荣的一个王朝,却又是寿命最短的王朝。这个繁盛的王朝为什么会在如此短暂的时间内消亡呢?

“金以兵得国,亦以兵失国。”完颜阿骨打以几万人灭掉了辽和北宋,固然与辽宋统治者的腐朽无能有关,但女真人艰苦卓绝、英勇善战的性格也至关重要。但金建国后将女真的猛安谋克迁移到汉人居住的地区从事屯田,生活方式的改变和长时间的安逸生活养成了他们懒散、奢靡、安于享乐的生活作风,汉文化的影响也彻底消弭了他们英勇善战的性格,在声势浩大的蒙古铁骑的冲击下很快就一败涂地。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