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人的沦陷,其罪不在书,在人。丨内观疗愈

夫一天、二地、三人、四时、五音、六律、七星、八风、九野,身形亦应之,针各有所宜,故曰九针。
——《黄帝内经》针解篇第54
01
江湖传言:一千个法师干不过一个禅师。
初听,很以为然。
前者皓首穷经,纸上谈兵,容易沦为败家子;
后者法身为器,实证实修,有望成为大宗师。
有了体认则不然:法、禅之别,口味偏重了!
有点类似于乡下人找媳妇,
认为姑娘臀部大,必生儿子。
脚小胸挺屁股大,这是实战派的民间玩法。
那么,
你说霍金爱因斯坦诸葛武侯算法师还是禅师?
爱因斯坦一个能量公式,E=MC2,
三个字母一个2,整个宇宙都跟着裸奔和震颤。
诸葛武侯一篇《出师表》,700来字,
遇到懂的人,其威力不会亚于一支军队。
《黄帝内经》连个作者都没有,
《素问》、《灵枢》凑一起,36卷,
成就多少医家?救了多少生灵?
说白了,也还是书和文章耶。
可是书里从来都不缺“禅”或道途。
跟亲密关系一样,就看你怎么跟她处了?
双宋诀别,各有各的恩典。
李范扬镳,各得各的解脱。
人也是一本书,就看你读到了什么?
或许,读书人的沦陷,其罪不在书,在人。
02
作家贾平凹某次演讲时说过一件事——
一个朋友寄了书稿给他,希望听到一些意见。
他连续读了二十来页,感觉心里堵得慌,
就打电话问那个朋友:
你写作的时候是不是身体不舒服?
朋友说:是啊,胃溃疡,好多年了。
你说贾平凹仅仅读读书稿,怎么会知道?
上中学时读鲁迅先生的杂文,
那气势,百万军中,如入无人之境。
哇塞!那真叫一个过瘾。
如果你拿去给一个小镇上的老中医琢磨琢磨,
你猜他会怎么说?
我就亲耳听到老先生说:
文章过于刻薄,五行属“金”,这个人肺不好。
后来我慢慢也学会了一点点,
读一句“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
你就晓得谭先生只活了33年这个公案,正常。
读完前后《出师表》,感受感受那种操心,
你就晓得“鞠躬尽瘁,死而后已”铁定一语成谶。
秦始皇巡游陕西,路上碰到项羽和刘邦。
刘邦怎么说?大丈夫当该如此!
大意是:做男人,还是这腔调荣耀!
项羽怎么说?彼可取而代之!
大白话:小样,还不如我呢?
一句话,六七字,里面有命运。
比《梅花易数》还要方便、快捷、准。
03
如果你去一个家庭,她们家住别墅里。
你一进去就看见,
左边墙面挂财神,右边书架供莲花生大士,
茶桌上放着水晶球,茶壶上刻满《金刚经》。
你能不能大致感受到她内心的风景?
然后她靠窗跟你聊天,
讲她如何一路过关斩将,快意恩仇,
三下五除二开除员工和老公。
你静静地听,用心去感受,
一定留意不要让自己成为“剧情”的殖民地。
保姆开始招呼了,吃饭。好,那就吃饭。
才吃一嘴。她微笑问你,这米饭口感怎么样?
你说,香,好吃。
然后她说,开玩笑,600块一单斤的米,能不好吃吗?
时间差不多了,你准备告辞。
她说,我送你,顺便散散步。
你们一起顺着黑龙潭公园的湖边走,
忽然,天地间有一种美丽触动到她的心:
孩子一样的柳树啊,躺在母亲怀抱一样的湖心里。
她拿出手机,想要拍下来。
选了几个角度,都不太对。就打算蹲下去。
可是她因为痛风,已经蹲不下去了。
透过她,你仿佛就看见了自己:哦!
好强,并不是真的强,还是渴望被承认。
夕阳的余晖优雅对你们行着注目礼。
那么牛逼,那么深情,却又那么谦卑。
04
你是一个喜欢控制的人吗?
肯定不是啦。
就算是,你又怎么舍得承认对不对?
人为什么会喜欢控制甚至上瘾呢?
很简单,渴望被承认。
小孩子眼泪涟涟争取一个东西,一旦得手,
就会形成强固的临床经验和情绪模式。
一耍赖就有人抱抱,一哭闹就有宇宙巧克力,
好划算的。
等到慢慢长大,发现这东西像段誉的“六脉神剑”,
居然也有不好使的时候。很不适应。
可越是不好使,越是想赌一把。
于是控制成瘾。
一定要累得够呛,痛到抓狂,或许才会有所觉察。
在所有渴望被承认的法门之中,
控制是最烂俗最低级也最昂贵的一种方式。
为什么?
一“控”障目,不见生命啊。
控制一定是以消耗生命为代价的。
恰是你拼命想要控制的那个东西控制了你。
可有人就是习惯了这样虐待自己。
凡是不用发自内心就可以去干一件事情的人,
其身上一定会有极强的控制欲。
牺牲,付出,讨好,自虐,道貌岸然,委曲求全,
也是一种控制啊,一种无限温柔的暴力。
不然你以为是什么?
那么让人难受的事都愿意干,
就是TA生命经验里有一对火眼金睛,
正在等待着奇迹发生。
最讽刺的是,
TA自己还未必能觉察到这个秦始皇时期的阴谋。
很显然,没有人会被控制所降伏。
但没有人不被能量所折服。
包括一切喜欢控制的人。
05
一段关系风声鹤唳,一轮日月离你远去,
一场内战狼烟四起……其实你未必需要逃。
你又不是没逃过,对不对?
就这么一个小球,你能逃到哪里?
你其实可以尝试微闭双眼,慢慢去体会,
不管贫穷富足,欢喜疼痛,狼藉高光,都好。
“久病成妍”嘛,黑暗也有黑暗的璀璨质地。
就像某个人,一边往大胯上敷中药,一边写《史记》。
你可以去娑婆把玩你的感受,那是一种什么感觉?
就好比有个经典中医在问你,哪里不舒服啊?
心窝口好疼,像有弹片在那里。身体沉,往下坠。
有这种感觉多久了?在什么地方?因何人何事?
你沉默了,你不想说出来,你想隐瞒……
以前有过这种感受吗?不着急,慢慢回想。
我先想想看啊……
你想着想着,隐隐约约就看见,这是个内伤。
在你很小很小的时候,
你的生命里就卷进去一颗委屈的砂石。
然后你用沉默,嘟嘴,逞能,叛逆,出走,流泪……
你用了各种方式将那一颗情绪的砂石包裹成了珍珠。
谁只要一碰,你就会难受。
明白了没有?嗯。明白了。
明白了没用,还需要训练。
好吧。我会记得训练的。
你看,是不是自己又做了一回自己的医生?
一人一事都是扁鹊,一问一答就是华佗。
爱卿啊!
生命之沦陷,罪不在诸侯,罪在朕。
朕试过了,效果不错。
06
一朋友曾友善提醒我说,你忽而剑,忽而书,
忽而中医,忽而中文,忽而江湖,忽而灵修……
会不会经脉错乱走火入魔?
我说,不知道唉,没错乱过,也没走入过,没经验。
然后他就有点语塞了。
看他那么难为情,我就又开始惭愧。
哎。训练了那么久,一碰到木脑壳,还是会破功。
为什么惭愧呢?
因为我其实已经在心里骂了朋友一句傻逼。
我见朋友是傻逼,料朋友见我亦如是。
为什么我就不能诚恳一点,非得刺他一下才舒服呢?
可见还是天道易知,业力难改。还得训练!
朋友啊!其实我寻仙访友不为吸风饮露,
我拜见事品大咖也绝非练成霸道总裁,
奇怪,我始终记得我的热爱。
热爱,是我的蒲团,我不能丢的。
我只会去参详这中间的共通性。
种地作画煮酒写文抓药捉妖的,都是人。
最要紧是生命,这个不能沦陷。余则皆可将就。
你看《黄帝内经》针解篇怎么说?
“夫一天、二地、三人、四时、
五音、六律、七星、八风、九野,
身形亦应之,针各有所宜,故曰九针。”
很显然,祂在讲生命。
治病疗愈,那都是等而下之的事情。
我尤其稀罕的是:祂是如何发现这个秘密的?
至于读点古书做点学问,混口饭吃而已。
人就该学点不需要再吃饭的时候,
也还能好使的东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