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战争,战士挖到春秋宝物,后交给范文澜保管,如今在博物馆中

解放战争,战士挖到春秋宝物,后交给范文澜保管,如今在博物馆中

文 | 韦爵爷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的一个夏天,著名史学家范文澜和他的夫人来到历史博物馆,他们此次前来并不是来参观文物的,而是来献宝的。据说是因为有一位重要的人物嘱托他们代为捐献,而要捐献的这件宝贝叫做“螭纹铜匜”,那么这位重要的人物到底是谁呢?下面请听小便一一道来。

这件“螭纹铜匜”,也叫“刘公匜”。样子长得像一只酒杯,但是它却不是当酒杯用的,而是一种在古代舀水的器物。“匜”在古文中的意思是给客人洗手用的器具。《左传》中曾有记载,古代的贵族通常在举行什么重要的仪式的时候才会使用这种器具。

如果这样说,那这个匜便是相当于武侠片中大侠隐退时金盆洗手所用的金盆。春秋时期这种礼器就已出现,在中晚期已经非常普及,但是到了战国时期却慢慢没落了,直至秦汉时期,就已经很少见了。

这件螭纹铜匜是一件陪葬品,在已经出土的同类匜中算是体积最小的一个,但是它确是春秋中晚期匜盛行的高峰时期所铸。可惜的是匜上没有任何文字记录,所以至今不知道它的主人是谁。它唯一比较特别的应该是三只脚上面刻的蟠螭纹吧,这只铜匜的名字也是由此而来,因为一般古代匠人都会雕刻凤鸟纹、龙纹等图案,很少会刻这种蟠螭纹。

也许有人要问了:这蟠螭到底是什么东西?没怎么听说过啊。传说中,它是一条有着蛇的形状,但没有角的龙。历史上对于蟠螭的描述大概有两种,一种说它是一条黄色的且没有角的龙;而另一种说它是一条雌性的龙。所以说,螭纹铜匜的纹饰确实挺新奇的。

其实这件螭纹铜匜的发现与历史上一位著名的元帅刘伯承有一定的关系。二十世纪四十年代发生的大事,莫过于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的事了。就在行军的过程中,一位战士在挖战壕时,一不小心挖到了一个铜块,长得像个大疙瘩,实诚的小战士不假思索就上交了,最终到了元帅刘伯承的手上。

刘伯承第一眼见到这个东西就觉得应该是件文物,但具体是什么东西也不得而知。在当时战乱的环境中,刘伯承一直随身带着,深怕会弄丢,直到后来他遇到了范文澜后,才终于知道,这是一件叫螭纹铜匜的宝贝。

范文澜第一眼看见这样东西也是十分欣喜,说是十分有历史研究价值,也不是一般人能用的东西。于是刘伯承将螭纹铜匜交托给他代为保管,这也是出于对文物的保护。范文澜一直按照嘱咐精心地保管着,直到解放后才捐赠给历史博物馆。也因为它能完好无损地被保管至今与刘伯承有很的关系,所以又称之为“刘公匜”。

遗憾的是,当年挖出这件文物的那个战士已经无法找到,所以它具体出土地点一直没有搞清楚。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