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 | The ISME Journal:真菌孢子囊中蕴藏着具有多种宿主特异性的真菌寄生菌群落
相关推荐
-
如果寄生虫灭绝了,会发生什么?这项计划,将用10年时间拯救全球寄生虫
丽鱼身上的白点表明其受到寄生虫感染(图片来源:Wikimedia Commons/Thomas Kaczmarczyk) 编译 | 张汝洁 审校 | 吴非 谈到动物保护,我们可能会想到可爱的熊猫.机智 ...
-
健康的人类微生物组
" 识别和纠正疾病患者微生物组的重要第一步,就是要了解健康微生物组的特性,及没有明显疾病情况下的许多不同的微生物生态. 我们知道体内DNA的细微差异引起巨大的表型多样性,也就是说大家都能区分 ...
-
最新研究速递 | 肠道真菌与健康和疾病有关
我们知道,肠道菌群在调节肠道生理中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最新研究发现,肠道真菌与宿主的健康和疾病有关. 细菌和真菌对免疫系统的作用非常相似,肠道细菌可以影响肠道真菌,如在某些情况下,大肠杆菌的超级感染会 ...
-
从自养到异养:植物界的“骗子”是如何养成的
菌根(mycorrhizae)是地球上最普遍存在的植物-真菌共生体系,在这一体系中,植物从真菌处获得矿质元素,作为回报,植物将光合作用固定的有机碳等回馈于真菌.这种共生关系被认为在植物从海洋拓展到陆地 ...
-
宏病毒组分析常见的分析软件
病毒是地球上数量最多的生物实体,其中细菌病毒(即噬菌体)约有1031个类群,从海洋到陆地再到人体几乎都是它们的栖息地.研究者将病毒视为调节人类生态系统的重要成员,人体内主要包括真核病毒和噬菌体,包括双 ...
-
丛枝菌根真菌介导的植物耐旱性机理研究综述
干旱已成为制约现代农业生产发展的关键因素,随着全球性的气候变暖和生态平衡的破坏,土地沙漠化和盐碱化愈发严重.在植物根际周围存在一类土壤微生物--丛枝菌根真菌(arbuscularmycorrhizal ...
-
科研 | The ISME Journal:微生物群落空间自组织模式多样化的原因及结果
编译:微科盟蓝胖儿,编辑:微科盟木木夕.江舜尧. 微科盟原创微文,欢迎转发转载. 导读 环境表面附着的微生物群落构成了地球上大量的生命,对地球上所有重大的生物的化学循环都有贡献,为我们的社会和环境提供 ...
-
科研 | The ISME Journal:草地土壤细菌群体重组特征和基因特异性选择影响
编译:微科盟周之超@UW-Madison,编辑:微科盟木木夕.江舜尧. 微科盟原创微文,欢迎转发转载. 导读 土壤微生物多样性通常从群落组成的角度进行研究,但对物种内的遗传异质性研究现在比较少.对于许 ...
-
科研 | The ISME Journal:气候变化通过早期融雪改变了高山土壤微生物功能和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的时间动态
编译:微科盟艾奥里亚,编辑:微科盟木木夕.江舜尧. 微科盟原创微文,欢迎转发转载. 导读 土壤微生物群落在全球生物地球化学循环中起到调节作用,并对不断变化的环境条件做出快速响应.然而,了解土壤微生物群 ...
-
科研 | The ISME Journal:细菌种间竞争调节C. elegans线虫肠中的群落的组装
编译:微科盟傻狍子,编辑:微科盟木木夕.江舜尧. 微科盟原创微文,欢迎转发转载. 导读 从昆虫到哺乳动物,各种各样的动物肠道中拥有复杂的细菌群落,这些细菌在维持健康和控制疾病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为了进一 ...
-
科研 | The ISME Journal:微生物生态位分化解释了海洋氧气最低区域中亚硝酸盐的氧化
编译:Rivc,编辑:木木夕.江舜尧. 原创微文,欢迎转发转载. 导读 亚硝酸盐是海洋氮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亚硝酸盐的命运决定着固定氮的丢失或保留,而固定氮是所有生物体必不可少的营养素.在反硝化和厌氧 ...
-
科研 | The ISME Journal:微生物对一氧化二氮的消耗位于海洋中生产一氧化二氮的中层及表面区域
编译:Rivc,编辑:木木夕.江舜尧. 原创微文,欢迎转发转载. 导读 海洋是N2O的净来源,N2O是有效的温室气体和臭氧消耗剂.但是,通过微生物消耗N2O来去除N2O的限制很有限,并且测量速率仅限于 ...
-
科研 | The EMBO Journal:转录组揭示了孕期精神兴奋剂的暴露会损害后代终生的葡萄糖稳态
编译:小鹿同学,编辑:十九.江舜尧. 原创微文,欢迎转发转载. 导读 孕期孕妇滥用药物是一个迅速升级的社会问题.精神兴奋剂,包括苯丙胺.可卡因和甲基苯丙胺(冰毒),是孕妇最常用的违法药物.目前这些药物 ...
-
科研 | Plant Biotechnology Journal:通过基于转录组和蛋白质组学的筛选鉴定参与水稻免疫的内源性小肽
编译:Jonie.song,编辑:十九.江舜尧. 原创微文,欢迎转发转载. 导读 植物是暴露于非生物和生物胁迫的固着生物,为了避免遭受病原菌的侵害,植物本身进化出了有效的质膜定位模式识别受体(PRR) ...
-
科研| The Plant Journal: 在重组自交系群体中对水稻种子三个发育时期的比较代谢组分析(国人佳作)
编译:秦时明月,编辑:谢衣.江舜尧. 原创微文,欢迎转发转载. 导读 水稻是人类重要的食物和营养来源.尽管科学家们已经在植物代谢组学方面取得了进展,但对水稻籽粒不同发育时期代谢物的遗传和分子机制的了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