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师以旷世奇才妙解营卫相随之义

《四圣心源》原文:卫气,昼行阳经二十五周,夜行阴藏二十五周。卫气之行也,常于平旦寅时,从足太阳之睛明始。睛明在目之内眦,(足太阳之穴也)。平旦阳气出于目,目张则气上行于头,循项,下足太阳,至小指之端。别入目内眦,下手太阳,至小指之端。别入目锐眦,下足少阳,至小指次指之端。上循手少阳之分侧,下至名指(手无名指)之端。别入耳前,下足阳明,至中指之端。别入耳下,下手阳明,至次指之端。其至于足也,入足心,出内踝,下入足少阴经。阴跷者,足少阴之别,属于目内眦。自阴跷而复合于目,交于足太阳之睛明,是谓一周。如此者二十五周,日入阳尽,而阴受气矣,于是内入于阴藏。其入于阴也,常从足少阴之经而注于肾,肾注于心,心注于肺,肺注于肝,肝注于脾,脾复注于肾,是谓一周。如此者二十五周,平旦阴尽而阳受气矣,于是外出于阳经。其出于阳也,常从肾至足少阴之经而复合于目。卫气入于阴则寐,出于阳则寤。一日百刻,周身五十,此卫气之度也。《难经》营卫相随之义,言营行脉中,卫行脉外,相附而行,非谓其同行于一经也。

在上述原文中,黄师引述了两种卫气出入的不同方式,第一种卫气出入方式引自内经,第二种卫气出入方式则引自难经。《难经》营卫相随之义,言营行脉中,卫行脉外,相附而行,非谓其同行于一经也,虽然只是短短的一句话,但是却是真个营卫理论的最最核心之一,如果不解,可以说是不全懂营卫理论的,也是无法真正理解与营卫有关的中医问题、以及开出与之有关的正确的方子的。

黄师于《长沙药解》中,这样妙解营卫相随之义:血之温暖,气煦之也,营之流动,卫运之也,是以气有所动,则血病生焉。气冷而后血寒,卫梗而后营瘀,欲调血病,必益血中之温气,欲调营病,必理营外之卫阳。卫气者,逆则不敛,陷则不发,郁则不运,阻则不通,是营血受病之原也。逆者敛之,陷者发之,郁者运之,阻者通之,是燮理卫气之要药,亦即调和营血之上品。营行脉中,卫行脉外,相附而行,营之流动,卫运之也,这就是黄师对营卫相随的内涵的妙解,因此欲调营病,必理营外之卫阳。那么,黄师理营外之卫阳的要药是哪些呢?不过就是生姜、黄芪两味,生姜为燮理营卫之主将,黄芪补而有行,封为副将。

理解上述黄师阐述的营卫理论以及要药,我们就可以看懂须发这一节中双培营卫之方桂枝柏叶汤中为什么要加生姜了。由此,我们也可以理解疮疡解中所有的方子了,这些方子中所加的生姜、黄芪,为什么要这样用药,其中的奥义就是黄师上面的那段妙解。经此点睛,大家可以明白了吧。

我们懂得了营卫相随之义,还不够,我们还需要懂得营卫内外究竟是如何相交的,这个黄师没有说,作为后学,我们应该研究清楚这个问题,学问不能一知半解。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