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尔哈赤第四子战功卓著,死后葬在了沈阳的这个地方


关注辽宁记忆,了解历史

汤古岱是清太祖努尔哈赤第四子,封镇国公,死后被埋在沈阳福陵之北三里英达乡长子岭村。他的儿子穆尔察和聂克塞,死后也都埋葬于此。所以,此地也称“公爷坟”,并以此为村名,解放后改为“公家村”。
这里简单交代一下,清朝皇族的排名关系,以便于后文读者了解汤古岱家族封号。清朝顺治六年规定,亲王一子封亲王,余子封郡王。郡王一子封郡王,余子封贝勒。贝勒之子封贝子,贝子之子封镇国公,镇国公之子封辅国公,辅国公之子授三等镇国将军。这些因系“天潢近支”而封世爵的皇子王孙,称为“恩封诸王”。

实地考察
笔者在当地人介绍下,来到一姓伊老人家中,老人说他是爱新觉罗氏汤古岱的后代,祖先世代守陵。现在公家村的汤古岱后人都已改姓为“伊”,公爷坟周围有片森林人称“伊黄带子”、“ 伊家大林子”。
老人讲,那时跑马圈地,所以他家地很大,也有很多奴仆,大体都是当地汉人。当时的墓地很有规模,并为笔者详细地画了墓地草图。笔者比较来看,与其不远处的六弟塔拜墓极其相似,估计为等同的建筑风格。
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沙俄入侵盛京,并到处烧杀抢掠,公爷坟亦未能幸免,建筑及部分树林被毁。1917年,汤古岱的后人文郁出资并亲自督修,“按旧制”修缮公爷坟,仅备料一项费时两年余,伪满时期文郁及其子为祖增立石碑一甬。“文革”期间,墓地被毁,如今仅存一只巨大的龟趺被供奉在一别墅院内。
史料记载
据《盛京通志》记载:墓地“原修大跨栏一所,四周花墙百丈有奇。明堂宫门三间,两旁看壁各二,内有小跨栏三所”。该墓共有传世丰碑四甬。
在有清一代,陪葬福陵的王公墓设有专人守护,四时祭享,同治十二年在此守墓的是“赵三、张六二户”,。皇帝东巡祭祀福陵时,还派专臣前往祭祀。康熙二十一年,圣祖钦派副都御史塞克德祭镇国将军汤古岱墓。”。

汤古岱碑碑文:
沛宗支之渥,泽殊礼频,念扈从之成劳鸿,称载锡贞珉纪绩,彤管垂芬,所以钻叙彝伦而最察采也,尔原任领侍卫额腾义秀毓金柯,功存羽卫,坍圮紫禁,趋枪豹尾之班,行帐周庐,总领虎贲之任,乃沉疴之顷。染引退闻居,维劳绩之宜,褒宠赉论,轸念既申,赐奠之仪,赠恤从优,载考易名之典,谥之勤恪,犹此哀劳,于戏!焕宅兆之穹碑,松陵永护,表示城于鹿藻泉壤弥光,尔子孙其敬承哉!
乾隆四年十月吉日立
穆尔察碑文:
自古帝王创业垂统,以贻万世,凡在宗支皆膺显号。所以重懿亲也。尔穆尔察镇国将军,谥克洁汤武岱之子,性行敬慎,克守厥职,方冀遐龄,忽然奄逝,爰嵇成宪,谥曰恭恪,勒之贞珉,以垂不朽云尔。顺治十一年三月吉旦立
聂克塞碑文:
自古帝王创业垂统,以贻万世,凡在宗皆隆爵封,所以重懿亲也,尔聂克塞,系镇国将军谥克洁,汤古岱之子,性行温仆,恪守厥职,方冀遐龄,忽然奄逝,朕笃念宗亲,爰嵇成宪,勒之贞珉,以垂不朽云尔。
康熙五年五月十二日立

《清史稿》中关于汤古岱及其子孙的记载
镇国克洁将军汤古代,太祖第四子。事太宗,授固山额真。取永平四城,汤古代偕图尔格、纳穆泰守滦州。天聪四年,明兵攻滦州急,贝勒阿敏怯不敢援,遣巴都礼率数百人突围进,夜三鼓,入滦州。既,明兵以炮坏城,城楼火,汤古代等弃城奔永平。既还,太宗廷诘之,汤古代引罪请死。太宗曰:“汝不能全师而归,杀汝何益?”下所司论罪,免死,罢固山额真,夺所属人口,籍其家。八年,授三等梅勒章京。崇德四年,封三等镇国将军。五年,卒。
子二:穆尔察,初封三等奉国将军,袭爵,进二等。卒,谥恪恭。聂克塞,袭穆尔察三等奉国将军。从多铎略宁远,从多尔衮定京师,逐李自成至庆都,皆有功,累进镇国公。坐事降三等镇国将军。康熙四年,卒。无子,爵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