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病证与传染病之带状疱疹

带状疱疹

带状疱疹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性皮肤病,以患处皮疹沿神经分布疼痛难忍为主要临床表现。带状疱疹病毒沿神经纤维进入感觉神经节呈潜伏性感染。

中医和带状疱疹

中医文献中亦多有相关病证记载,《成方便读·龙胆泻肝汤》:“夫相火寄于肝胆,其性易动,动则猖狂莫制,挟身。中素有之湿浊,扰攘下焦,则为种种诸证。或其人肝阴不足,相火素强,正值六淫湿火司令之时,内外相引,其气并居, 则肝胆所过之经界,所主之筋脉, 亦皆为患矣。故以龙胆草大苦大寒,大泻肝胆之湿火;肝胆属木,木喜条达, 邪火抑郁, 则木不舒, 故以柴胡疏肝胆之气,更以黄芩清上, 栀子导下, 佐之以木通、车前、泽泻, 引邪热从小肠、膀胱而出;古人治病, 泻邪必兼顾正, 否则邪去正伤, 恐犯药过病所之弊,故以归、地养肝血,甘草缓中气,且协和各药,使苦寒之性不伤胃气耳。”

《诸病源候论·甑带疮候》中,就有“甑带疮者,绕腰生,此亦风湿搏血气所生”。陈实功《外科正宗》云: “火丹者,心火妄动,三焦风热乘之,故发于肌肤之表,有干湿不同,红白之异。干者色红,形如云片,上起风粟,作痒发热,此属心、肝二经之火,治以凉心泻肝,化斑解毒汤是也。”吴谦《医宗金鉴》中云: “此证俗名蛇串疮,有干湿不同,红黄之异,皆如累累珠形。干者色红赤,形如云片,上起风粟,作痒发热。此属肝心二经风火,治宜龙胆泻肝汤。”张云航《外科十三方考》中云:“此疮生于腰间系带之处,初起红肿,痛如火烧而不可忍,约三日间破皮出水,但不成脓,乃急症也。治法内服中九丸解毒,外用青黛敷于患处,以止其痛,看其所敷之物干了又换; 至红肿消退而不作热时,再以麻凉膏敷之(加倍子末一两于膏内),如恐其干燥,可滴入少许清油以调剂之,水干即愈。

辨证论治

带状疱疹-湿疫肝毒证

辨识要点:符合带状疱疹诊断;沿病变神经节段局部皮肤灼痒疼痛及感觉异常或过敏;局部淋巴结可有肿痛;发热和全身不适;沿周围神经分布区域皮肤成簇红色斑疹;很快发展为水泡;数个水泡集成簇状;持续神经痛;结痂不留瘢痕;舌质红;舌苔黄;脉数。

治法:解毒燥湿

推荐方剂:《医宗金鉴》五味消毒饮、《医方集解》龙胆泻肝汤等

常用药物:金银花、野菊花、蒲公英、紫花地丁、紫背天葵、龙胆草、黄芩、车前子、柴胡、通草、地黄、当归、栀子、板蓝根、牡丹皮、赤芍、紫草等

方子

《医宗金鉴》五味消毒饮

【组成】银花、野菊花、蒲公英、紫花地丁、紫背天葵子。

【用法】水煎,去滓热服,盖被取汗。

【功用】清热解毒,散结消肿。

【主治】热毒蕴蒸肌肤,致生疔疮痈肿。红肿热痛,发热恶寒,舌红脉数者

《医方集解》龙胆泻肝汤

【组成】龙胆草、酒炒、炒黄芩、栀子、泽泻、木通、车前子、当归、柴胡、生地黄、生甘草。

【用法】水煎服。亦可制成丸剂。

【功用】泻肝胆实火,清下焦湿热。

【主治】肝胆实火上炎证头痛目赤,胁痛口苦,耳聋耳肿,舌红苔黄,脉弦数有力;肝经湿热下注证阴肿,阴痒,筋痿,阴汗,小便淋浊,或妇女带下黄臭等,舌红苔黄腻,脉弦数有力。

文案:张翼飞

编辑:杨珂

参考文献:

蔡定芳.病证结合传染病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19.9

程宏斌,伍景平,尹思思,冯今虹.从古籍角度论蛇串疮毒邪致病学说[J].四川中医,2020,38(03):37-39.

(0)

相关推荐

  • 皮肤科常见多发病之带状疱疹“王炸组合药物...

    皮肤科常见多发病之带状疱疹"王炸组合药物"治疗用药,有了它小病小灾不用愁了,建议收藏! 带状疱疹✔ 带状疱疹系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其特点为数个簇集水疱群,排列成带状,沿周围神 ...

  • 【】带状疱疹

    赤脚:-龙胆泻肝丸 带状疱疹,是肝经火旺,把体内的毒素往皮肤上发出来了.不论是带状疱疹的疼痛期,还是带状疱疹后遗的神经痛,都可以吃上3天龙胆泻肝丸,即可止痛.

  • 龙胆泻肝丸,横扫几种常见急性病,学会用它,关键时候很实用!

    一个常见中成药,龙胆泻肝丸,很多人都吃过,却不知道它还有多种妙用.整个方子10味药,中心思想只有一个:泻肝胆实火,清下焦湿热.     从名字上就知道,这个是主要治疗肝经疾病的药物,注意,它调理的是中 ...

  • 中医病证与传染病之病毒性肝炎

    病毒性肝炎 由多种肝炎病毒引起的全身性传染病,以肝脏损害为主要临床表现.病毒性肝炎病原种类较多,病原学明确分类的有甲型.乙型.丙型.丁型.戊型五型肝炎. 中医文献中亦多有相关病证记载,<景岳全书 ...

  • 中医病证与传染病之百日咳

    百日咳由百日咳杆菌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以阵发性痉挛性咳嗽及咳嗽终止时伴有鸡鸣样吸气性吼声等为主要临床表现.新生儿和2-3月龄幼儿以阵发青紫及窒息屏气为主要临床表现. 中医文献中亦多有相关病证记载, ...

  • 常见中医病证治精华汇总(收藏版)

    一.感冒:寒荆热银署新加,阴葳气参寒热解 1.风寒束表证:辛温解表-荆防达表汤或荆防败毒散 2.风热犯表证:辛凉解表-银翘散或葱豉桔梗汤 3.暑湿伤表证:清暑祛湿解表-新加香薷饮 4.气虚感冒:益气解 ...

  • 中医病证歌诀

    传承岐黄薪火,一个有质地有温度的公众号 艾御享堂 中风 中风身温口多涎,卒然昏倒不能言.急用通关开孔窍,化痰顺气治当先. 瘟疫 瘟疫众人病一般,四时不正外邪干.要分春夏秋冬治,莫把温寒一样看. 中暑 ...

  • 中医病证莫要慌,四十二病记端详。 一病辨作多病治,各有一法为主方(典藏)

    中医病证莫要慌,四十二病记端详. 一病辨作多病治,各有一法为主方. 感冒寒热湿三种,荆防银翘香薷汤. 咳嗽七般三外感,寒止热菊燥杏桑, 痰湿二陈热清金,肝火泻蛤阴麦汤. 唯有哮证分五般,寒射热定肺玉屏 ...

  • 中医42病症,各附主方:中医病证莫要慌,四十二病记端详。 一病辨作多病治,各有一法为主方(典藏)

    中医病证莫要慌,四十二病记端详. 一病辨作多病治,各有一法为主方. 感冒寒热湿三种,荆防银翘香薷汤. 咳嗽七般三外感,寒止热菊燥杏桑, 痰湿二陈热清金,肝火泻蛤阴麦汤. 唯有哮证分五般,寒射热定肺玉屏 ...

  • 正邪之标本中医病证之根本在于正气虚和邪气...

    正邪之标本 中医病证之根本在于正气虚和邪气实,也就是说正虚邪实乃病证之本.中医总治则为"调整阴阳",实质也是扶正与祛邪,虚者补之,实者泻之,补其正气, 祛其邪气. 广义上讲&quo ...

  • 脉络舒通颗粒获得《糖尿病足病中医病证结合诊疗指南》推荐

    近日,由中国医师协会中西医结合医师分会内分泌与代谢病学专业委员会牵头,汇集中医内分泌重点专科临床专家,基于临床证据和专家共识意见制定形成的<糖尿病足病中医病证结合诊疗指南>发布搜图编辑本指 ...

  • #中医怎么治颤证# 颤证是中医病名,多表...

    #中医怎么治颤证# 颤证是中医病名,多表现为头部或肢体颤抖摇动, 不能自制的一种老年常见病.多发病, 轻者表现为头摇动或手足微颤, 重者可见头部摇动, 肢体颤动不止, 甚则肢节拘急, 丧失生活自理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