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研究]自画像中的我(25)

尼古拉·菲钦自画像

素描作为独立的艺术种类,自有其独特的艺术价值,然而专门的素描艺术家其实并不多。大师们的廖寥几笔的创作草稿就价值不菲,一方面是他们深厚的基本功,另一方面是对美术史发展的开阔眼界。

西欧的素描多为油画或壁画做的素材单色稿,为彩色绘画作品提供参考,也有一些是单纯为了研究造型而作的写生或默写。从文艺复兴时期的素描作品可以看出,很多是用生动的线条来造型的,和速写没有严格的界限,有的随意性很强。其素描并不是照抄对象,他们画中的光影也并不完全是写实照抄模特儿。

画家画自画像也应该是这样。首先把握了自己的精神面貌之后,再一点就是在理解了形体后以我为主用单色塑造形体,而不是照抄形体调子,反而忽略了画家的自主性与创造意念。

天才的画家,或者说伟大的画家都会在潜意识的状态下,将本人的特质自然地注入到画面中。

(下面作者按收稿排序)

  画家崔轩自画像

约克斯库尔在论述生物的知觉过程时,认为能够被生物知觉的刺激只是那些和其自身的“知觉标签”相吻合的,除此之外的刺激是不能被知觉感知到的。这是高二时备战高考的一幅自画像,现在再来看这幅自画像,对自己反复进行暗示的认知标签与框架的确都很好地反映在了画面上,但其他的一些本应具备的标签却缺席了。 (崔    轩语)

画家崔鹤庭自画像

相由心生,境由心造,自画像当然是画家的自我观照和表现。这幅画像还是年轻时的习作,反映的也是那时侯的心理状态,如今老之已至,恍兮惚兮之中竟然看不到自已了! (崔鹤亭语)

画家裴晓军自画像

我生长于南京,曾有缘到天津来求学。想起年轻时的我对绘画孜孜以求,仿佛就是昨天,每每画完一幅画感觉心里无比的愉悦与兴奋。(裴晓军语)

(0)

相关推荐

  • 阿尔布雷希特·丢勒

    生平 <祈祷的双手>素描 他生于纽伦堡的金匠家庭,其父老阿尔布莱希特·丢勒原为匈牙利宫廷金匠,后移居纽伦堡.童年时代,丢勒随其父学习金工手艺,15岁后开始了其游学生活,随瓦格莫特(英语:M ...

  • [艺术研究]自画像中的我(31)

    关于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全能天才列奥纳多·达·芬奇的传奇故事,已经流传得很多了,似乎他在人们的心目中,其本身就是传奇.看来这个传奇人物,依然在续写着自己的传奇. 工作中一个偶然的机会,我把电脑中储存的 ...

  • [艺术研究]自画像中的我(30)

    达▪芬奇是人类历史上少有的天才人物,他的所有文字书写都是反向的,人们必须通过镜像才能阅读.他是科学家.哲学家.数学家.音乐家.诗人.工程师和发明家,而对自己是画家只是轻描淡写的一笔带过.达▪芬奇数个世 ...

  • [艺术研究]自画像中的我(29)

    埃米尔·诺尔德自画像 画家埃米尔·诺尔德是德国"老表",所谓老表是相对后来兴起的德国新表现主义而言,德国的第一波表现主义浪潮是在二十世纪初,其鼻祖是挪威人爱德华·蒙克.埃米尔·诺尔 ...

  • [艺术研究]自画像中的我(28)

    籍里科自画像 超现实主义艺术家认为诗句都含有神秘的力量或预言的成份,另一个证据是诺查丹玛斯的<诸世纪>都是以短诗的形式写成,这也是有文化传统的,古希腊人就认为诗的灵感是通神明的,带有不可预 ...

  • [艺术研究]自画像中的我(27)

    保拉·莫德索恩·贝克尔自画像 德国表现派女画家保拉·莫德索恩·贝克尔的身世,我了解的并不多,她没有受过正规严格的美术训练,人只活了三十一年,她是那种对绘画痴迷,并用一生来学习绘画的人,她是那种一旦进入 ...

  • [艺术研究]自画像中的我(26)

    萨尔瓦多▪达利自画像 超现实主义画家达利在他的自述中记述他对着镜子研究自己的情景,作为一个犬儒主义者试着研究自己的相貌,或许他对自己的相貌有不一样的表达!正巧这里找到了一张他"不同凡响&qu ...

  • [艺术研究]自画像中的我(24)

    贝尔特▪莫里索自画像 普世地来说,自母系社会之后,随之而起的男权社会中,女性的被关注大多处在被抑制的状况.这是印象派女画家贝尔特·莫里索的自画像,如果我没有记错的话,她应该是画家马奈的弟媳.在将近20 ...

  • [艺术研究]自画像中的我(23)

    井上有一自画像 有一个日本人在其民族是否沉沦之际,以个人之力开创浑然天成的气象,其豪言是:"守贫挥毫六十七霜,欲求端的本来无法",这是书法家井上有一晚年写下的自况.他剃着光头,挥运 ...

  • [艺术研究]自画像中的我(22)

    卡拉瓦乔自画像 我的朋友以为我做这个系列帖子,是在仿照那些吹吹拍拍的狗屁帖子,不管哪儿一贴好了.你没看就认为我这般无聊? 千万不能想当然.就像社会上很多人把画画的想像成有高尚人格的人,脱离了低级趣味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