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千年前,中国就遭到欧洲人的入侵,但被商朝的女战神所击败!

古气候学家对生物化石的研究发现,在大约3000前年左右地球经历了一次小冰期,全球气温下降。这样,原本生活在现在波罗的海沿岸的古印欧人不得不向温和的南方迁徙。这种迁徙分成好几路,讲希腊语的部落穿过巴尔干半岛,进入现在的希腊半岛,摧毁了当地原生的迈锡尼文明;向两河流域迁徙的亚述人将美索布达尼亚的数千年的文化一扫而空。还有一只向东迁徙的印欧人在中亚附近分开,他们向南进入印度,征服了这里的原住民,并制定了种姓制度。这些入侵者,被列为最高的种姓,印度的原住民却被列为最低种姓。最终,古印度文明,就在这种野蛮的种族隔离制度下逐步衰亡。西方历史学家一件比较趋向于一致的是,这次民族大迁徙,给人类历史带来的影响,要远远超过罗马帝国灭亡时那次民族迁徙,因为这次迁徙对文明的破坏影响到了整个欧亚大陆。

还有一支向东最终到达中国,这时正是中国的商朝时期,他们遇到了顽强的阻击。他们的文明比较发达,制造了很多奇奇怪怪的装备,比如战斗力强大的车驾。一开始商朝的军队攻打他们的时候,由于不熟悉他们的装备,吃了很大亏。大量的人马被车驾一扫而过,死伤惨重。再加上这些欧洲人人高马大,商朝的士兵几乎完全不是对手。战事虽然始终处于胶着状态,但商朝明显处于劣势地位。这时,有一个妇女带领了13000名精兵,前来迎敌,她带领勇士们来到前线之后排好阵势,她不只是运筹帷幄,而且身先士卒地手持一把十八斤重的青铜战斧,冲在最前面m带领商军勇士跟这些入侵者进行了一场殊死的较量,经过一场惊天动地的厮杀之后,这些入侵者被彻底打败,远远逃遁,从此后再也不敢迈过兴都库什山(今阿富汗境内)。

读者要真正了解此战的深远意义,可以和外国的遭遇做一个对比。远古的例子的是印度一仗打输后文明遭到破坏;再近一点就是欧美人在非洲贩卖黑奴和对美洲印第安人进行了屠杀。有“中国考古学之父”之称的李济,在谈到这场战争时说:> “在这一时代,中华民族在西北边疆打了一次勇敢的、胜利的自卫战,这一战奠定了殷商时代200年的文化生活,为东亚及太平洋区域建立了一个伟大文明的新基础''。所以这是一场保卫中华文明不被外族摧残的决战,重要性不亚于传说中的黄帝与蚩尤之战。

那么,指挥这场战争的首领是谁?由于年代久远,历史上已没有记载。就连司马迁的《史记》中,都没有只言片语的文字描述。这么一场决定中华文明能否延续的重要战役,连战役情况和统帅的名字,就这样湮灭于历史的长河中了吗?的确是这样,长期以来历史学家,考古学家一直想揭开这个谜团而不可得。但不是有句俗话吗,天无绝人之路!就在大家都感到失望透顶的时候,事情出现了转机。1976年5月17日,女考古学家郑振香主持挖掘了河南省安阳市殷墟王室的墓葬,这是现在唯一保存完整的商代王室墓葬,随葬品极为丰富,共出土青铜器、玉器、宝石器、象牙器等不同质地的文物1928件,另外还有十多万片甲骨文,从而搞清了历史上发生过的这一段史实。

>“辛巳卜,登妇好三千,登旅万,呼伐羌。”(甲骨文)根据出土的甲骨文上的记载,这次战争的最高统帅是一个被称为妇好的女人,她的身份是一个王后。随着对甲骨碎片的整理,一段已湮灭于人类长河的历史渐渐浮出水面。商朝的世系年代前后相传17世31王,延续600年左右,共有四位伟大的雄主。>“夫汤、太甲、武丁、祖乙,天下之盛君也。”(《晏子春秋·内篇谏上》)上面所说的武丁,是商朝的第二十三任君主,一共在位五十九年,是商朝执政时间最长的君王。他在位时间,勤于政事,任用贤能,使得商朝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得到空前发展,史称“殷道复兴”。司马迁对他的业绩,给予了极高的评价。>“武丁修政行德,天下咸欢,殷道复兴。”(《史记?殷本纪》)

武丁的妻子,共有64位。但是法定的配偶只有三位,即妣辛、妣戊、妣癸,妇好则是第一位 。妇好,虽然是大家都这么称呼的一个名字,但其实她并不姓妇。当年她嫁给武丁,成为王妻之后,武丁给了她相当丰厚的封土和士民,在她的封地上,她得到了“好”的氏名,尊称为“妇好”,或者“后妇好”。庙号称呼为“辛”,商王朝的后人们尊称她为“母辛”、“后母辛”。某年夏天,北方边境发生外敌入侵,派去征讨的将领久久不能解决问题,妇好便主动请缨,要求率兵前往助战。武丁一开始还十分犹豫——她能行吗?考虑很久之后,还是通过占卜才决定让王后出征。

妇好臂力过人,她所用的一件兵器重达九公斤,足见她的身体强壮;而该兵器为大斧,更可见她的骁勇。妇好一到前线,调度指挥有方,而且身先士卒,很快就击败敌人,取得了胜利,武丁从此对她刮目相看。?此后,他率领商朝大军南征北战,先后击败了北土方、南夷国、南巴方,以及鬼方等二十多个小国,为商王朝开疆拓土立下了不朽战功。对于这位能征善战的妻子,武丁十分钟爱。每当她单独出征,凯旋归来的时候,武丁总是亲自出城相迎。有一次甚至迎出八十多公里。当这对夫妻带领着各自的部属,终于在郊外相遇的时候,久别重逢的激动使他们忘记了国王和王后的身份,他们将部属们甩在后面,两人一起并肩驱策,在旷野中追逐驰骋。

妇好大概活了33岁,她的一生短暂却璀璨。至于去世原因,出土的甲骨卜辞上有这样的记载:“妇好要分娩了,不好。三旬又一日,甲寅日分娩,一定不好。女孩。”由此,后人推断,妇好最大的可能,是因为难产而去世。她去世后,武丁很伤心,竭尽所能地厚葬了她。墓室内堆满了她生前的酒器、趁手的兵器和钟爱的饰物。陪葬品有一对后母辛大方鼎,200余件青铜礼器,4面铜镜,4件铜钺以及130件青铜兵器。还有十五种共156件酒器、以及来自新疆等地的玉器佩饰755件、来自台湾、海南甚至更远处的海贝7000多枚、各色宝石制品47件。以及各种陶器、石器、海螺等等。除此之外,那时还有活人殉葬的习俗。为妇好殉葬的,是16名殉人、6条殉狗。

如此丰厚的陪葬品,不仅表达了武丁对这位贤妻的挚爱,更体现了妇好生前丰富多彩的生活。她不但是一位将领,能征善战且善饮,更是一位尊贵的贵妇人,爱美而且擅于修饰,更是一位拥有独立经济能力的贵族领主,拥有庞大的奴隶群。妇好,这位中国历史上真实存在的第一位女战神,是一个伟大的王后,一个坚定的华夏文明的捍卫者。参考资料:《史记·殷本纪第三》、《夏商周断代工程年表? 》、《记忆殷墟妇好墓》等?老衲侃春秋严正声明:原创作品,禁止非法转载!

(0)

相关推荐

  • 甲骨探秘——三千年前战神王后的生死爱情

    在商王武丁的一个王后墓里出土过一个鼎,内有铭文"司母辛",这个庙号为"辛"的王后名叫妇好,她是中国有历史记载的第一位女将军.专家通过解密大量甲骨卜辞中得知,妇好 ...

  • 文武双全大商王后1

    --花木兰.穆桂英都为之逊色 花木兰替父从军,穆桂英挂帅是我们耳熟能详的古代巾帼英雄事迹,她们的故事也被现在很多导演拍成了电视剧,让我们一代代能够传扬下去. 而今天要说的这位,她有显赫的地位,为大商朝 ...

  • 【百鸟朝凤】妇好 | 王后,将军,母亲......

    1976年春天,河南安阳小屯村西北角的一片高地里,考古学家们做着艰难的尝试.作为文物大省的河南,这里也是盗墓分子的天堂:伤痕累累的商朝遗址,还能有什么收获? 很快地,一位工作人员挖下去的铲子上,带起了 ...

  • 古印欧人征服三大文明古国,唯独中国打不赢,全都靠她

    希特勒推崇的最高人种,古印欧人,一举摧毁三大文明古国.唯独遇上了中国商朝女战神妇好,才使得古华夏文明继续延续.古印欧人部分又称雅利安人,是现在波斯人.伊朗人.印度高种姓的共同祖先. 打开凤凰新闻,查看 ...

  • 文武双全大商王后2

    妇好的重要性除了是王后和战神外还拥有一个特殊的职业,那就是主持祭祀的占卜官,在那个年代人们迷信鬼神,崇尚天命,非常盛行祭祀占卜. 特别是商王室和奴隶主,不管什么事都喜欢占卜,作为掌握这项最高神职权力的 ...

  • 两米直径窖穴考古,意外发现三千年前中国最早图书馆

    河南是华夏文明的起源地,一个不起眼的两米直径窖穴,意外发现了三千多年前中国最早图书馆. 1899年,甲骨文发现震惊世界.1928年10月,当时的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成立考古组,负责殷墟的考古工作. ...

  • 外国人拍摄的20年前中国图3让人心酸,图8现在依旧买不起

    外国人拍摄的20年前中国图3让人心酸,图8现在依旧买不起

  • 只怪对手太强大?印度4.8万人街上高呼:亚洲让给中国,我是欧洲人!

    印度青年:把亚洲交给中国人吧,我们要"脱亚入欧"! 世界上有五个大洲,其中欧洲国家实力都是比较强竞争也是非常的激烈,当时看亚洲感觉没有任何的波澜,因为美国很早的就介入了亚洲的事情, ...

  • 牛人、鸟人、兽人,这些现代名词竟出自三千年前的中国|文史宴

    文/桓大司马 商周仍是石器时代 先秦时代,总体上来说,平民和依附民是很苦的. 春秋时代往前,民间虽然拥有最低限度的血缘共同体,不像后来散沙化.原子化的编户齐民那样容易被血虐,但是因为商周各级统治者垄断 ...

  • 汪鋐与第一次中国与欧洲人的战争

    2021-05-16 01:45:47 屯门海战:中国与近代西方殖民者的第一次武装较量 [原文来自:白瑞文,老何补充修改] 人们都知道第一次鸦片战争中割让香港,成为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开端. ...

  • 人类的原初语言是中文?300年前欧洲人提出:中文是人类最早的语言

    350年前,一位英国的学者约翰·韦伯提出了一个观点:中文是世界所有语言的原始语言.该观点初一发表就引起了轩然大波. 1669年,本职是建筑师的业余学者约翰·韦伯发表了一篇长达212页的研究<历史 ...

  • 惊讶!欧洲人祖先竟是来自中国西域?

    印欧语族的中国起源猜想 20世纪50年代,德国学者金布塔斯提出了印欧语族(现代欧洲人的祖先)起源于南俄大草原的观点.1990年,美国威斯康星大学教授纳兰扬提出了不同观点,他认为印欧语族起源于古代中国西 ...

  • 欧洲人祖先来自中国西域后被匈奴赶走?

    印欧语族的中国起源猜想 20世纪50年代,德国学者金布塔斯提出了印欧语族(现代欧洲人的祖先)起源于南俄大草原的观点.1990年,美国威斯康星大学教授纳兰扬提出了不同观点,他认为印欧语族起源于古代中国西 ...

  • 欧洲人:中国人不可怕,可怕的是中国铁路直接连通两大洋

    很多人看到中国在修建什么工程之后,都会想出种种理由,来证明中国的工程能力并不如外国,但实际上如果有外国人自己来看的话,反而会反过来羡慕中国的工程能力,简单举例在欧洲,如果想修建一道铁路的话,那么需要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