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学点心理学之853:女子连续五年起诉离婚被驳回,多次起诉离婚适用举证责任倒置。/儿童情绪障碍

                              情绪障碍
发生在儿童和青少年时期,以焦虑、恐惧和强迫等症状,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组疾病。
由于儿童情绪发育和分化不太成熟和明显,儿童情绪障碍不同于成人的神经症。
临床表现较成人简单,往往是躯体症状为某一症状突出,植物神经系统症状明显。
学龄前儿童的情绪障碍类型难以划分。随着年龄增长,临床类型逐渐接近成人。
儿童阶段男女患病率差别不大,少年期以后,女性发病率逐渐升高。
病程多是暂时性的,很少持续到成年期。
儿童期情绪障碍,与成年期神经症之间没有明显的内在联系。他似乎只是情绪正常发育趋向突出化,而不是本质的异常。
主要包括儿童分离焦虑症、儿童恐惧症和儿童广泛性焦虑。

                 今日精选案例分析
全球确诊病例累计15961万余例,死亡331.3万余例。境外输入5785例。
湖南宁女士,五年四次起诉离婚均被驳回,引发网友热议,促使人们对离婚案件的法律规定和自由裁量权的思考,
2015年,宁女士与同村陈先生相识、相恋、结婚。婚后半年,宁女士以丈夫嗜赌不改,双方为此争吵而导致感情破裂为由,首次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解除婚姻关系。
由于没有提供相关证据,诉讼自然被驳回。此后的五年间,她连续五次向法院诉讼离婚,均以失败告终。
在多年的诉讼期间,丈夫的不良习惯,不仅没有收敛和自我约束,反而多次殴打她及家人,甚至发短信表示报复进行威胁。
经四次诉讼失败后,他重新收集新证据,第五次向法院提出离婚诉求,并坚称,直到离婚为止。
与妻子坚决离婚态度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丈夫表示,给自己一千万,也不会同意离婚,他从未想过要与其他女人共同生活。一旦离婚,两个人都不会有好结果。
如果两个人长期生活在怨恨的婚姻关系中,每时每刻都被痛苦所折磨和煎熬,都是在不断的拖延和挣扎中度过,真不知生活的意义何在。
造成王女士今天的结局,主要原因是丈夫的不良习惯和偏执的性格,至于妻子在婚姻中是不是所说的纯粹受害者,答案是肯定的,那就是一个巴掌拍不响
如果宁女士离婚的决心,真的像她说的那样坚决和果断,则他们的婚姻关系,就不可能持续五年之久,现在仍然是藕断丝连,不清不楚。
法院连续四次对宁女士的起诉离婚,均予以驳回,主要是基于夫妻双方特殊的互动模式。
从常理和法理来看,一般二次起诉离婚,法院多会判决离婚,连续四次起诉离婚均予以驳回,实属罕见。
法院以证据不足,原告无法证明双方感情破裂为由,多次驳回诉求,符合法律规定。因为谁主张,谁举证。
其实,宁女士在第三次提起离婚诉讼时,从情理和法理来讲,前两次的离婚起诉书和诉讼过程,就是双方感情破裂的有效证据。
这时如果被告不愿意离婚,就要提供双方感情没有破裂的有效证据,如双方共同生活、共同抚养孩子、共同赡养老人和双方收入共同支配等。
如果被告无法提供双方感情没有破裂的有效证据,第三次起诉离婚时,法官完全可以行使自己的自由裁量权,可准予解除婚姻关系。
如果双方感情真的没有破裂,则复婚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法院以判决形式,将坚决要求离婚的一方,人为地困在婚姻里,于情于理于法有悖。
如果在多次起诉离婚时,真的无法证明感情已经破裂,可适用举证责任倒置原则,由被告承担举证责任,如果不能提供双方感情没有破裂的证据,就要承担举证不能的后果。
这样就可避免出现像宁女士,连续5年4次离婚诉讼被驳回的现象,对于保护双方的合法权益均有利。可以避免法律捆绑式婚姻,给当事人造成难以挽回的伤害和不良后果。
首席心理专家,北大医学部在职研究生,高级心理咨询师,中级心理治疗师,资深主治医师,长期从事医学病理心理学专业。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