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 竹|吴 让 之 的 印 学 贡 献 和 印 史 地 位
相关推荐
-
篆刻观察——玩而老焉的吴让之
吴让之的篆刻风格既汲取了汉印之庄重与平稳,也继承了邓石如的"印从书出"的印学思想,在篆刻艺术的自我探索道路上,吴让之的篆刻风格也在不断的发生变化,尤其是邓石如"印从书出& ...
-
学印必临吴让之,以我书入我印,用刀如笔迅疾圆转
导语:吴让之,晚清四大家之首.其篆刻以冲刀为主,披削结合:以小篆入印,方中寓圆:章法形式多样,稳中求险:边款则独具匠心,行草篆隶皆能用之. 吴让之自幼喜篆刻,15岁时乃见汉印,悉心摹仿达十年之久,其间 ...
-
与古贤交——祝竹书画印艺术品鉴
祝竹,原名庭顺,号竹斋,1942年生,江苏扬州人.1964年毕业于江苏新闻专科学校,任<扬州日报>编辑.记者多年.文革后,从事地方政协文史资料工作至退休.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西泠印社社 ...
-
吴让之篆书吴均帖原图,学篆书的范本,吴让之吴均帖原帖高清
吴让之(1799-1870)清末著名书画篆刻家.原江苏江宁人,自父吴明煌起移居仪征,晚年流寓泰州.原名廷飏,字熙载,50岁后更字让之.攘之,号让翁.攘翁.晚学居士.晚学生.方竹丈人.言庵.言甫.难进易 ...
-
唐吟方:余正的篆刻艺术及印学研究
文\唐吟方 谈起浙江印坛,余正是个无法回避的人物.以他在篆刻创作上的综合实力及多方面才能,单凭一手工稳严谨的浙派印风,足成名家.作为专业印人,他长期在西泠印社从事篆刻创作,师承名师韩登安,研习浙派印风 ...
-
【艺术研究】此道与声诗同——周亮工印学思想初论(二)
明 何震<笑谈间气吐霓虹>石章 4.05×3.9×7.1cm 上海博物馆藏 (二)<印人传>中关于文.何等流派问题讨论的价值与局限 <四库抽毁书提要>中专门谈到明代 ...
-
【学术研究】论黄宾虹对印学的贡献
稿件来源:南京印社学术刊物<印说>2009年第2期 论黄宾虹对印学的贡献 陈华春 世人皆知黄宾虹以山水画创作及画论名世,而很少知道其在印学上的贡献.人们在考察黄宾虹艺术实践时,仅仅局限于山 ...
-
在昆明宜良,吴孟超院士点燃学医报国梦
深切 缅怀 5月22日13时02分,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肝脏外科的开拓者和主要创始人.原第二军医大学副校长吴孟超,因病医治无效在上海逝世. 巨星陨落,举国同悲.但鲜有人知道,青年吴 ...
-
东皋印学研究,乾隆年如皋吴彬与随山印稿,亦名醉石阁印谱
近日于友人处得观<随山印稿>,作者为乾隆年间如皋吴彬.查<白蒲镇志>,"吴彬,原名九叙,字随山,亦字厜珊,号涌岺,又号拥城.早弃举业,专务临池,真行篆隶,靡有不工.以 ...
-
余正的篆刻艺术及印学研究
谈起浙江印坛,余正是个无法回避的人物.以他在篆刻创作上的综合实力及多方面才能,单凭一手工稳严谨的浙派印风,足成名家.作为专业印人,他长期在西泠印社从事篆刻创作,师承名师韩登安,研习浙派印风,印章以结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