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星取样返回、探测小行星和木星系……中国航天公布下一步目标

在首次火星探测任务一步实现“绕、着、巡”后,中国深空探测的下一个目标瞄准哪里呢?国家航天局在2021.6.12日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指明了方向:2030年左右,开展火星取样返回,同时还将开展小行星和木星系探测。

国家航天局新闻发言人许洪亮介绍说,目前我们正在规划“十四五”航天发展,统筹考虑国际上科学热点和我们的工程技术基础,对未来行星探测做谋划。目前明确到2030年左右,开展火星取样返回,同时还将开展小行星探测、木星系探测。另外,还会实施探月工程嫦娥六号、七号、八号任务,跟国际同行特别是俄罗斯正在论证国际月球科研站等等一系列任务。

中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工程总设计师张荣桥详细介绍了这些后续任务的特点。“首先选择重点、热点和亮点作为我们的探测目标,实现高起点的跨越发展。”

他表示,“火星仍然是我们后续探测的重点,这也是国际深空探测的重点。火星是地球的近邻,科学上的意义巨大。另外小行星探测是我们的热点,大家都在说小行星撞击地球的危害,还有小行星上面的资源也很丰富。最关键的是小行星虽然小,但探测任务的难度很大,可以带动我们航天技术向精细化发展。”

张荣桥还透露,“我们航天人有一个风格,叫早下手、下好先手棋。我们在干首次火星探测任务的时候,小行星取样返回任务已经开展了先期研制。我们会像首次火星探测任务一样,按照我们自己的节奏,按照我们中国人的速度,尽早实现。”

在谈及为何要展开对木星系探测时,张荣桥表示,“到目前为止,我们对木星系的认知非常肤浅,进行的探测也非常之有限。应该说它孕育着大量的科学新发现的机会。去木星系除了科学意义之外,还能带动我们更远距离的测控,更长寿命的探测器的技术,还有新能源的利用。因为到了木星系必须有更新的能源,所以我们说开展木星系探测是深远的航天技术的发展。”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