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法:必须谦抑的公器
相关推荐
-
收藏!2021法考刑法笔记——第一讲刑法论最终梳理
第一讲 刑法论 第一节.刑法的机能(作用) 训练平衡思维,避免单向度思维:保护法益VS保障人权:法益(犯罪客体)即法律所保护的国民的生活利益.打击犯罪的同时不能忽视人权保障--刑法典既是被害人的大宪章 ...
-
法学汇·刑法:必须谦抑的公器——刑法谦抑性的法理思考
一个时期以来,刑法谦抑性原则被仅仅理解为刑法原则.这实际上是对刑法及其这一原则的严重误解.谦抑性原则的确是刑法原则,但并非是仅局限于刑法范围之内的原则,它不仅是刑法的问题,也是整个刑事法律的问题.刑法 ...
-
刑法为必须谦抑的公器
本文原载<检察日报>2021年5月25日第3版,作者为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卓泽渊教授. 刑法为必须谦抑的公器 --刑法谦抑性的法理思考 一个时期以来,刑法谦抑性原则被仅仅理解为刑法原则 ...
-
刑法的谦抑性
刑法是世界上最严厉的法律,它严厉到可以把一个人合理合法的从世界上消失.因此,刑法是国之利器,不能轻易出手,轻则破皮流血,重则伤骨殒命,如果说法律是社会的最后一道防线,那么刑法是最后一道防线里的最后那条 ...
-
刑法学者不可“独享”刑法谦抑性学术探讨
卓泽渊 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教授 □一个时期以来,刑法谦抑性原则被仅仅理解为刑法原则.这实际上是对刑法及其这一原则的严重误解.谦抑性原则的确是刑法原则,但并非是仅局限于刑法范围之内的原则,它不仅 ...
-
【知产财经】中国首例禁诉令的谦抑与确定
黄菁茹 西北大学法学院/知识产权学院讲师 摘要:禁诉令为各国法院带来了更大的自由裁量权,因此需要各国法院更加坚持谦抑与谨慎的司法态度以共同维护全球司法秩序,这是中国首例禁诉令背后的司法精神与价值. 2 ...
-
刑事入罪的谦抑性
敲诈勒索罪中的威胁能达到的程度和方式和所保护的法益是否合法和符合核心价值观,是构不构罪的法学理论基础.总体来说,敲诈勒索侵犯的法益无非是身体权和财产权,那么我们是否需要应该保护那些人的身体权和财产权? ...
-
总结篇丨法学:天下公器,慎而用之(修订版)
阅读提示 全文共2825字,读完约需9分钟,欢迎有志于了解法学的读者完整阅读 首先,法学是什么?法学是一门研究规则的学科,如同伦理道德,它教给我们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法学也是一门需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
-
公器私用的结果:无国家立场缺大众情怀
公器私用的结果:无国家立场缺大众情怀 渐新堂 一些教育富区教育富市为什么不按常理出牌,为什么只做摆拍与作秀的事情,为什么煞费苦心改字换词标新立异,为什么一而再再而三地偏离常识? 说穿了,就是只为名只为 ...
-
如何实现刑罚在质上的谦抑
卢建平 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教授 张力 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博士研究生 □刑法现代化要求刑法结构实现由"厉而不严"到"严而不厉"的转型,即由法网粗疏.刑罚严厉转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