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话晚、胆小、爱发脾气?孩子有这些“坏毛病”,是因为家长忽视了这1点!

最近我和教研组的老师们在复盘2020年家长们最关心的育儿问题,结果发现“敏感期”绝对能排到前三名。说到这个词,妈妈都会有各种各样的困惑:

我家孩子说话比别的孩子晚,是不是错过了语言敏感期?

我家快2岁还不会吃饭,总让人喂,是不是错过了独立吃饭敏感期?

最近孩子满嘴“屎尿屁”,是不是到了诅咒敏感期?

我让他往东,他偏偏往西,一个不如意就发脾气,这是到了什么敏感期?

还有的妈妈拿着网上一些文章洋洋洒洒列的三五十个不能错过的敏感期,来问我:“Eva老师,这么多敏感期,如果错过几个,真的会耽误孩子一生吗?”

今天我们就来好好聊聊关于宝宝敏感期的那些事儿~

“错过毁一生”的敏感期到底是什么?

蒙台梭利研究发现,0-6岁的孩子在发展的过程中,内心会有一种潜在的强大力量,指引他们对某一些特定的动作或者物品产生极高的敏感度,表现出非常强烈的兴趣。

比如说大亨2岁左右的时候,对玩沙、玩水非常着迷,经常提着小桶到小区的沙坑去玩儿,把沙、水混合在一起装进小桶里,又再一次倒掉、重新混合,玩儿得不亦乐乎。

其实这个行为对孩子建立干湿、粗细等认知概念,精细动作发展和创造力的开发都非常有好处,但有的家长常常会用“不干净”“会弄湿衣服”等理由拒绝孩子玩沙玩水。

如果爸爸妈妈在敏感期的特定时间,没有满足孩子能力锻炼的需求,就很可能导致孩子早期感官经验有缺失,严重的话会造成孩子大脑永久性的损害和功能缺失。

这是因为大脑神经元突触在3岁前爆发性增加,6岁时达到巅峰,随之就慢慢减少。脑科学认为,人类大脑在6岁前发育最快,所以,0-6 岁是公认的儿童脑发育的黄金时期。

就像6岁前孩子可以轻轻松松学习第二门语言,而没有接触第二门语言的孩子,虽然长大之后也可以通过报读课程学会,但是就需要付出更多的精力和意志力。

因此,在孩子6岁前,最好是能够满足他们敏感期的全部需求。

搞清了什么是敏感期,那我们再来看看网络上那些五花八门的敏感期,是不是错过了真的就会“毁一生”呢?

敏感期vs关键期,傻傻分不清楚?

首先,我先帮大家弄明白两个概念——敏感期和关键期。

敏感期(Sensitive Period):某段时间里,大脑对外界的某种刺激或行为特别敏感,在这段时间内学习某种知识和行为比较容易,相关的能力发展比较迅速。

如果错过了敏感期,学起来可能会比较吃力,但后期可以通过努力补救,包括语言能力中的词汇理解、语法处理、音乐体育的训练等。

关键期(Critical Period):关键期可以看做是一种“强敏感期”,如果错过,基本就难以逆转、无法补救。

一般有两类,一类跟感官相关,比如视觉、听觉、母语的习得;另一类跟认知能力相关,都是属于错过某一个时间段,大脑的这部分功能就再也发展不起来了。

所以家长们更应该关注的是孩子的“关键期”,也就是“强敏感期”。

大量的科学研究表明,关键期是真实存在的,可以笼统地分为三大类:感官(Senses)、语言(Language)和高级认知(Higher Cognitive)关键期。

云宝妈在之前的文章中曾经提到过一个“幼儿发展天花板”的说法,是指3岁前的孩子依靠外部环境刺激自然发展到特定阶段后,就需要人为干预和引导,否则容易导致孩子接下来的发展严重受限,出现长期停滞不前的现象。

但是,懂道理和能做好是两回事儿,对于新手爸妈来说,教育孩子最困难的是,要针对孩子不同年龄发展,去做一些符合年龄,又能有一些提高的引导。

我们小步的DEEP课就是在帮大家解决这个难题。教研团队的老师们在课程的设计上严格参照婴幼儿身体发展和心理发展的规律,把6-36月龄分为13个学阶,然后按照不同的月龄,每周推送不同主题的课程。

10个月开始有强烈的表达欲 ,用启发式互动方法,启发宝宝思考并鼓励表达;

14个月进入观察模仿期,在游戏中增加有趣的动作和声音,让宝宝在模仿中学习;

20个月进入秩序敏感期,使用类桌游帮助宝宝建立规则意识;

……

每天只要跟着玩儿,就不会错过孩子成长过程的任何一个敏感期,不管是父母还是老人,都可以很快上手~

有需要的家长快来试试我们的【双周在家早教体验营】,你可以体验到26节原汁原味DEEP课、14天深度学习和社群精英班主任一对一解答育儿难题。重要的是原价899元,现在0元免费学,还包邮赠送价值98元的炫彩纸杯画实物礼包

限量500套,着急的妈妈可以先点击下方图片抢购了

如何抓住成长的“关键期”,

助力宝宝快人一步?

01

感官发展关键期——过时不候

再来看我前面展示的那张表,这3个关键期中,感官(黄线)比较特殊。视觉、听觉和触觉等感官的关键期非常短,发展的窗口在婴儿期后迅速关闭,而且关得非常彻底。

心理学上有一项著名的感觉剥夺实验(Sensory Deprivation Experiment)。各国研究者用大量实验证明:身心如果想保持正常的状态,就要不停地获得外界刺激。(感兴趣的家长可以查查看)

但孩子3岁前的变化是最快最多的,一天一个样,不同月龄的孩子要发展的能力和接受的刺激也会有不同的侧重,我们必须根据孩子身心发展的规律和特点来进行训练。

具体落实到DEEP课中,咱们以“大自然-水”这个主题为例:

▶6-8个月的水主题,对水有初步认知,接触冷热水,主要是观察和接触,刺激五感发育。

▶18-24个月的水主题,了解水的流动性,对物理概念有初步认知,流动性、冰与水等。

▶30-36个月海洋主题,认知海洋知识,引入思维训练,食物链的相关知识,提升科学认知力。

而且啊,我们的课程是每周一个主题,第一天概念引入,初步认知,2、3、4、5、6天,深度学习,最后一天复习和总结,让宝宝学得更明白

02

语言发展关键期——错过需加倍努力

我们过来人都知道,养娃的头3年都会遭遇两个坎儿,一个是走路,另一个就是说话。其实啊,除了遗传和身体问题,宝宝说话晚,往往是家长错过了孩子语言发展的关键期。

伦敦伯克贝克婴儿实验室的科学家发现,6个月的婴儿可辨识世界上任意语言的150种声音的区别。但到1岁时,如果平时生活中没有接触到某种语言,他很可能就会丧失掉区别这种语言中微妙差别的能力。

有家长会说:“我天天教孩子说话,可他就是不开口啊!”

遇到这种情况,很可能是因为你没用对方法!那应该怎么教呢?

小步DEEP课的理念就是语言习得要符合宝宝认知的“i+1原理”,循序渐进,科学进阶。i是宝宝已知的知识水平,+1指的是在原有水平上增加一点点。

还举DEEP课上的例子,在14-16月龄中“认识自己-五官”这节课中,我们在教宝宝认识五官的时候,可以用妈妈指,宝宝说的方式,这样可以有效促进宝宝语言的输出。

小一点的宝宝,妈妈则可以问:“宝宝,妈妈的鼻子在哪里?”引导宝宝进行指认,在陪玩中不断强化语言的输入。

03

认知发展关键期——可以终身学习

爱学习的妈妈们都知道,在儿童的生长发育过程中,认知能力是判断婴幼儿生长发育的五大指标之一,但很多妈妈都说不清它到底是个啥。

其实啊,认知能力包括的范围很广泛,包括对事物的知觉、记忆、注意、思维和想象力等方面。

虽说,认知能力是我们终身都可以去提升和学习的,但一般来说,3岁前是孩子认知能力发展的黄金时期,每隔半年,宝宝的认知能力就可以达到一个新水平。

所以啊,小步在每节DEEP课中都融入了对宝宝认知能力的培养,比如认识自己这件事:

▶7个月的孩子,自我意识还没发展,我们可以通过镜子让他们认识自己的五官。

▶1岁3个月的孩子,我们主要需要发展语言表达,刺激面部感官发展,可以玩扮鬼脸的游戏。

▶2岁5个月,要认识家庭成员和自己的社会关系,可以通过三代同堂的游戏了解家庭关系和“大”“小”的概念。

好啦,今天说了这么多,最后总结一下:0-6岁的孩子,是依靠一个接一个的敏感期来发展自己的。对于感官、语言和认知这类重要的敏感期,需要家长重视起来,给孩子相应的锻炼和刺激。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