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甲午末战警示后人》 董凯

原创作品一经采用将根据各种留言等情况将发布5家媒体,优秀作品还将发12家媒体!

 

今年,是中日甲午战争127周年。让我不禁想起中日甲午战争田庄台陆战那惨烈的一段,想起铭刻在甲午末战殉国将士墓里那沉重的历史记忆……

  2021年7月7日午后,参加全市关工委干部和"五老″骨干培训班的58名学员,拜谒了田庄台甲午末战殉国将士墓。

  当我的双脚一迈进庄严的墓园,心情便肃然沉重起来,脚步也放得很轻,生怕惊扰了长眠于此的殉国将士的英魂。

  清军墓园,是在清军古墓遗址上,重建的清军阵亡将士的墓地,位于盘锦市大洼区田庄台镇内。127年前,这里曾是中日甲午战争,最后一次陆战的战场。田庄台之战,是中日甲午战争陆战规模最大、最为激烈、最为悲壮的大战。20000余清军奋勇抗倭,2000余壮士血祭辽河。当时的田庄台,己是帆樯林立、铺户栉比的高埠古镇,也是辽河下游水陆要津的军事重镇。一夜之间,这里却化为一片焦土,惨遭劫难。

  为了彰显民族不屈气节,实现本地人民的夙愿,盘锦市委、市政府筹划,大洼区委、区政府重建墓园。墓园于2001年9月18日奠基,2002年8月15日竣工。墓园气势巍然,悲壮肃穆。占地面积10000多平方米。

  当我们迈着沉重的步伐,缓缓来到牌楼前,一座造型别致,气势凝重的高大牌楼耸立在我们面前。牌楼两侧的条幅是:中联为丨热血化红磷塞外云低田台雾冷悲国耻,英灵归绿水关东月暗盘锦风萧壮族魂丨旁联为丨甲午沉沉望中烽烟神州远,旌旗猎猎梦里铁马辽水寒丨清军墓园,光照日月,楹联妙语,寓意深远。既向人们揭示清军墓园的主题,又是对墓园主题的升华和评价。

  走过牌楼,步入墓园。这里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石,都倾注着领导人的大量心血,包含着设计者的辛勤劳动,寄托着鹤乡人民的深深哀思。环顾牌楼两旁的配股,典稚肃穆,四周的围墙用青砖灰瓦砌筑,显得静谧古朴。再看那座墓园,在肃穆静谧中渗溢出千般凝重。走在灰白色理石的路面上,是那么明净、那么壮观。拾阶而上,一步步走向英烈们圣洁的精神家园。

  石台两侧各插四面旗帜,八旗象征着清朝的将士,寓意是田庄台防御战。清军旌旗抖抖,军威烈烈。旗前两侧各卧一尊大炮。当我用手抚摸着弹痕累累的炮身,防佛听到了当年激战隆隆的炮火声……

  在通向清军墓的路上,镶嵌着一块不规则石,这是满清皇朝时中国的牌图。它生动形象地对清皇朝专制腐败、招致外敌、山河破碎、民族蒙难的真实写照。

  矗立在面前的是一尊无名将士的铜像。雕塑得灿灿生辉,神态如生,再现出当年万众杀敌的威武雄姿。她是一座爱国主义的精神丰碑。

  铜像后面是重修的清军墓。当年,田庄台防御战,清军将士与日军激战三天两夜,尸横街忂,血染白雪,2000余战士,壮烈殉国。当地商会及群感念英烈,聚敛尸骸,分葬于白家屯北、东河沿儿、保灵宫西,树碑纪念。前两处己无迹可寻,现仅存保灵宫一处,掩埋了312位将士忠骨。墓侧那一坟丘,是垒土为识的古墓原迹,石碑仿制当年石碑。此碑底座高312毫米,象征着312名阵亡将士。碑高1895毫米,暗寓田庄台之战,发生在农历乙未年。冥思当年,将士为国战死,不见纸幡哀荡,只见三处荒坟。今日,英烈欣眠热土,世人接踵凭吊。一丘黄土埋忠骨,千秋彰显民族魂。

  看墓地背影,是青铜浮雕。那座浮雕工艺精湛,栩栩如生。再现了田庄台100多年前,800水运帆樯林立、铺户栉比、商贸繁荣的古镇容貌。再现了田庄台防御战,悲壮的场景,再现了古镇蒙遭劫难的惨状。田庄台之战,清军2000余人殉国,市民600多人惨遭杀戮,民船300多只被焚毁,1000余间民房、商屋毁于一旦,8大商号化为乌有,9个市区一片废墟。浮雕将这段悲惨的历史,生动形象地展现在世人面前。

  …………

  墓园石台沿边,是一个个彼此相连的石狮,渗透着灵气,守护着墓地。石台下的甬道用卵石铺就,给人一种凹凸之感,寓意着中华民族百年的坎坷之路。滴翠的柏树、如茵的绿草将甬路环抱,这都是对英烈的肃然起敬、默默缅怀……

  清军墓园,一副悲壮的历史画卷,一条启迪后人的精神纽带,它也告诫世人:落后就要挨打,前人不忘后人之师,知史勿忘国耻,兴邦仍需奋进。

  仰望那威武不屈的无名将士青铜像,在我的大脑屏幕上,浮现出甲午末战的悲壮景像……

  墓园里,那大气的楹联,飘逸的书丹,精美的雕塑,俊美的祭文……一雕一琢、一砖一石都渗透着灵气,蕴含着深意。

  每前来凭吊一次,心灵便受到一次震撼。

  伶听着解说员那带有情感的解说,真的别有一种滋味在心头……

===========================

原创作家简介:董凯.笔名:恺悦.网名:山巅白雪.祖籍:内蒙古通辽,现居辽宁盘锦.1955年出生,中共党员,大学学历,1993年毕业于河北文学院.中国乡土诗协会会员,辽宁省作家协会会员,中国乡土诗人,中国乡村作家,盘锦市作家协会会员,盘锦市诗词学会会员,盘锦市儿童文学学会会员,盘锦市民间艺术家协会会员,盘锦市音乐家协会会员,盘锦市电影家协会会员,2018届新时代中国故事高研班学员,盘山县作家协会副主席.

  

(0)

相关推荐

  • 盘锦的桥之四—辽东湾互通立交桥

    那桥那人间 盘锦日报社    禾莱 你 如时光 穿越了多少人的青春 你 如轻舟 摆渡了多少人的记忆 你 如名砚 写就了多少人的奋斗 任由日升月落 你始终在那里 听海风高歌 丢下一路音符 唱出顿挫抑扬的 ...

  • 腾冲纪行之六:国殇墓园——难以忘却的怀念

    哈喽大家好,欢迎大家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来阅读小编的文章哦!不过阅读虽好但是大家一定要注意自己平时的用眼健康哦,每次看手机一小时后一定要停下来休息10~30分钟哦 国殇墓园位于腾冲县城西南的叠水河畔小团 ...

  • 《影游视界》走进大洼区田庄台关帝庙会之一

    田庄台镇属于盘锦市大洼区,是大辽河下游发祥较早的历史古镇,位于盘锦市的南缘,东临大辽河,西至渤海,南距营口市22公里,北距大洼区城21公里,是盘锦市的东南门户.镇内的田庄台辽河大桥贯通辽河两岸,国道3 ...

  • 人物|乡愁胶东:白发将军宋庆

    图片来源网络,图文无关 宋庆是蓬莱人.蓬莱出了个文武兼备.三朝虎臣的戚继光,为胶东播下了"将帅的种子".旧时代烟台就出了三个"上将军",即"镇威上将军 ...

  • 散文《美丽乡村一一得胜村》董凯

    原创作品一经采用将各种留言等情况将发布5家媒体,优秀作品还将发12家媒.   盘山县得胜街道得胜村,位于102国道北侧,幅员9.97平方公里,全村510户,1935口人,主要以旱田种植为主,乡村旅游为 ...

  • 是不是杀妻, 已不重要, 重要的是警示后人!

    车友们!挥动你的小手,在文章右下角,猛戳"好看"按钮(那朵菊花)! 跟着大虎悠,回家不迷路!大虎刺秦王! 上月19日,浙江台州一男子开越野车驶入临海白水洋镇一溪水中,水流湍急没过越 ...

  • 故事《扶贫接力》 董凯

    原创作品一经采用将各种留言等情况将发布5家媒体,优秀作品还将发12家媒.    那年春天,作为″80"后的赵爱民,来到酉阳县板溪镇的山羊村,担任村里的第一书记. 从2015年开始,他是山羊村 ...

  • 纪实文学《最早踏上盘锦大地的共产党人》董凯

    原创作品一经采用将各种留言等情况将发布5家媒体,优秀作品还将发12家媒.    暮春四月,细雨菲菲.在沟帮子火车站西,一片杂乱的楼群里,有一座4幢老式平房,围成的古朴长方形四合院.就在这个普普通通的小 ...

  • 《走进五月》董凯

    原创作品一经采用将各种留言等情况将发布5家媒体,优秀作品还将发12家媒.    五月的麦穗和劳动的歌声在空中飘展-- 五月的日子,收割一片金色的智慧,一支民谣被人们永久传诵. 叶笛不曾喑哑,花朵有潮湿 ...

  • 故事《老汤种菜》董凯

    原创作品一经采用将各种留言等情况将发布5家媒体,优秀作品还将发12家媒. "再清点一下,看看钱有没有少.″ ″错不了!″ 河南村,蔬菜种植合作社的会议室里,点钞机哗哗响,每一次停顿,桌上就出 ...

  • 故事《乡亲们思念他》董凯

    原创作品一经采用将各种留言等情况将发布5家媒体,优秀作品还将发12家媒. "有事儿找西周!″这是茶棚村村民经常说的一句话.可这话,再也说不出口.热心的西周,他走了.50刚出头儿的柳西周,为茶 ...

  • 散文《帮扶》 董凯

    原创作品一经采用将各种留言等情况将发布5家媒体,优秀作品还将发12家媒. ″你认识候兵吗?″ "咋不认识?″贫困户褚增福嘿嘿一笑说:″俺家脱贫增收,多亏了候书记帮扶!″ 褚增福家住河北临城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