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中共豫皖苏分局驻界首赵楼村实验组工作报告

(0)

相关推荐

  • 【辽东三地委】难忘的日子(三)

    三 放手发动群众,是建立巩固的革命根据地根本.为了建立巩固的根据地,支援解放战争,我党自抗日战争胜利结束接收沈抚地区以来,十分重视发动群众的工作.鉴于当时国民党军队对解放区的进攻,日伪残余势力和反动的 ...

  • 陈秉荣||保德历史掌故(之四)——土地改革

    保德历史掌故(之四) --土地改革 文/陈秉荣 土地改革是我国民主革命的基本任务和主要内容,是极其深刻的社会大变革,它消灭了封建剥削制度,解放了生产力,对于巩固后方.支援战争起到了极大的作用.为建立人 ...

  • 【小小说】李景宽专栏|窦子和妻子

    哈哈 丝路新散文 siluxinsanwen 白 1 渭南市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办 作者简介 作者简介:李景宽,黑龙江省艺术研究院国家一级编剧,两届田汉戏剧奖话剧本一等奖获得者.小剧场话剧<夕照&g ...

  • 急性土改

    急性土改 1947年9月11日,洛宁分为洛南.洛北两县后,迅速展开了一场轰轰烈烈的土地改革运动.那场土改运动在豫西新解放区是同步进行的,各地所提口号.执行的政策.工作方法.时间进度都基本相同.史称&q ...

  • 「辽北老故事」刘瑞森同志一月六日在一地委 土地会议上总结(部分)

    今后工作与领导问题 --刘瑞森同志一月六日在一地委 土地会议上总结(部分) 刘瑞森 (一)地区的特点和新任务 一分区是前沿根据地,大反攻中沈阳外围的战场.后一特点,在目前最突出,影响一切,敌现在沈阳外 ...

  • 资料丨豫皖苏边区首脑机关驻界首

    1948年夏初,豫皖苏边区已发展成为拥有8个分区,1个工委,60多个县级政权的大解放区,它北到陇海路,南濒淮河边,东起津浦路,西迄平汉路,地域辽阔,物产丰富,人口众多.而界首正处在这个解放区的中心位置 ...

  • 中国民间谚语继承安徽卷界首县资料本(之二)

    官民   朝里有人好做官,朝里无人办事难. 上梁不正下梁歪,为官不正政策邪. 官向官,民向民,老包向的庐州人. 火到猪头烂,礼到公事办. 吃人家的嘴软,拿人家的手软. 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 明白人好处 ...

  • 中国民间谚语集成·安徽卷界首县资料本(之三)

    事理谚 辩理 有理不在言高,有智不在年高. 路不平,有人踩,理不平,有人摆. 木不钻不透,话不说不明. 灯不拨不亮,理不辩不明. 心直好赌咒,理正不怯官. 路是弯的,理是直的. 有理走遍天下,无理寸步 ...

  • 资料丨宣统的近支弟弟溥儇在界首

    宣统的近支弟弟溥儇在界首 徐旬雨 在八年抗战的1944年1月,界首警备司令部督察处,有个督查员在旅社查店,发现旅客住簿上,有个旅客名叫溥儇,与当时日本在东三省扶起满洲的傀儡皇帝溥仪名字相仿,遂以汉奸嫌 ...

  • 中国民间谚语继承安徽卷界首县资料本(之一)

    类 目 时政谚 国家 法令 官民 事理谚 辩理 人伦 实践 处事 警世 修养谚 立志 立德 劝学 谦慎 社交谚 交往 交易 生活谚 勤俭 经验 卫生 生育 自然谚 节令 气象 生产谚 农业 林业 牧业 ...

  • 中国民间谚语集成·安徽卷界首县资料本(之四)

    实践   百闻不如一见,百见不如一干. 万事开头难. 头三脚难踢. 隔行如隔山. 秀才习大夫,快刀切豆腐. 久病成良医.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前头有车,后头有辙. 闭门造车,未必合辙. 前车之覆,后 ...

  • 中国民间谚语集成·安徽卷界首县资料本(之五)

    警世 一俊遮百丑,一巧藏百拙. 人逢喜事精神爽,月到中秋分外明.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平时不烧香,临时抱佛脚. 千里长堤,溃于蚁穴. 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早逢春. 秀才不出门,能知天下事. 一 ...

  • 中国民间谚语集成·安徽卷界首县资料本(之六)

    水落石头现,事久知真情. 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 只有筲掉井里,没有井掉筲里. 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候不到. 取巧一时,吃亏常在. 从小看大,三生知老. 江山能改,秉性难移. 生姜改不了 ...

  • 中国民间谚语集成·安徽卷界首县资料本(之七)

    有状元学生,没有状元先生. 瘦死的骆驼大似牛,破船还有三千钉. 严师出高徒,将门出虎子. 亲戚远来香,邻居搭高墙. 风催人,雨留人,下雪不走糊涂人. 客来扰四邻,客走主安乐. 备席容易请客难. 牛强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