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玉识粹(11):在在全真方为真 处处赏辨无疑问
相关推荐
-
战汉 高古玉、雕件、摆件(十件)
古玩一族2021-03-12 23:18:43 旧藏,高古商周和田玉龙凤纹花瓶摆件,玉质细腻,包浆厚重,雕工精细,局部带有黄沁,细节如图,尺寸17.5*10.3*14厘米,总重818克 旧藏,高古和田 ...
-
生活雅趣与文化审美,尽在清代玉器中
清代玉器以陈设器和配件最为发达,其主要原料为新疆和田玉,同时也大量使用青白玉料.碧玉.墨玉等,清代玉器堪称中国玉器史上的一个高峰,至晚清及民国的时候出现了大量仿古作品,进入中国第三次仿古高潮. 传世清 ...
-
古玉识粹(13):老玉毋需多说话 天下何人不识她
原创一夫之2020-11-21 11:25:40 古玉肉质细腻肥美.皮壳莹润熟透.光泽柔和内敛,自然与人文高度契合,人见人爱. 真古到代大多大开门,所谓"玉到高处堪共睹,不到开门非高古&qu ...
-
古玉识趣(111):真古处处无疑问 疑点一现要谨慎
对<古玉界的耍猴>的注释 <古玉界的耍猴>(参见<古玉拾粹(18):无题>)有感而发后,偶有藏友询疑点所在?略述如下,以为注释. 赏玩,细节决定一切. 辨识,只看藏 ...
-
古玉识趣(10):学舌鹦鹉细推敲 鉴真辨假有说道
古玉的真品与仿品总是会有差别的,再高明的仿品也无法做到100%的复制真品的型.神.光.气--真假比对中学习,感受其差别所在. 商代晚期较为常见的鹦鹉(图1): 图1 如果单独放在玉件堆中,还能一眼鉴出 ...
-
古玉识趣(17):百媚千娇因打光 图辨莫轻认包浆
高科技时代,藏玩也与时俱进,网络图片鉴识赏玩是太过普遍了. 图片是会失真的,在鉴识古玉的型.纹.痕迹等方面尚可,如果在沁色.包浆方面,切不可以图为据信以为真,更不能自欺欺人噢. 有藏友发图共辨(图1) ...
-
古玉识趣(11):千载相逢玉是玉 新老有别人非人
古玉的真品与仿品总是会有差别的,再高明的仿品也无法做到100%的复制真品的型.神.光.气--真假比对中学习,感受其差别所在. 商代较为常见的玉人(图1): 图1 如果单独放在玉件堆中,还能一眼鉴出真辨 ...
-
UC头条:古玉识趣(112): 毋需件件细答问 系列里面述原因
兴趣所致随缘而发的<古玉学步>似乎成了不是系列的系列,本条评贴的原则是"遇真必赏,见仿不评",加之大量的跟帖很难有时间一一读到,不置评或者漏评也就在所难免了. 至于或有 ...
-
古玉动物题材寓意(太全啦,速速收藏)
中国玉器源远流长,在玉文化8000余年的发展过程中,曾经创造出无数璀璨的人类艺术瑰宝. 这些弥足珍贵的古代玉器,一方面反映出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另一方面又代表着不同历史时期的人文风貌. 南京博物院藏明 ...
-
古玉拍卖屡创天价 ,全靠神兽打天下!
黃玉神獸 EUR 4,207,500 青玉雕辟邪 HKD 24,760,000 青玉雕辟邪 HKD 21,960,000 青玉羊形水丞 HKD 19,860,000 青玉帶皮雕胡人戲象 HKD 19, ...
-
古玉界:史上最全的绿松石出土文物,被誉为“补天之石”!
视频来源:众度侃历史 松石 集"石"的质朴及"玉"的温润于一体 在中华文化发展史上 有着几千年的灿烂历史 深受古今中外人士的喜爱 ▼ 在远古的民间传说中 绿松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