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魏《姚伯多造像记》,用笔有方有圆,有藏有露,书体楷中兼隶意,古朴稚拙。
相关推荐
-
北魏《姚伯多造像记》,书体楷中兼隶意,古朴稚拙
北魏<姚伯多造像记>,用笔有方有圆,有藏有露,书体楷中兼隶意,古朴稚拙. <姚伯多造像记>高清图 转载声明:本文系编辑转载,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 ...
-
刻石新探 |《魏灵藏造像记》《霍扬碑》《石门铭》众家谈
编者按:11月1日至6日,"源于图像背景的社会和艺术·刻石书法研究与创作系列展之二--三国两晋南北朝刻石三十品新探"在中国国家画院美术馆展出.中国国家画院书法篆刻所结合传统&quo ...
-
姚伯多(生卒年不详),北魏书法家。姚伯多...
姚伯多(生卒年不详),北魏书法家.姚伯多于北魏太和二十年(496年)九月与梁冬姬等人书写并雕刻了<姚伯多造像记>石刻.正面现存624字.<姚伯多造像记>亦称<姚文迁造像碑 ...
-
北魏《姚伯多造像记》,耀眼的“不理性” | 大米艺术
[ 本文共计2109字 · 建议阅读5分钟 ] 文 / 徐建敏 "像"主要指基于宗教信仰而制作的崇拜对象,因此所谓的"造像记",就是指制造这些像的题记,即各种宗 ...
-
经典高清系列 | 北魏《姚伯多造像记》
<姚伯多造像记>又称<姚伯多兄弟造文石像>,刻于北魏太和20年(公元496年),正书,高1.3米,厚0.3米,宽0.72米.1931年出土于耀州城东的漆水河.1936年迁置于陕 ...
-
《姚伯多造像记》欣赏,又称...
又称<姚伯多兄弟造文石像>,刻于北魏太和20年(公元496年),正书,高1.3米,厚0.3米,宽0.72米.1931年出土于耀州城东的漆水河.(局部)
-
为什么猪肉盖章有红有蓝,有方有圆?不同的章又代表什么呢?
为什么猪肉盖章有红有蓝,有方有圆?不同的章又代表什么呢?
-
「姚伯多造像记」临摹与创作
[姚伯多造像记]亦称[姚文迁造像碑],是迄今所知最早的道教造像碑. [姚伯多造像记]刻立于北魏太和二十年(公元496年),碑高1.40米,厚0.3米,宽0.72米. [姚伯多造像记]介绍牌 [姚伯多1 ...
-
赵构行草《千字文》,用笔润媚圆和,结字疏朗秀整
赵构(1107-1187),大宋高宗皇帝.字德基,徽宗第九子.赵构作为一代偷安误国的君主,对书法艺术却情有独钟,其书初学黄庭坚,继学米芾,后专意钟王.智永,又辅以六朝风骨,遂自成家.
-
《姚伯多造像记》——“秦中三绝碑”之一
<姚伯多造像记>亦称<姚伯多兄弟造文石像>,陕西耀县出土,现藏西安碑林,正书,二十三行,每行二十八九字不等.1931年出土于耀州城东的漆水河.1936年迁置于陕西耀县碑林,现藏 ...
-
“秦中三绝碑”之一的《姚伯多造像记》
<姚伯多造像记>亦称<姚伯多兄弟造文石像>.北魏太和二十年(四九六)九月刻,陕西耀县出土,现藏西安碑林,正书,二十三行,每行二十八九字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