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年7月:培养选树典型须注重“三性”

培养选树典型须注重“三性”

■ 易成云

做好挖掘、培养和选树先进典型工作,有利于形成正确的思想和行为导向,引导党员群众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坚定的理想信念,充分调动党员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笔者认为,做好典型的培养、选树,重在突出把握好“三性”。

尊重客观实际,突出典型的群众性。党内先进典型来自于广大党员群众和生产一线,既有职工群众一般特征,又有自己突出的鲜明特点。因此,在选树典型过程中,一定要尊重客观实际,深入一线,广泛调查研究。在搜集整理典型事迹时,要认真细致地与典型本人谈,与周围群众谈,详细掌握典型每一个活生生的事例,挖掘到典型事迹中对人们有强烈号召力、感染力的闪光点,成为职工群众心中的楷模和精神的动力。

把握时代特征,突出典型的先进性。典型是时代精神的体现,展示着时代的风貌。纵观各个时期、不同行业涌现出的典型,都具有鲜明时代特色和行业特点。在我们集团公司,随着安全、快捷、温馨的时代发展与社会需求,先后涌现出扶危济困、把交特殊党费变成了习惯的退休党员肖文智,数十年如一日坚守宜万线保动车畅通的巡山工鲁朝忠,用真心和专业赢得旅客青睐的“中国好人”熊文,这些站在时代前列的典型模范,在引导群众、树立正气等方面产生了巨大的向心力,成为广大党员和职工群众争相学习的榜样。因此,当前我们铁路作为服务行业,围绕安全高效、温馨快捷,在选树党内先进典型工作中,就要适应新形势新发展的需要,充分考虑社会需求、行业特点、职工群众新需要。

注重群体效应,突出典型的示范性。一个典型就是一面旗帜。培养选树典型,其出发点和落脚点都在于推广和应用,通过典型的示范引导,使个性因素转化为集体因素,引导广大党员和群众工作有目标、学习有榜样,收到“点亮一盏灯,照亮一大片”的效果。因此,我们要在进行深入宣传的基础上,抓住人们普遍认知的典型事迹,结合实际,加强引导,及时开展多种形式的学习教育活动,使典型效应成为群体效应、社会效应,把广大党员和职工群众的热情,及时引导、落实到无私奉献、热情服务的行动上,真正形成岗位上比、学、赶、帮、超的良好氛围,使典型的激励示范作用得到充分的发挥,进而推动铁路事业的建设与发展。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