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蝶恋花·上巳召亲族》李清照 | 为报今年春色好,花光月影宜相照

古诗词文欣赏
品读古典诗词
畅享诗意人生
每日经典
聆听最美好声音
蝶恋花·上巳召亲族
宋· 李清照

永夜恹恹欢意少。空梦长安,认取长安道。为报今年春色好,花光月影宜相照。

随意杯盘虽草草。酒美梅酸,恰称人怀抱。醉里插花花莫笑,可怜春似人将老。

【译文】

漫漫长夜让人提不起一点精神,心情也郁郁不欢,只能在梦里梦见京城,还能认出那些熟悉的京都街道。为了报答眼下的好春色,花儿与月影也是相互相映照。

简便的宴席,虽然菜很一般,酒却是美酒,味道也很合口,一切都让人称心如意。喝醉了将花插在头上,花儿不要笑我,可怜春天也像人的衰老一样快要过去了。

【词句注释】

①蝶恋花:商调曲,原唐教坊曲名,本采用于梁简文帝乐府:“翻阶蛱蝶恋花情”为名, 又名《黄金缕》、《鹊踏枝》、《凤栖梧》、《卷珠帘》、《一箩金》。其词牌始于宋。双调,上下片同调,押仄声韵。共六十字,前后片各四仄韵。上巳:节日名。秦汉时,以前以农历三月上旬巳日为“上巳节”。(见《后汉书·礼仪志上》)。魏晋以后,定为三月三日,不必取巳日。召:召请。

②永夜:长夜。恹[yān]恹:精神萎靡不振的样子。

③空:徒然。长安:原为汉唐故都,这里代指北宋都城汴京。

④认取:记得,熟悉。

⑤报:答谢。

⑥杯盘:指酒食。草草:简单。

⑦梅酸:代指菜肴可口。梅是古代所必需的调味品。

⑧称:合适。怀抱:心意。

⑨醉里插花花莫笑:北宋苏轼《吉祥寺赏牡丹》:“人老簪花不自羞,花应羞上老人头。”在这里反其意而用之。

⑩可怜春似人将老:唐刘希夷《代悲白头翁》: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此句暗合此意。

【创作背景】

《蝶恋花·上巳召亲族》的创作时间背景在史学界无定论,大多数学者认为当是李清照南渡后的作品。以下是学者黄墨谷与陈祖美认为的创作背景:

此词是李清照后期的作品,是她南渡之后于建炎三年上巳节作于建康(今江苏南京),根据李清照的《金石录后序》讲述,当时赵明诚任建康太守,建炎三年己酉春三月被罢免然后具舟上芜湖,入姑孰(当涂),五月至池阳(贵池),然又接到旨意任湖州知州,于是驻家在池阳。六月,赵明诚独自乘马赴建康见皇上,冒着大暑不幸得了疟疾,然后七月于建康病入膏肓,八月病逝。在赵明诚病死前,李清照急驰建康探视,但赵明诚已不可救药了。李清照葬毕了赵明诚,金兵已迫近建康,李清照于是携带图书逃出,终生未再至建康,亦不可能在他处召亲族。故认为这首词作于建炎三年上巳无疑。

【整体赏析】

此词上片首韵“永夜恹恹欢意少”,采用一起入情、开门见山的手法。南渡以后,政局动荡,金兵不断攻迫,忧国伤时的激越情绪,使清照隽永含蓄的风格,一变而为沉郁苍凉。上巳虽是传统的水边修禊节日,词人此时心情不愉,入手即表明此意。次韵“空梦长安,认取长安道”,长夜辗转反侧,梦见汴京,看到汴京的宫阙城池,然而实不可到,故说“空”。但这一个空字透露出的是词人的无奈,更是一种失望,抒写对汴京被占的哀思,又透露出对南宋小朝庭不思进取,安于半壁江山的不满。

“为报今年春色好,花光月影宜相照”写如今的自然春色和往年一样好,而眼下的政局远远不如从前了。“为报”二字,点明这春天的消息是从他人处听来的,并非词人游春所见。实际上是说,当前建康城毫无春意,虽是朝花夜月如故,而有等于无。“相照”前著一“宜”字,其意似说它们没有相照,更确切一点,是词人对此漫不经心,反映出她的忧闷。

“随意杯盘虽草草。酒美梅酸,恰称人怀抱”承上启下,点明题旨,透露了女主人公开无心过好这个上巳节日,酸梅酿成的酒,和自己辛酸的怀抱是相称的。这两句,貌似率直,其实极婉转,极沉痛。看起来作者对美酒佳肴的满意。但草草两字即点明了宴席准备的不是很充分,后面却说词人对草草准备的宴度觉得合意,看来不是词人真满意,而是词人没有心情去分辨美酒和佳肴是否真合胃口。结合时局的动荡,不管作者身在何方,其它地方的美酒佳肴毕竟不如故乡的风味,但故乡已经沦入金寇手中,什么风味的美酒和佳肴也就不重要了。

“醉里插花花莫笑,可怜春似人将老”,这里把“花”拟人化。“花莫笑”,就是不要笑我老大不小还插花,这一层词意,与末句“可怜春似人将老”紧接,意思是说最需要怜念的是春天也像人一样快要衰老了。“春”暗喻“国家社稷”,“春将老”暗喻“国将沦亡”。表面上读起来这句好像是词人在调侃自己,其实有一种春将逝,人将老,国已丧,心无奈,是一种“鸟之将亡,其鸣也衰”。

《蝶恋花》是一首六十字的令词,这首词题是“上巳召亲族”,带含丰富的思想内容,深厚的感伤情绪,写得委婉曲折,层层深入而笔意浑成,具有长调铺叙的气势。写出作者的国破家亡之恨,寄寓词人对国家社稷的赤子之情。

(0)

相关推荐

  • 花前月下金樽倒,酒意诗情谁与共——李清照饮酒词里的悲喜人生

    李清照是文学史上杰出的女词人,艺术成就甚高,但作品大多于清代散佚,至今存留下来以词作为多,但仍能从其作品中,感受她的词富于性情与生命的表现,作品反映出个人当时的际遇与心情转变,观察力敏感入微,善于捕捉 ...

  • 李清照:蝶恋花·上巳召亲族

    <蝶恋花·上巳召亲族> 作者:李清照 原文: 永夜恹恹欢意少. 空梦长安,认取长安道. 为报今年春色好.花光月影宜相照. 随意杯盘虽草草. 酒美梅酸,恰称人怀抱. 醉莫插花花莫笑.可怜春似 ...

  • 李清照《蝶恋花•上巳召亲族》:回不去的故乡,回不去的青春

    (林樰熳,不爱集注,喜欢用自己的方式读诗.欢迎一起走进词人的性灵世界.) 国家不兴赵家兴. 靖康二年,两位皇帝被金人俘虏,北宋迎来灭顶之灾.而在南方,边打边逃的康王赵构渐渐退到了长江流域,终于在江宁站 ...

  • 蝶恋花·上巳召亲族原文、翻译及赏析

    蝶恋花·上巳召亲族 李清照 [宋代] 永夜恹恹欢意少.空梦长安,认取长安道.为报今年春色好,花光月影宜相照. 随意杯盘虽草草.酒美梅酸,恰称人怀抱.醉里插花花莫笑,可怜春似人将老. 完善 古诗文网 A ...

  • 为报今年秋色好,花光月影宜相照。

    为报今年秋色好,花光月影宜相照

  • 高僧说:人再善良,也别在这两件事上发善心,当心福报被带走

    人在某些方面总是很奇怪,喜欢跟心地善良的人相处,但是自己的心肠却往往没有那么好.生活中总是喜欢讨别人的巧,算计别人,更喜欢对心地善良的人下手,而心肠比较狠的人他们却不敢动,往往都是怕遭到打击报复.这种 ...

  • 三月三(古称上巳节)

    农历三月三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其中,广西今年壮族三月三连休4天.据古称元了解,三月三,壮族的青年男女们对歌.碰蛋.抛绣球.相传三月三这一天还是为纪念壮族歌仙刘三姐而形成的节日,故又称歌仙节. 壮族三 ...

  • 上巳节情词三首:春烟淡淡生春水,十年春事十年心

    上巳节的爱与相思三首,白头花满湔裙处,湔裙什么意思? "春烟澹澹生春水.曾记芳洲兰棹舣. 岸花香到舞衣边,汀草色分歌扇底. 棹沈云去情千里.愁压双鸳飞不起. 十年春事十年心,怕说湔裙当日事. ...

  • 农历三月三,上巳节的传统习俗

    上巳(sì)节的由来 俗称三月三,古称上巳节,是一个纪念黄帝的节日.相传三月三是黄帝的诞辰,中原地区自古有"二月二,龙抬头;三月三,生轩辕"的说法.魏晋以后,上巳节改为三月三,后代 ...

  • 朱蒙在真的历史上和召西奴与礼氏的关系

    在朝鲜「三国史记」(可信度相当高的正史书籍)中,有记载好几个版本. 高类利先生(BC38-AD18,56岁)确定是高朱蒙先生(BC58-BC19,39岁)和礼女士所生的嫡长子 礼女士确定是高朱蒙先生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