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猪》(小小说) / 作者:肖乃宽 (第1325期)

妥说  |  文史  |  艺术  |  诗词  |  文苑  |  经典  |  诗经

美丽赏析:

最近最热门的一个词语非“猪肉”莫属了,肖乃宽以他一贯的敏锐与幽默关注了这一问题,更为难得的是他一一篇小小说《养猪》跳出猪肉之外,剖析了环保、官僚、体制、经营、情怀、乃至哲学,不失为一篇高水准的寓言体小小说。

文:肖乃宽
赏析:梅立人

猪肉价格像火箭一样往上窜!拿着街道办主任亲自送来的上边关于养猪用地划归于农业用地和养猪的奖励政策,他既发愁,又暗自高兴。

也就是去年这个时候,还是这位街道办主任,拿着限期拆除养猪场的书面决定,说:养猪破坏环境,养猪是造成雾霾的元凶,要蓝天白云、青山绿水就必须拆掉猪棚。

他淡定的说:养猪场在万亩桃园的旁边,猪粪是果园的有机肥料,猪粪猪粪都上里地,还有什么污染?

街道办主任又说:猪放的屁破坏环境,你收集了吗?

他藐视的笑着说:难道人放屁拉屎不破坏环境吗?你怎么不把人也全部活埋了?

街道办主任说:你办猪场就要盖房,盖房就是建设 ,你有建设用地证明吗?你有国家规划建设用地规划吗?你有环评报告吗?你有消防报告吗?……

他拿出来五年前,上边号召养猪的文件和给他建猪场无偿奖励的五十万元的文件。

街道办主任静着脸说:以前的手续全部作废!

他急了,和街道办主任便起了理。

街道办主任一声不吭的带着人走了。

晚上,街道办主任提了两瓶他喜欢喝得长安老窖,来到他家,脸露难色的说:哥,我现在是在火炉上烤着,上面要求必须拆,如果按时拆不了,上面就要换人,我一无后台,二无钱财,三五学历,干到这份上确实也不容易,求哥理解支持。

他是见软话就心软的人,就答应了街道办主任的请求。但是他有一个条件,就是让主任帮忙连夜把老母猪和种猪运到甘肃他的朋友家中。

两台大型挖掘机一天的时间就将5亩地大小的养猪场化为平底,无家可归的猪到处乱窜。

猪场被铺上了一层黄土,行距两米,株距两米,栽上了碗口粗的法国梧桐树。

没了养猪场,他清闲了很多,除了游山玩水,就是在家里读毛选。

上面又要号召养猪,是在他意料之中,但是没有想到来的这么快,支持的力度有这么大。

听街道办主任说是上边接到总理下的命令让恢复生猪养殖的。

街道办主任说:把以前猪场种的树全部挖掉,猪场扩大到十五亩,其余的地街道办想办法免费提供,让他连夜做养猪场设计方案,街道办负责建设,费用不用他考虑 ,上面说:生猪养殖是国家目前重中之重得大事,任何人不得怠慢,否则就地免职。

不到一个月的时间,他的猪场就高规格的建成了。他递养在朋友家里的母猪、种猪和成群的猪娃也到了。

开张那天,犹如五年前他开始办猪场一样,村里、街办、区上、市上都来了人,他的猪场又红轰轰烈烈的按照上面的意图开始搞了起来。

对于养猪,他有着无法割舍的情节。

小的时候,家里很穷。父亲看着村里养老母猪的人家日子很好过,看着猪肉价格很贵,就逮了一个母猪娃子开始养,当母猪娃子长大下猪娃的时候,发现猪娃的价格比猪肉还便宜。养不起,就把母猪和猪娃子全都卖了。第二年,又发现猪娃子很贵,又买了母猪娃子开始养母猪,当母猪娃子长大下猪娃时,猪娃又便宜的不如猪肉。

他父亲困惑了,他也困惑了。

他后来上了学,学习了政治经济学,方知道是价值规律在作怪。

后来开始自己养猪,在猪肉最贵的时候,他就减少养猪的数量,在猪肉最便宜的时候他就增加养猪的数量。每一次猪肉价格波动他都赚的盆满钵满。

后来他发现,在每一次猪肉价格暴涨的时候上面就有免费的巨资支持。

发现了规律他就毫不放过,当猪肉价举高时,他利用这上面的支持大搞猪场建设,养殖部分速成猪和大量散养猪。一般的猪的存栏周期为五个月,他的速成猪四个月就可以出栏,他的散养猪需要十个月出栏。他的猪正好回避了大量猪肉上市的时间,填不了猪肉上市明确的时间段。

了解了自然价值规律,掌握了上面做事的风格,他养猪自己花费的成本越来越低。

李哥说:万事都有可遵循的规律,都可以建立起物理数学模型。只是常人没有弄懂罢了。

对于养猪,他确实是一个绝顶的专家,关键不在于如何养猪,而在于什么时候,养什么猪!

故事纯属虚构,如有雷同,就是故意。

西安坤晖肖乃宽2019.9.13于江林

(0)

相关推荐

  • 看了猪场这些流泪画面,请大家不要再抱怨猪肉贵了!

    还有两天就是冬至了,冬至这天,太阳直射地面的位置到达一年的最南端,北半球得到的阳光最少,比南半球少了50%,北半球的白昼达到最短,且越往北白昼越短,冬至是天气最寒冷的一天.天气是越来越冷,如果猪圈的保 ...

  • 要实现“猪饲料无抗”,“养好猪”是关键

    "改变传统养猪模式,以最具竞争力的成本,规模化.标准化生产健康安全的猪肉产品"--云南神农集团董事长 何祖训先生 "养好猪,会养猪"是养猪业的立命之本,花样玩的 ...

  • 《丹江女人》之丹花(42):借种

    52 过了年,李丹花回到县城,走进了魁星楼下的小胡同.母亲王红英正坐在大柳树下做针线.人过四十,眼睛一包刺.王红英快奔60岁的人了,穿针已经看不见了.李算盘给她买了副老花镜.她戴着眼镜,吃力地拿着线头 ...

  • 【长篇连载】第12章 最尊贵的是猪(2)(田野曹国宏著)

    丹花说:"俺想让你送给俺头公猪娃!" 毕国宝笑了.他说:"我这头优质种猪你不要,偏要俺培育出的猪种!" 没有想到毕国宝会这样说,丹花的脸红了. 毕国宝说:&qu ...

  • 898期 || 肖乃宽小小说:《摇号》

    美丽小语:  "摇号"是一个简单但又让无数人心情复杂的词语,它是现在许多行业.领域内,特别是在一些稀缺资源的分配中最常见的一种分配方式,一线城市的车牌.卖方市场时的购房资格.学位. ...

  • 第1213期 || 肖乃宽小小说:《终于看到麦地了》

    张妥赏析:  小说<终于看到麦地了>讲了三个在城里打拼的人寻找麦地的故事.他们都曾有过夏收的经历,对农村依然有着不能割舍的感情.当甜杏熟了的时候,就是他们记忆中麦子黄了的时候,他们想看一看 ...

  • 寂寞的心在颤抖中滴血/作者:肖乃宽 / 轩诚清读(第1307期)

    妥说  |  文史  |  艺术  |  诗词  |  文苑  |  经典  |  诗经 美丽赏析: 一首瞬间让人心感受到速冻般寒冷的诗.肖乃宽本是最擅长杂文创作的,有时候也会写点寓言类的小小说,前一 ...

  • 日吧欻大师 / 作者:肖乃宽 (第1312期)

    妥说  |  文史  |  艺术  |  诗词  |  文苑  |  经典  |  诗经 美丽赏析: 神人肖乃宽是一个眼睛长在脑袋顶上的人,能入得了他法眼的人,那一定是整天在空中飘来飘去的人,能被他称 ...

  • 喝酒也得新文化 / 作者:肖乃宽 (第1322期)

    妥说  |  文史  |  艺术  |  诗词  |  文苑  |  经典  |  诗经 美丽赏析: 酒应该是世界上最神奇的饮品,他对人的影响甚至被许多人认为已经超越了物质层面,酒文化就伴随饮酒而诞生 ...

  • 肖乃宽小小说:《消失的无影无踪了》(第1557期)

    妥说  |  文史  |  艺术  |  诗词  |  文苑  |  经典  |  诗经 美丽赏析: 肖乃宽不是政治家.不是经济学家.更不是贸易专家,肖乃宽关心政治.关心经济.关心中美贸易,但是肖乃宽 ...

  • 214期|肖乃宽作品《张哥的菜园》

    文 / 肖乃宽 编辑/清慧 已获授权发布 张哥是落入关中平原的一只华南虎,在子午大道香积寺村口租了两层楼,做点钢材买卖. 初到时,门口的生活垃圾堆地比山能小些,垃圾中路边的树死了不少.张哥一车一车的清 ...

  • 地震,地震(一)|| 肖乃宽妙文:地震、地震和地震/轩诚清读(第572期A)

    轩诚闲说: 世界怎么了,地震如此频繁的与我们遭遇,以至于我的抗震措施简化为再喝两杯.昨夜的地震碰裂了我的一盏灯罩,晃晕了正在饮酒的我:今的酒劲怎么这么大?明白是地震后,我竟全无前几次遭遇地震的恐慌.今 ...

  • 1026期 || 肖乃宽:世界上最奇葩的书院

    志英赏析:  滥觞于唐.宋的书院制度,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播功莫大焉!商家.学人出资在山林僻静之处建立学舍,聚天下英才而教之的同时,"以文会友.以友辅仁".明末东林书院厅堂高悬&qu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