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这辆老克莱斯勒300M,我跨越了大半个祖国

如果你要与一辆车开展一趟长途旅程
这辆车最好是由你或者其他人
朝夕相处、知根知底的车
要不然,就最好是一辆崭新的新车
而相反地,最不被看好的选择
则是一辆有些日子没被开过的老克莱斯勒
就像我这次所做的一样
点击下图阅读上期内容

半个月前,我决定购买一辆克莱斯勒300M。为了给这个购车计划做功课,我向全球许多300M车主求教了很多信息。
然而,有一个问题却是这些身处异国的车友们不救近火的,那便是车务。
这辆车原本位于哈尔滨,那里有我最爱的车牌号——黑A。然而,受影响于很多繁复的细则,我不得将落户的目的地确立在了山东的青岛。
从哈尔滨驶向青岛,精打细算的话,得益于一段海上运输,我可以将行驶距离控制在1500km左右。
但是,驾驶一辆悬挂临时车牌且尚未获得行驶证的汽车出现在太多不同的场合,使我感到有些担忧……
所以,最终的答案是完全依靠高速公路。
全靠高速公路,意味着将整体行程延长至1800km。想到这,我便嗅到了一趟roadtrip的味道。
没过两天,我便出现在了哈尔滨。
在很多人心目中,见到新车的那一刻是买车流程中最令人激动的big moment,但也有很多时候并不是这样的。
因为,无论你在任何国家或地区,在车务流程结束之前,这辆车都不是属于你的。
不过,无论这背后铺垫着多少繁复和艰难,看到车的一刹那还是让我体会到了一股浓烈的真实感——就是这一个画面,证明了我的不虚此行。
看车本应是一个复杂而精密的过程,因为你需要在付款之前仔细甄别一辆车的车况。然而,在看到这辆车之前,我便已经做好了打算,要放弃对车况的观察。
许多年来,我陪同很多朋友看过很多二手车。而这一部分经历的成果,是使我对这个仔细观察车况的过程产生了直观的厌恶。
放弃那些扒胶条、趴车底的手艺吧。这个车,我根本不想去观察了。
作为一个钢制车架,它即便是半截车体都完全损毁了,只需重新焊接半截车体上去便可修复。所谓的异响和行驶质感的缺失,真正的罪魁祸首永远在于内饰部分的拆装工序,而不是车体的焊接工序。
我飞行了3000km来到哈尔滨,是为了成就我与一辆车之间的缘分的。
单就这一次而言,我绝对不会为了潜在的“大事故车”可能性而放弃这辆车——钢制车架修起来恨不得比组装乐高还更容易,有啥可担心的?
所以,抱着认准了这辆车的心情,我立马买下了这辆车。
在付完全款之后,我花费了大概461年又11786天的时间办完了提档的手续,然后,花了大概1.2秒的时间完成了出发前的准备内容。
于是,我们出发了。
在出发的五分钟之后,我迎来了此行的第一个故障灯。
和大多数车一样,这辆车拥有两级发动机故障灯。而这次出现的,是不那么严重的长亮故障灯。
在检查了怠速以及各个转速及负载行驶均无异常之后,我决定继续照常行驶。
第一天和这辆车接触,它的一切功能几乎都是健全的,唯独6CD的附加碟盒并不能正常工作。
所幸,我并没有带来CD。相反地,我带来的四盘专辑全部都是磁带,而这个车的磁带音质,绝对足以满足我。
在来到东北开走这辆车之前,我在开些什么?主要是在开标致206和丰田普锐斯。
所以,可预见地,在“无缝切换”到300M之后,300M便难免显得像是一艘船。
它是传说中的“美式大沙发”吗?其实并不是。
如果我们能回到上世纪90年代末,我们就会发现,300M的市场定位其实是面向年轻人的运动型豪华轿车。
这个“运动型”一词,固然和欧洲人的理解具有天壤之别。但是,我们却并不能说克莱斯勒在说谎。
有一些美式豪华车是给人们用来在拥挤的都市车流之中舒适地蠕行的,于是那些车便拥有了让你在坐上去的第一时刻便感到轻松惬意的“大沙发”。
而另外一些美式豪华车,则相对没那么“静态”。它们主要针对中高时速的长距离巡航工况,因此相比起沙发,这些车的座椅则更像是一套正儿八经的汽车座椅。
300M无疑属于后者。它在短途行驶中也还算是舒服,但这套座椅真正的舒适性需要在足够长时间的连续乘坐之后才能体现出来。
除了座椅设计之外,这辆车的驾驶姿势以及一些其他方面的标定都在为巡航工况服务,而非在为拥堵市区内的短途行驶服务。这便是这辆车身上背负的“运动型轿车”一词的含义。
这样的运动性质,确实使我在出发的第一天尝到了甜头。因为day 1是这次roadtrip中路程最长的一天,里程接近800km。
这800km里最大的新闻莫过于我亲自开着这辆车到达了十万公里的里程数——这个数字甚至比我的转子发动机的里程还要小。
这一天晚上我们来到了锦州,我已经期待来到这个地方很久了,因为我一直想学说锦州话。不过,锦州确实给我出了一个难题,那便是被我称为“习俗停车”的停车方式。
我确信这绝对不是锦州独创的东西,我在太多地方都见过同样的情况。在整条路两侧的人行道上都画满了颇为粗糙的车位,这个布局看似非常方便,但是,这里总会有一些邻里之间共同认可属于某一家的车位。
规则很简单。一旦错误地占据了这些车位,第二天早上我们大概就会发现轮胎上多了几个洞,抑或是车门上少了一块后视镜。
经历了放心不下的一晚上,第二天,我终于还是幸运地开着健全的车出发了。
day 2的路程显著比第一天缩短了,我们甚至没有饿到需要在路上找口东西吃。也是从这一天开始,旅途中终于出现了可以参观的东西。
这一天的落脚点是天津。天津这个地方对于汽车爱好者有着特殊的意义,因为这里是全国范围内稀有进口车最多的城市之一。
行程的急促使我无法安排真正的参观内容,但就在去朋友车店消除故障码的功夫,我便在朋友的车店里饱了眼福。
奥迪D2 A8是我小时候总会在街上回头多看两眼的车。和此后“大嘴”时代的奥迪不同,那个时代的奥迪和大众车的外观和气质总是能更加区别于奔驰和宝马,那些车全部都很酷。
相比之下,朋友店里的另一辆尚未开启修复工程的日产R31 Skyline则显得并不是那么脱离时代。
别误会,我对Skyline没有意见。半截B柱的、方方正正的四门Coupe确实是个好主意,但这样的车和同一时代的其他日本车太接近了。这就像是很多经典的欧洲C/D-Segment轿车,你必须在它周围搭建一个特定的社会场景,才能获得最好的机会去欣赏它。
这个特质很有趣,但也使得我眼前的这一辆Skyline无法使我身临其境。
这一次与我同行的朋友的旅游计划是从天津开始独自行动,所以我们一路开到了天津之后,车里便只剩下了我一个人。
不过,不要紧。因为在天津之后的下一站,便是我这次roadtrip的最终目的地——青岛了。
day 3和day 2一样,路程短促且悠闲。这是一路上两侧绿植最多的一天,而天气也决定在这一天持续保持降雨,使得绿植看起来更加茁壮和健康了,完美!
一路听着歌,我仿佛在刹那间就来到了青岛。
青岛可不像随便一个别的地方。神乎奇技地,我认识最多的马自达Miata车友都来自这里。
这些人,可都不是什么一般人。其中一个朋友掐准了时机,开车从我已经经过的入口进入高速,逐渐赶上了龟速前进的我,把我吓了一大跳。
我在青岛为时半天的快乐游,也就从这一跳正式开始了。
这位朋友开着RX-8带我来到了他和小伙伴们的聚集地,在这里我看到了太多我喜欢的东西。
车架完全切断并整体焊接另一个后半部的EVO、装入了丰田2J发动机的E46 saloon、并没选择换装2.3L DISI发动机而是直接在2.0L duratec发动机上进行增压的马自达3……这里充满了那些,我找不到理由对任何人推荐,却又暗自幻想的东西。
不过,上述的这些都并不是主菜。来到青岛的主菜,恰好是最初迎接我的那辆RX-8。
众所周知,我有一辆换装了13B-REW发动机的Miata NC。极其相似地,这辆RX-8肚子里也装着13B-REW。
这辆车和我的车之间具有太多有趣的对比项目,其中最大的话题就是RX-8和NC这两款同平台的车体 —— RX-8拥有绝佳的白车身性能,却同时也有令人作呕的转向手感;NC拥有绝佳的转向手感,却在其他方面具有难以弥补的差距。
而具体说到这两个车的共同点 —— 13B-REW。
这两台13B-REW的制作方案非常接近,全部采用原厂气口、升级喷嘴、单涡轮以及较为保守的标定,且动力水平都在350whp上下。
可是,在具体的配件选用方面,这两辆车却又走上了截然不同的方向。
我的车是非常传统的日式配方,老旧的Power FC ECU、保守的4*850cc喷嘴以及昂贵的三菱GT3涡轮;而这辆RX-8则大胆地选用了国产的3582涡轮,并将预算更多地安排在了冗余充足的1500cc喷嘴以及Link Storm ECU上。
如此不同的方案,能够让我感到差异吗?
说实话,并不能,因为这两辆车都在沿袭一个注重配件冗余的思路。无论是规格保守的喷嘴,还是价格低廉的小品牌涡轮,都不会在这个动力层级掉链子。
青岛之行的最后一个局,我们还迎来了另一位NC车友,共同促成了这一次马自达车主聚会。
散场之后,我把300M托付给了朋友进行落户的手续操办,自己便在第二天一早便登上了回家的航班。
这一次长约1800km的roadtrip,也终于在涡轮转子发动机尖锐而沙哑的嗓音下完满结束。
这是一次完美的roadtrip吗?其实并不算是。
300M对于roadtrip而言绝对是完美的。不过,行程的局促使我没能在每个地方多驻留一些时间。
在东北的高速路上行驶的时候,每看到一个路牌,我就有下路转一圈的冲动。这里的人非常热情,常常会替你着想很多你尚未意识到的问题。当然,东北最吸引我的还是方言。
山东同样拥有好听的方言,但青岛最具趣味的还是它的路名。与其让每一条路拥有自己的名字,青岛决定用全国各地区的地名来命名所有道路。这些道路的风景也没有辜负这些名字,它们之中的很多路段比名称由来的地区还要更加漂亮。
两年前的夏天,在另一次roadtrip旅途中,我曾驾驶一辆道奇Charger由盐湖城出发前往丹佛。
Charger所基于的LX平台是300M所基于的LH平台的直系后裔。这一个迭代关系之中或多或少存在着一些无奈,身处一辆300M的驾驶室里,你会更加不甘于LH平台的断送。
拿LH对比一辆发动机排量相仿的LX?这才是真正的难题。
我一直认为搭载Pentastar发动机的LX车都拥有一个错误的pedalmap。这些车明明不具备V8发动机的扭矩,却与之同样地拥有一个相当舒缓的pedalmap,其结果就是你难以在高速公路巡航的工况下精确调节车速以及和前车之间的距离。
这个问题在LH车上不存在,因为咱们LH拥有一个敏捷的、传统的机械式油门。
LH同样更加出色的还有多媒体系统。只要你避免选配带有屏幕的RB1主机,你便可以在这辆车上随时随刻地播放一张光盘或是磁带。
而在那辆Charger身上,你将不得不使用Uconnect系统连接你的手机,意味着你至少在地球碎成两半之前都没机会从车上的音响里听到手机里的音乐。
在克莱斯勒车上,磁带和蓝牙的区别,在于“能用”和“压根用不了”。
别误会我的意思。我很喜欢LX平台的车型,没有任何人可以拒绝LX车。
事实上,我曾一度计划将我的Mk.2雷克萨斯IS换成搭载六缸发动机的300。
然而,最终和我结缘的克莱斯勒居然是300M,这是我从未料到的。
能在一个这样的机会里成为300M的车主,我相信我是幸运的。越是和这辆车行驶更多的里程,我便越是确信这一点。
 More 
今日日签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