萦
“萦”在孝义话中可以读nzēng,是“朝着一个方面转、绕”的意思。
1.指头上的纱布又开啦,你给我再系一下,萦的紧些儿。
2.手里没劲儿,连瓶瓶上的盖子也萦不开啦。
3.你去寻上个改锥,前把这圪截螺丝萦开。
《说文解字》中,“萦”的解释为“于营切,收韏也。从纟,荧省声”。
《说文解字注》中,“萦”的解释有“收卷长绳、重叠如环。是为萦”,还有“萦、旋也”。
《康熙字典》中,“萦”的解释有“绕也”。
孝义话的“nz”与普通话的“y”之间存在对应关系。
1.研成面面:nzī成面面
2.把衣裳掖的裤儿里:把衣裳nzā的裤儿里
孝义话的“eng”与普通话的“ing”之间也存在对应关系。
1.屏住:běng住
2.静人:sèng人
3.引人入境:引人入shèng
4.拧紧:nzēng紧
5.倾兀头儿些儿:kèng兀头儿些儿
6.轻轻:轻sèng
7.忽星星:忽sēngseng
即“萦”是可能读nzēng的。

写作“萦”是对的,下面的写法值得商榷。
1.《现汉》中,“拧”的解释有“控制住物体并向里转或向外转:拧螺丝|瓶盖儿太紧,拧不开了”,读nǐng。
《说文解字》未收“拧”。
《康熙字典》中,“拧”的解释有“乱也”。
我的理解是,写作“拧”是不对的。
旧文参考: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