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答疑: 再也无法忍受伴侣,该不该一刀两断?

//
feiye

社群里有人问我:

如果我就是不喜欢老公的那些缺点,无法接纳,该怎么办?

她每天因为这些事情很苦恼,觉得再也无法撑下去。可是她也没有勇气离婚,所以天天都在挣扎和纠结。

情感陪护群里每天都有无数这类吐槽。隔着屏幕都能感受到大家内心的挣扎和煎熬。

一般来说,这些女人身后都有一个永远选择逃避的男人。

婆媳矛盾无法调和,他选择躲避。

夫妻问题无法调和,他选择躲避。

育儿路上单枪匹马,他还在躲避。

而女人既要工作,还要处理生活的一地鸡毛,奈何柔弱的双肩实在难以承受这样的重压。而压垮最后一道心理防线的则是付出这么多,却换不来家人的体谅和认可。

这些年越来越经常听到女性朋友吐槽说:当女人真的太难了。

女人的难,实在是太多,哪怕十页纸也写不完。与之相对的是,很多男人却没有耐心读完一页。

想想真有趣,男人和女人向来离不开彼此,却也总是针锋相对。俗话说,相爱相杀,不是冤家不聚头,实在太真实了。

可是,这真的无解了吗?

1

做咨询这么多年,什么样的纠纷都见过,我知道,一个人真的想要改变,是一定能找到方法的。

这个道理大家都懂。

不过很多人的问题正是知道却做不到或者知道该怎样做,却不愿意那样做。

正如这个朋友,当大家纷纷为她支招的时候,她却在用各种方式告诉大家:道理都懂,就是过不了心里那道坎,就是做不到。

换句话说,她真的想改变,但也真的是不愿付出努力或者打心底觉得应该是别人来负责,而不是自己。这就是为什么很多人会陷入“婆媳问题”“婚姻问题”死循环的重要原因。

改变别人总是很难的,所以注定会失望或失败。改变自己却随时可行。当然并不是要委曲求全,而是客观地思考该做些什么。

关系问题最突出的特点是情绪化,起因往往很简单,但因为大家心思各异而又不愿妥协,所以很容易变得错综复杂,无从下手。

正所谓天生万物,相生相克。情绪化的问题,当然最好是能理性对待,所以,真正想从关系问题中解脱,就要先把情绪放一边,客观地审视自己的处境。

2

很多时候,如果单单只听“女人们”怎么说,并不能形成客观的认识,自然无法给出合理的建议。所以,每次有人跟我咨询情感类问题,我都会先问她们几个问题:

1、你能具体地描述一下你们之间的问题吗?

2、你希望他们怎么做?

3、你觉得自己怎样做才会开心?

第一个问题,是为了要澄清事实的真相。再好的关系也会有摩擦,但很多都无伤大雅,只要处理得当,反而能促进感情。关系一出现问题,就要分手、离婚不过是在逃避责任,最终和谁在一起都不会幸福。幸福需要试错,所以一定要弄清楚是不是自己太过于情绪化,还是关系真的很糟糕。

第二个问题,是为了澄清自己的期待。很多关系出问题都是因为缺乏有效的沟通。俗话说,人心隔肚皮,再合拍的两个人也不可能全然了解彼此,更何况现代人实在太忙了,忙得都丢失了自我,更别说了解别人。坦白说,爱情真的是奢侈品呀。奢饰品太难得,所以得到了必须要珍惜,当然土豪随意。遗憾的是,口袋里有钱的人很多,心中有爱的人真的不多。所以,对于爱情,最好不要有太多不切实际的幻想。为什么初恋多半不能走到最后?因为年轻的时候,我们大都把爱情看得太重要了些。

当我们对爱情没有了不切实际的幻想后,再来思考自己对另一半的基本要求到底是什么,然后请开诚布公地告诉他。男人多半没有女人心思细腻,所以猜不到再正常不过。

第三个问题,是为了澄清自己的真实需求。需求和要求是不一样的,需求只需要考虑怎么做能让自己开心就好了,而要求是我们不得不背负的社会责任。从小到大,我们在潜移默化中学会了察言观色,努力去满足别人的要求,以换取大家的认可和价值感,可却独独忘了自己。

这个网友天天都在吐槽,同样的问题说了无数次,同样的建议也听了无数遍,可是她总有一大堆可是。

她说:“自己快要窒息了,累得不行,感觉快要坚持不下去了。”

我问:“你觉得做些什么可以让自己好过点?”

她说:“离开。”

我建议:“那就短暂的离开一段时间看看。”

她说:“可是我要工作,还要带孩子,我不知道怎么跟他们解释,我害怕自己这样做会被他们批评。”

我知道讲再多道理是没有用的,只好说:“你病了,需要休息。再这样下去,你会跨掉,即便这样也不能休息一下吗?”

她思考了一会儿,告诉我:“好的,我去试试。”

3

抱怨,是因为需求没有被满足。既然无法强求他人,那就自己满足自己好了。在这个世界上,最在乎和关心我们的人只能是自己,如果连自己都不关心自己,又怎能奢望别人来满足自己呢?

我也曾把感情看得比什么都重,结果撞得头破血流。经历过那么多背叛和失望,我才终于明白,身为女人,要懂得为自己负全责。靠别人,总是太被动。靠自己,才没那么多变数。

当我们能够为自己的幸福和快乐负全责的时候,就会明白无法改变的事情,最好是放下。人的精力是有限的,所以要懂得给自己的内心腾出更多空间来装美好的东西,而不是糟心事,自然而然就会开心很多。

放下意味着接纳或者是离开。如果无法改变,但是无伤大雅,那就学着接纳。如果深受其害,那就勇敢地离开。

客观来讲,人与人相处,摩擦总是少不了,所以古人才说“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 一味抱怨是没有用的,一味忍耐也不能求全,只有面对才能找到答案。

很喜欢一句话,心大了,事情就小了。心小了,事情就大了。

总之,一切都在我们一念之间。

当然,刚开始不容易做到。不过,只要想,是一定能做到的。

不信,试试看?

文字/非也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