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我利他是超越好坏的不二法门
相关推荐
-
细读《老子》明太祖注-3
第一章:(明太祖注的<老子>只分六十七章,分章与通行本不同.以下粗黑字是<老子>原文,红字是明太祖注,黑字是我的解说)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明太祖注:上至天子,下 ...
-
庄子:所谓的善恶对错,不过是一己之私
"彼亦一是非,此亦一是非." 这句话什么意思呢?就是说这个世界上,其实都是你有好的一面,也有坏的一面,我有好的一面,也有坏的一面:你有对的时候,也有错的时候,我有对的时候,也有错的 ...
-
道经之一、道可道,非恒道
帛书校订本: 道可道也,非恒道也.名可名也,非恒名也.无,名万物之始也.有,名万物之母也.故恒无欲也,以观其妙:恒有欲也,以观其所徼.两者同出,异名同谓.玄之有玄,众妙之门. 白话通译本: 能够用语言 ...
-
善念与善事
一念之慈,万物皆善:一心之慈,万物皆庆. 心怀慈悲,既是度人,也是度己.远离邪恶, 心存善念,做善事,必能改命.修福.避祸.
-
夜读道德经(连载15):大道泛兮,其可左右
人这一生是一个见天地.见众生.见自己的过程. 不同的认知层次,形成了不同的心性和格局,决定着我们能看到的风景以及掌控的力量. 宇宙的真相是:不可见的规律,支配着可见的人生. 因此,<道德经> ...
-
奇文赏析《渔樵问对》译文(七)
前言 近日,接触了一本奇书<渔樵问对>.作者是邵雍,北宋儒家五子之一.邵雍学贯易理,儒道兼通,他把毕生致力于将天与人统一于一心,试图把儒家的人本与道家的天道贯通起来.<渔樵问对> ...
-
人情与世态
人情冷暖,不用去迎合,世态炎凉,勿刻意在乎.身在天地万物中,心在天地万物上. 静听大海潮涨潮落,笑看天边雁去雁回.宠辱不惊,去留无意,以平常心看待无常事, 淡然对待人生的得失,荣辱与成败.如此,在纷扰 ...
-
郭继承教授深度剖析,心志的成长最重要,无我利他,位列圣贤
郭继承教授深度剖析,心志的成长最重要,无我利他,位列圣贤
-
只有当自己无我利他的时候,全世界的力量都在成就你
只有当自己无我利他的时候,全世界的力量都在成就你
-
感恩《道德经》——“无我利他,学会放下”|读者来稿
感恩<道德经>--"无我利他,学会放下 文/文雅 这是我第二次投稿,当第一次的文稿发表的时候,我欣喜万分,转发给了一路帮助我的亲人朋友们,大家纷纷为我点赞.后来收到罗博士的亲笔签 ...
-
王通:言行意合,无我利他
要悟透这句话,需要先理解透两个概念:无妄与无我 何为无妄? 言行如一则无妄 如果你说到做不到,那就是虚妄之心,这样你这个人就给人感觉不靠谱. 如果你每次都是说了就做,能够持续的说到做到,这就是无妄,你 ...
-
超越牛熊的RSI追龙战法,无畏行情好坏,胜率80%以上,一招吃遍天
超越牛熊的RSI追龙战法,无畏行情好坏,胜率80%以上,一招吃遍天
-
“无我”与“利他”
一部<道德经>,圣文五千言,一言以蔽之,讲了"道"与"德",所以也被一些人分为"道经"与"德经".道是无限的 ...
-
301.第六十七章 “无我”或许有点难,“利他”却是很简单
甘其食,美其服,乐其俗,安其居. 各位亲爱的朋友大家好,今天我们接着来讲老子<道德经>的第六十七章. 在这章老子前边讲了"小邦寡民,使有十百人之器毋用.使民重死而远徙.有车舟无所 ...
-
逆向思维:网络赚钱就是无我,利他,让对方利益价值最大化
现代社会高度商业化,只要你不去违反法律法规,不管在线上还是线下,也无论是从事任何行业都可以赚到钱. 很多人一说到赚钱,首先想到就是做生意,投资开个服装店,饭馆,公司啥的. 这些传统生意看似简单,门槛不 ...
-
“利他”是生命成熟的表现,“无我”是自我修炼的途径
#菜根谭#中这样说道: 能轻富贵,不能轻一轻富贵之心: 能重名义,又复重一重名义之念. 是事境之尘氛未扫,而心境之芥蒂未忘. 此处拔除不净,恐石去而草复生. 这一条是说一些人在追求超越世俗的价值,但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