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和下西洋为中国带来了什么,为何最后停止了,至今成谜!
相关推荐
-
文学港湾|剑钧|《永乐盛世》与《永乐大典》
文|剑钧 几个月前的一个周末,我到国家图书馆参观"旷世宏编 文献大成--国家图书馆藏<永乐大典>文献展".此前,我刚刚获赠长篇历史小说<永乐盛世>(李硕儒. ...
-
世界现存最早的海图档案
600年前,郑和和他的庞大船队七下西洋,一路播撒中华物质技术与礼仪文明,足迹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作为世界上第一个洲际航海家,作为人类征服海洋的先驱,郑和揭开了世界航运史从内陆转向海洋的序幕,成为达·伽 ...
-
郑和下西洋时,为何不带少女,却带着老妪跟接生婆?
明朝郑和曾七次下西洋,在历史的漫漫长河中,犹如一颗星星,始终闪烁着不可磨灭的光辉.郑和原名马三保(又称三宝),洪武四年,出生在一个回族家庭,他从小聪明好学,受父亲的影响下,对航海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不 ...
-
郑和下西洋,为什么带着一船的老妪和接生婆?
作者:关如是 一.郑和他不姓郑 大明洪武年间,一位少年从云南被征入宫为太监,少年名叫马和. 马和净身之后,被分配到燕王府当随从.当时的燕王是皇帝朱元璋的第四子朱棣.朱棣曾驻守边境,并不甘心只当一个王爷 ...
-
2000多年的王陵,出土中国最壮观的车马阵,墓主至今成谜!
欢迎点击上方蓝字关注我 在古代中国,"事死如事生",自古便有非常严谨的殉葬制度,车马坑便是其中的重头戏,车马坑是指古代高等级墓葬用于埋葬陪葬用马车的陪葬坑,包括车坑.马坑.车马合葬 ...
-
南京太监墓证明:郑和下西洋并非“文化交流”,而是展示中国力量
提到"航母",有人会提到明斯克号,瓦良格号:也有人会提到辽宁号,但你知道吗,中国不仅现代有航母,古代也有航母.早在明代的时候,中国就有个响当当的"大明水师",代 ...
-
郑和下西洋时的中国火药
张箭 四川大学历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长期以来,学术界都一直存在着一个误区,即认为古代中国人只把火药用于烟花爆竹.堪舆风水--这个看法首先來自西方.18世纪法国著名启蒙思想家伏尔泰在<风俗论& ...
-
郑和下西洋后,中国开始闭关锁国,不是统治者蠢,是他发现了问题
中国由于落后和软弱,经历了数百年的屈辱.然而,必须说的是,清代的关门政策也有其后果.正是因为这样,中国才阻碍了自身的发展,留下了强大的后盾.然而,实际上,关闭国家的政策并不是从清朝开始的,而是从明朝中 ...
-
印度洋捞出明代石碑,刻有3种文字,世人才知郑和下西洋真实原因
"即位以后,躬行节俭,水旱朝告夕振,无有壅蔽.知人善任,表里洞达,雄武之略,同符高祖.六师屡出,漠北尘清.至其季年,威德遐被,四方宾服,明命而入贡者殆三十国.幅陨之广,远迈汉.唐.成功骏烈, ...
-
郑和下西洋如何与外国人交流?当时的翻译会多国语言吗?
众所周知,郑和下西洋途径数十个国家,登陆上岸的国家也很多,但大部分国家的语言并不互通,那么在明朝时期,郑和是如何解决语言翻译问题的呢? 其实这个问题很好解决,因为早在汉朝时期,就有译官的出现.再如唐朝 ...
-
新航路开辟和郑和下西洋的对比:为什么明朝舰队无法继续航行了?
在明朝前期,中国出现了著名的郑和七下西洋(1405年-1433年)的伟业,同时期的西欧国家也开始了新航路开辟运动(1415-1523年).两场航海运动几乎是同时兴起,但是结果却大有不同.中国在持续20 ...
-
南京挖出神秘图纸,戳穿历史谎言,乾隆:郑和下西洋只是传说
历史拾遗 以史为鉴,为现实拾遗补缺.有趣的历史故事.民间野史.古史杂谈等内容;述古道今!让您了解有趣的历史获得放松:且从历史精华的吸收掌控人生:无往而不利. 1篇原创内容 公众号 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 ...
-
浅谈郑和下西洋对当下意识形态传播的启示
南通航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17(01),57-61 浅谈郑和下西洋对当下意识形态传播的启示 精读收藏 朱光立侯超 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大学政治学院 导出/参考文献分享打印 摘 要: 在封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