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录:现代化十六讲(十五)

(0)

相关推荐

  • 1995年,巴西的GDP比中国还多了350亿美元,那么现在呢

    风水轮流转,小到个人境遇,大到国际局势,谁也无法准确预料谁的走向,岁月就像一团乱麻,解不开,寻不得. 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的发展便轰轰烈烈,经济持续高速发展达三四十年之久,一跃而成为世界第二 ...

  • 九下道法第三课《与世界紧相连》知识梳理

    第三课 与世界紧相连 1.中国担当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1)面对各种区域性和全球性的危机与难题,中国不推诿.不逃避,也不依赖他人,积极主动地承担起相应的责任. (2)中国全方位参与全球治理,在有关世 ...

  • 新型全球化的六大“新”意

    "后疫情时代的新型全球化将会经历一次深度调整,全球化完全有可能由一个自发的过程向更加自觉的过程发展."中国外文出版发行事业局局长杜占元11月12日在北京出席由全球化智库(CCG)主 ...

  • 苏德战争:两大军事强国争霸的背后,揭开了东西方社会发展的序幕

    导语:苏德战争的爆发是东西方世界强大军事力量的巅峰对决!他们在优良武器装备的加持下,在绵延上千公里的战线上,在数百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展开了近五年的生死角逐-- 01 苏德战争背后的意义 这场战争在军事 ...

  • 从岩石和水的特点看东西方思维方式的差异

    思想者札记--关于自然.社会.人生的思考,期望与大家思想碰撞.心灵互动.每周一.三.五 晚上20点发布三篇原创文章,欢迎投稿,敬请阅读.分享! 岩石和水是两种不同形态的物质.岩石是固体,它坚硬.棱角分 ...

  • “协和万邦”理念的当下意义

    璀璨辉煌的中华文明是一个博大的精神宝库,蕴涵着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思想智慧,"协和万邦"就是一个经久传承.辉耀至今的精神符码,是我国传统文化始终秉持和践行的一种人文取向和价值理念. ...

  • 李录:现代化十六讲(五)

    (五)农业文明的天花板及三次冲顶 导读:农业文明的社会发展由于光合作用一直存在着天花板.直到工业革命到来之前,农业文明社会的发展轨迹始终遵循着"上升.冲顶.衰落"的循环规律,社会每 ...

  • 「周易登堂」第十六讲 十二消息卦的意义

    <系辞传>曰:"是故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定吉凶,吉凶生大业." 所谓"两仪",就是指既对立,又统一的两个方面,及存在于事 ...

  • 李录:现代化十六讲(十六)

    (十六)人类未来的共同命运 无穷发展的科技和无穷增长膨胀的人的需求有机结合,是3.0文明最根本的动力.但是这些科技的发展又常常把人类带向一些始料未及的方向. 比如我们考虑人对于外貌的追求,对时尚的追求 ...

  • 李录:现代化十六讲(十三)

    (十三)对中国未来几十年的预测 --文化篇 导读:中国的启蒙绝不仅仅是对西方著作的翻译与介绍,更不是对中国传统的简单否定.启蒙首先是对中国今天现状客观.理性认知,从承认没有答案开始.以理性的态度重新& ...

  • 李录:现代化十六讲(十)

    (十)现代化的传播与现代化的道路之争 导读:从十九世纪开始,世界上所有国家不是主动进入现代化,就是被动卷入现代化,这一过程在20世纪演化为现代化道路之争,引发两次世界大战及东西冷战.中国在1840年以 ...

  • 李录:现代化十六讲(九)

    (九)现代化有没有可能在中国诞生 导读:读中国近现代史,中国人常常不由自主地思考为什么现代化没有在中国最先诞生,试图寻找一个可以说服自己的解释.但在我看来,这些问题都是伪命题.所有地理.历史的原因都让 ...

  • 李录:现代化十六讲(八)

    (八)现代化的诞生 导读:1776 年亚当斯密在英国出版了<国富论>,美国的国父们发表了<独立宣言>,瓦特在伯明翰宣布制造了世界上第一台蒸汽机.这三件事合在一起,使这一年成为人 ...

  • 李录:现代化十六讲(七)

    (七)美洲大陆的发现及其划时代影响 导读:从哥伦布到达美洲之后,只用了几代时间,就让75%的美洲当地人丧生于细菌.在英国和其新建立的移民国家的参与影响下,环绕大西洋的经济成为一种特殊的.史无前例的经济 ...

  • 李录:现代化十六讲(六)

    (六)农业文明中的思想革命与制度创新 导读:轴心时代思想家几乎出现在同一个时期,来自世界上欧亚大陆所有的文明中心,而且思想的指向惊人地一致,思考的问题都是在文明毁灭之后普通人的痛苦,边缘人的挣扎,底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