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逻辑新引·怎样判别是非》 阅读笔记(六)

(0)

相关推荐

  • 诡辩与哲学:智者学派对哲学的贡献——哲学起航

    这是单华伟的第一百五十六篇原创文章 | 思维转变:从人是万物的尺度说起   相信很多人都知道普罗泰格拉的『 人是万物的尺度 』这句话,我同样也相信,大多数人对这句话的理解的批评都停留在中学课本上:认为 ...

  • 张玉庭丨请选好标准

    请选好标准 作者:张玉庭  A 提起"标准",总会想起一个挺深奥的古希腊故事. 欧西勒斯就学于普罗格拉,自信的普罗格拉曾许诺道:"认真地学吧!你一定能成为最好的律师并一定 ...

  • 编辑部札记 | 郁喆隽:万物的尺度

    文/郁喆隽 原刊于<书城>2021年2月号 近日某网站上出现了一些"非标准卷尺"--前两米正常,后面的一米其实只有标准度量的八十厘米.此事让人啼笑皆非.评论中有人引用了 ...

  • 汉高祖刘邦贪酒好色,早年间痞气十足,萧何、张良为何始终跟随他

    "好看的皮囊千篇一律,有趣的灵魂万里挑一",这句话用在汉高祖刘邦的身上简直再合适不过了!草根出身的刘邦由于家教不好,总是让人觉得他一身痞子气,如同市井流氓一般好说大话.不爱干活儿, ...

  • 王阳明:知行合一

    不一,所以一之也.天之于物也,巨微修短之殊位,而生成之,一也.- <别王纯甫序> [合适的人,要在合适的位置] 什么是统一?并非是整齐划一,而是让不同的人能在不同的位置上呈现出最大价值.正 ...

  • 《逻辑新引·怎样判别是非》 阅读笔记(二)

    第二次:真假与对错 1.一个常见的谬误案例:不积极就是消极.与"不支持就是反对"同理. 2.以此谬误为引,得出正解:反义词间虽然互不相容,但并非穷尽.肯定其一可以否定其余.比如说某 ...

  • 《逻辑新引·怎样判别是非》 阅读笔记(三)

    第三次 推论是什么? 1.知识的精炼:在我们知识的形成历程中,我们借着理知作用将不相干的因子剔除,而保留精髓.知识的精炼是一种选择与制模作用. 2.是否反省自身的知识:如果认为自己曾接受的知识绝对可靠 ...

  • 《逻辑新引·怎样判别是非》 阅读笔记(四)

    第四次:选取推论 1.讨论的语言:集中讨论一个问题所用的语言,功能在于表达确定的真假,或是非,或对错. 2.选取语句(disjunctive sentence):在辩论中,蕴涵着一种常见的逻辑推论形式 ...

  • 《逻辑新引·怎样判别是非》 阅读笔记(五)

    第五次:条件推论 1.条件语句: 例:如果某人嗜好鸦片,那么他便面黄肌瘦. "如果--那么"这样的语句被称为"条件语句"(conditional sentenc ...

  • 《逻辑新引·怎样判别是非》 阅读笔记(七)

    第七次:语句和类 语句分析 1.外部推论:以未经解析语句作骨架的推论,涉及的是语句之间的逻辑关系,推论有效与否,只要合于推论规律,和各个语句内部的结构毫不相干.例如之前学习过的选取推论(第四次).条件 ...

  • 《逻辑新引·怎样判别是非》 阅读笔记(八)

    第八次:位换和质换 两种从逻辑方面着眼的说话方式:位换(convesion)和质换(obversion). 位换 1.定义:将主位词端换到宾位去,而将宾位词端换到主位去. 2.限定规则:(1)在原来语 ...

  • 《逻辑新引·怎样判别是非》 阅读笔记(九)

    第九次:对待关系 问题:在A.E.I.O四种语句中,如果有一个是真的,那么与之对待的什么语句是假的? 总论 1.定义:任一语句之真或假与其余三个语句之真或假,或真假不定的情形,传统地叫作语句的&quo ...

  • 《逻辑新引·怎样判别是非》 阅读笔记(十)

    第十.十一次 三段论 (本篇一定程度上结合<简明逻辑学导论>内容) 什么是三段论 例: ①凡人都会死         ②苏格拉底是人                             ...

  • 《逻辑新引·怎样判别是非》 阅读笔记(十一)

    第十二次 变式(三段论的变式) 堆垛式(sorites) 1.定义:一系列的语句中,如有n+1个语句作为前提,而且有n个共项,那么除最后作为结论的语句以外,其余作为结论的语句皆省略.由一系列的语句所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