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明:从杂剧到小说——李逵的形象演变(《水浒璅语》之三十四)
相关推荐
-
水泊梁山就是一个卧底故事
读<山浒传>久了,越读越不是味.一部<水浒传>,讲好汉故事,做着义气文章,而剥开表象看内核,这不过是一个成功的卧底故事,充满着谎言和欺骗的血腥. 坊间有言:"老不看三 ...
-
《水浒传》最接近完美的人
历史好故事 视频看历史 作者:老谈,来源:拾文化(ID:shiyafengshe) 01 燕青确有过人之才,智足以辨奸料敌,勇足以冲锋陷阵.张恨水对他的评价,高得离谱. 张恨水将燕青类比成 ...
-
从《水浒传》到《金瓶梅》,英雄终成普通人
<水浒传>总体上突出了武松天神般的英雄一面.但<金瓶梅>里的特写,尤其是多出来的.不加掩饰的"惊恐""大惊"等,在有意无意间突显了武松凡 ...
-
此人在梁山排名第九,身怀绝技从无败绩,却意外落选五虎将
易为快讯2021-09-03 17:31关注投诉分享至1/11众所周知,在<水浒传>成书之前,宋江等三十六人的故事就已经在民间开始流传,此后还出现了不少与此相关的话本和杂剧.这些早期的水浒 ...
-
水浒为何把宋江葬于淮安,原来是施耐庵在致敬关汉卿
中国的四大古典名著,最接地气的应该属<水浒传>了.它不像<红楼梦>,庭院深深,众家长短:也不像<三国演义>,纵横捭阖,天下大势:更不像<西游记>,神妖仙 ...
-
常明:谁在反对招安?(《水浒璅语》之三十八)
公元1120年10月3日,正值重阳,梁山一百零八人在排定座位后的五个月后共庆佳节.在山寨里排行第77位的铁叫子乐和唱起宋江的新作<满江红>,唱到"望天王降诏早招安,心方足&quo ...
-
常明:正说郝思文(《水浒璅语》之十七)
关胜的副将郝思文,江湖人称"井木犴".<水浒传>写到后边,写关胜.魏定国.单廷珪这样的主将已经不出彩了,就像<封神演义>为了写齐三十六路大军攻打西岐所以拿张 ...
-
常明:姓潘的坏女人(《水浒璅语》之十六)
END <水浒>里有四位出轨的妇女,两位姓潘,一个是潘金莲,一个是潘巧云. 黄永玉绘潘金莲 同样是姓潘的坏女人,潘巧云的名字远远没有潘金莲响亮.但潘金莲和潘巧云有太多的相似之处:过去讲&l ...
-
常明:《天捷星姻缘传奇》(《水浒璅语》之十二)
如果只从<水浒传>的文本里看,作者物化女性.仇视爱情是毋庸置疑的了.其对爱情的态度从百回本的<水浒传>里看是物化的,没有鄙夷,但也绝不尊重. 年画董平.呼延灼 例如第六十九回写 ...
-
常明:李逵的强盗逻辑(《水浒璅语》之十三)
元代的杂剧写梁山泊故事的极多,作为长篇结构叙述者,<水浒>作者不可能把所有的故事整合进来,只能将和中心故事相吻合或是为大众所熟知的整理进来,其他不符合故事主线和<水浒>的人物设 ...
-
常明:《水浒璅语》后记(《水浒璅语》之四十三)
这是一篇提前写完了的后记.正文还没结束,后记就开始有了. 也挺好. 几次有人问过我:"你为什么公开课选择讲<水浒传>?"我回答:"去年讲<呐喊>没 ...
-
常明:关于田连元《水浒全传》评书的一点回忆(《水浒璅语》之四十二)
2015年,田连元先生的<水浒全传>的评书文稿由人民日报出版社出版,一共五本,全部用口语写成,反映了先生说书的原貌,也让我这自幼听先生说书的老书迷回忆起童年时听书的日子. <水浒全传 ...
-
常明:招安以后(《水浒璅语》之四十一)
田连元的评书<水浒全传>把梁山从聚义到接受招安这个过程非常详细,包括林冲和高俅之间的冲突,燕青和李逵在东京汴梁城里教训高俅的属下李虞候的喽啰,并且用李虞候取代了和宋江喽啰产生冲突的那个厢军 ...
-
常明:《水浒传》的成书刍议(《水浒璅语》之四十)
我们这里所做的<水浒传>的成书研究,并非探讨<水浒传>版本的演变,或通过<水浒传>现存的繁简版本的不同来考究每一个版本故事的区别.而是通过<水浒传>不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