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让慈禧点头,李鸿章让马和电报赛跑,直接改变中国近代史进程
相关推荐
-
曾纪泽:熟悉的陌生人
曾纪泽远居于内陆,几乎从未见过白种人,主要靠语法和词典学习英语.不知是因为隔绝(它使曾缺乏比较的机会)还是因为奉承(贵族总是少不了有人奉承,所以自我膨胀),曾纪泽对自己的英语水平非常自负,常常向朋友们 ...
-
【每天老照片】--9745--886年老照片:李鸿章下属合影,其中一人给慈禧太后治病获提拔
1886年,醇亲王奕譞巡视北洋海防,在此期间他命人为"在事文武"拍摄了组照,留下了珍贵的影像资料.其中有一张官员合影,比较引人注意. 李鸿章9位下属合影. 照片中的9人都是直隶总督 ...
-
走向共和:语言艺术的巅峰——慈禧和李鸿章的对话,才叫神仙打架
走向共和:语言艺术的巅峰——慈禧和李鸿章的对话,才叫神仙打架
-
李鸿章人生中第一次见慈禧,回家后只说8字,如今看来眼光太毒辣
引言: 说到清朝末年的这段历史,有很多朋友认为清朝统治腐败无能,导致了中华民族备受欺辱:也有的朋友认为清朝虽然暗弱,却也促进了中国现代化进程,属于文明的转折点,有可圈可点的地方. 其实说到这一历史阶段 ...
-
太憋屈,李鸿章写的最后一道奏折,8字箴言竟令慈禧泣不成声
慈禧太后与光绪帝在戊戌政变之后完全失和,试图废黜光绪,以光绪帝名义颁诏,称其不能诞育子嗣,乃收继端郡王载漪之子,15岁的溥俊为义子,称大阿哥,史称己亥立储,但遭到同情光绪的各国公使联合反对,为此慈禧太 ...
-
清末照片:俊俏的婆媳,老态龙钟的李鸿章,慈禧贴身侍卫虎背熊腰
清王朝早已经成了过去式,可清宫剧一直都很火爆,剧情常常让人泪眼婆娑,追剧追到三更半夜.康乾盛世也不过百年,鸦片战争后,清帝国最后的荣耀被碾碎,列强蜂拥而至,几乎被瓜分.统治大清的慈禧太后继续骄奢淫逸, ...
-
慈禧首搭火车提出三个要求,李鸿章傻眼,司机气到无力
晚清名臣李鸿章在1872年第一次提出为清王朝修建铁路.当年,西方列强侵占中国日趋严重,李鸿章借机上奏提议:"土车改为铁路",强调这可以便于快速调派军队迎战.然而这个建议遭到慈禧的反 ...
-
名医马培之巧治慈禧奇疾 药方里藏了什么秘密?
马培之(1820-1903),清代名医,字文植,以字行.江苏武进孟河镇人,孟河医派代表人物,被誉为"江南第一圣手". 他是现代著名书画篆刻艺术家.美术教育家马万里的曾祖父.其祖上自 ...
-
73岁李鸿章在日本遭枪击,为朝廷减1亿两赔款,回国慈禧说了7个字
李鸿章作为中国屈辱的近代上中影响深远的一代重臣,很多人对他的评价都不一而足.虽然他也有着拯救清政府的志向,也付出了行动.而李鸿章被诟病最多的是甲午战争和之后的<马关条约>,1895年3月1 ...
-
解析晚清大案“刺马案”:这桩谜案是被慈禧和曾国藩联手造成的
1870年8月22日,当曾国藩在天津查办教案时,南京发生了轰动全国的巨案,两江总督马新贻遇刺身亡. 据野史说,马新贻被刺前数日,忽然接到一份公文,也不知为何署印章,拆开一看,并无文书,但画死马一匹.马 ...
-
“清末奇案”之“刺马案”——两江总督被杀,慈禧下令严查,审案官员:再查大清就完了
按:马新贻先后任闽浙总督和两江总督兼通商大臣,是清代回回中位居显爵第一人.同时在处理漕运.盐政弊政,减轻农民负担,解决民生问题上有所建树,受到百姓拥戴.<回族人物志>有传,但学界关注不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