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人是一个自绝于人民的“人民艺术家”

(0)

相关推荐

  • “看生命,领略生命,解释生命,你的作品才有生命。” | 怀念老舍先生,参观北京老舍纪念馆

    第218篇 [心尧爱北京] 老舍,应该是所有人都熟悉的名字.我们上学的语文课本中都学过他的小说.散文和话剧. 老舍出生在北京西城区小羊圈胡同,离新街口不远:最后于积水潭西北的太平湖投湖自尽,离出生地很 ...

  • 没落贵族——清末旗人侧影

    一位前辈推荐我阅读老舍的作品,于是第一部小说我选择了<正红旗下>.虽说这是部未完成的小说,那<石头记>不也未完稿么,但这并不影响作品的伟大. 点击阅读原文,进入视频页面 这是我 ...

  • 老舍 春风把春天吹跑

    关于老舍之死,有过太多的说法与评论,号称文艺界的罗生门.1966年8月23日,老舍去北京文联参加运动,某人揭发他把<骆驼祥子>的版权卖给了美国,家里还有美元,触发了导火索.据说他还了手,强 ...

  • 檐下百丈冰 花事知多少

    hua 2月21日 星期日 晴 书房里,古典音乐飘浮在空气中:这边是老舍巴金,那边是莎士比亚惠特曼,随便从书架上抽取一本,就可以让他们给你讲故事谈诗歌,等你看累了,原路送回,再宠幸一下王小波...书房 ...

  • 《世界文学发展史》中国现代文学之八:老舍

    中国现代文学之八:老舍 1.生平经历与创作道路 老舍(1899-1966),现代小说家.剧作家.原名舒庆春,字舍予,满族正红旗人.1899年2 月3 日出生于北京一个城市贫民家庭.父亲是名皇城护军,死 ...

  • 老舍,大家都知道老舍是谁吗?

    老舍,大家都知道老舍是谁吗? 大家都对老舍感兴趣吗? 你最早知道老舍这个名字是在上学的哪个阶段? 你对老舍写的文章或者小说有印象吗? 能说出几个? 你是对老舍的生平有兴趣,还是对他的作品感兴趣? 你看 ...

  • 读汪曾祺的《八月骄阳》

    今天是劳动节,也是讴歌劳模的日子. 我想起了老辈的文坛劳模老舍先生,他是新中国第一位"人民艺术家".老舍先生的<茶馆><龙须沟><四世同堂>&l ...

  • 杭州一个天然林场,余杭人民的后花园,秋天是色彩的海洋

    杭州这里保留着天然未开发的风貌,或许在有些人看来有些无趣,不知道能做些什么.但在如今长三角人造美景比比皆是的背景下,像长乐林场这样真正的"素颜美女"才是真正的难得.长乐林场是一个天 ...

  • 建国史话(1):讲述了一个关于美国历史和人民的故事

    新年所有的号就挂了,以后很多事情都不能再说了,只能说些风花雪月了,只能讲讲别人家的历史,希望能活的时间长些吧,你能奈何? 史话讲述了一个关于美国历史和人民的故事,从探索新大陆,到独立战争.南北战争.再 ...

  • 一个时代的标志性建筑——人民礼堂

    我们县城最中心的一座标志性建筑--人民礼堂,现在开始动工拆除然后兴建人民礼堂游园,伴随着几辆挖掘机轰隆轰隆的声音,人民大礼堂主体建筑轰然倒塌成为一片废墟,这也引来周围居民的围观和讨论,人们冒雨在院墙外 ...

  • 一个演员,假如以人民的名义出轨

    文字仅关联读书时的感悟和行走中的思考. 只需真正喜欢读书和行走的人关注. 图片:开哥随手拍 结果会怎样呢?欢迎文末留言说说你的看法. --标题蹭了热点 1/ 关于原创,我的理解是第一个发明和创造这种事 ...

  • 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

    文/小庄 前几天我们的<长征>更新了一篇关于红二十五军的故事,然后在留言区就看到这样一条留言: 说实话,看到这条留言的时候,觉得既欣慰,又感激.   我在写那篇文章的时候,并没有想到&qu ...

  • 它是老广的中央公园,也是广州人民的人民公园

    在广州有一个公园,外地人只知道它叫人民公园,广州人却只知道它叫中央公园. 它与一般的公园有些不同,园周边没有围墙,也没有什么娱乐设施,每到春天也不会开出什么鲜艳的花朵,只有一棵又一棵的参天老树. 但这 ...

  • 红楼梦里的两个边缘人物,一个自绝后路,一个笑到最后

    <红楼梦>人物众多,有四百余.七百余.九百余等诸多说法. 在这众多人物中,有的固然是堂堂皇皇的主角,如宝.黛.钗.凤:有的恐怕仅仅是出场一次的角色,比如乌进孝.张华.净虚以及姓名不详者,如 ...

  • 五菱100%需要人民,人民100%不需要五菱的套路

    心理学领域有一种观点,'外在颇为强势的人,可能内在是弱势,甚至自卑.'你我的生活中,很多人的行为最终和这个观点是相互印证的,具体的案例,我们就不太多的列举了. 大道至简,殊途同归,人组成的社会里,很多 ...

  • 梁山为何注定失败?此人最后一个上梁山却未入108将,他知道答案

    原著道:"朕想宋江.卢俊义征讨四方虏寇,掌握十万兵权,尚且不生歹心.今已去邪归正,焉肯背反?寡人不曾亏负他,如何敢叛逆朝廷?其中有诈,未审虚的,难以准信." <水浒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