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怀瑾老师讲述:吉凶悔吝--人生处世的四种现象

(0)

相关推荐

  • 心理健康标准

    ​[爱心]心理健康标准[爱心] 从一般来说,心理健康的人都能够善待自己,善待他人,适应环境,情绪正常,人格和谐. 心理健康的人并非没有过多痛苦和烦恼,而是他们能适时地从痛苦和烦恼中解脱出来,积极地寻求 ...

  • 事情吉凶,都在你的一念之间

    世界上两个字把算命.做人做事都统统包括了,这两个字就是"吉.凶"."吉凶",天地间的事情不是吉,便是凶:不是好,就是坏:没有不好不坏的.不好就是坏,不坏就是好. ...

  • 南怀瑾老师讲述:溺爱是害,要让孩子知道人生的艰苦

    孔子这里讲的"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这一点要特别注意,由此我们回过来看东西两方面的文化,人类的历史中凡是成大功.立大业.做大事的人,都是从艰苦中站起来的.而自艰苦中站出来的人,才 ...

  • 南怀瑾老师讲述:什么样的女人才有福气?

     南师说: 我见过一个人,心很高,很会嫌弃,在感情上也如此. 嫌弃说明一个人看不起东西,不懂得珍惜,总觉得得不到满足.这就是饿鬼的心态.饿鬼的心态,怎么能感召到富贵呢,凡是饿鬼心态的人,往往是饥饿的状 ...

  • 南怀瑾老师讲述:张嘴吐气的应用窍门

    有一位老朋友,脾气很暴躁,来台湾以后,我问他脾气好些没有,他说脾气更大了,问我有没有办法.我说有一个办法很简单,你做到的话,包你有用处.当你要发脾气的时候,你赶快做个气功,把嘴巴一张先吐一口气,再用鼻 ...

  • 南怀瑾老师讲述:来说是非者,便是是非人

    我们看到小人的厉害处,往往是在小的地方,找到一点点小事,轻轻地一拨,情势就转变了,这就叫做"谗言".每个人的心理,具有先天性的缺点,最喜欢听信谗言和小话.尤其作一个高居上位的人,大 ...

  • 《周易》:人生的四种态度,处世的四种智慧!

      <周易>包括<易经>和<易传>,是古人对自然和社会的深刻认识和反思,是他们对人类求生智慧和生活经验的总结和概括. 其中蕴涵的自强不息.乐观向上:积极进取,持之以 ...

  • 南怀瑾老师讲述:傲慢的人,他根本就是自卑

    天下有常胜之道,有不常胜之道.常胜之道曰柔,常不胜之道曰强,二者亦知,而人未之知.故上古之言:强,先不己若者:柔,先出于己者.先不己若者,至于若己,则殆矣:先出于己者,亡所殆矣.以此胜一身若徒,以此任 ...

  • 南怀瑾老师讲述:做人做事最高的智慧

    [九三,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 第三爻是内卦的上爻,如果只用三画卦,已经到了顶点.如果学会了<易经>,不必卜卦,六十四卦,没有卦是完全好或完全坏的,每个卦都好中有坏,坏中有好,只 ...

  • 南怀瑾老师讲述:最有中国文化内涵的三个字

    我们正式讲解<大学>.<中庸>之前,首先须要了解中国文化中三个重要文字的内涵:"道"字."德"字."天"字,再加一个 ...

  • 南怀瑾老师讲述:识人相法

    有这样一则笑话:清朝末年,国库空虚,于是鬻官卖爵,设立捐班,定下价格,捐多少钱,便可做多大的官,以资敛取.当时有一个发了横财的船夫,捐了一大笔钱,得了一个七品顶戴,也在礼部学了礼,大概用苦功学了一段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