醴陵瓷器为什么比景德镇的瓷器贵那么多?
相关推荐
-
邹甫仁瓷器作品价格 一般值多少钱
邹甫仁 ,号善德,男,1916年生,江西南昌人,工艺美术师,他自幼爱好绘画,12岁随族叔邹文侯学艺,师法清任伯年,尤以水点花鸟见长. 他几十年来潜心研究中国写意水墨画,形成自己特有的陶瓷艺术绘画风格, ...
-
【锐评】身在江西 心在江南——景德镇的文脉
江南文脉,时尚传承 江南,一片令人神往的土地.千百年来,独特的地理气候.深厚的历史积淀,孕育了专属于它的悠悠文脉. 江南文脉挥洒在巧夺天工的手艺中,蕴藏在色香味俱佳的美食名点里,流转在笔墨酣畅的书画作 ...
-
天价瓷器被内幕被曝光,这个老店在景德镇出名了!
景德镇千年瓷都的秘密 在英文中,瓷器(china)与中国(China)同为一词.中国是瓷器的故乡,千年以来,百瓷争艳.美不胜收 .如今的拍卖场上,屡见亿元瓷器,频频刷新纪录.从古至今景德镇的名号名扬全 ...
-
聂杏生青花瓷器作品价格多少
聂杏生,男,江西省丰城人(1909-1981年),中国陶瓷美术大师,陶瓷艺术家,在民国期间就是位有名的陶瓷艺人.擅长画青花和粉彩.他的笔调工整细腻,人物画像栩栩如生,他画的山水和鸟兽都达到了极佳的境界 ...
-
中国三大瓷都,哪个最负盛名?有一个号称世界陶瓷之都
大家都知道,瓷器是中国劳动人民审美和智慧的结晶,也是我国最重要的的历史文化符号之一.大约商代中期,我国就出现了早期的瓷器.经过漫长的发展演变过程,我国制瓷工艺日益精进,名瓷名窑在全国各地相继涌现,曾出 ...
-
走向世界的宁勤征 走向世界的挹美堂
宁勤征,1957年出生于景德镇,享誉海内外的瓷艺大家,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中国陶瓷博物馆原馆长,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四十多年来,宁勤征一直潜心研究陶瓷烧制技艺,在制瓷之路上不 ...
-
景德镇王云泉瓷器作品价格多少
王云泉,名清,字云泉,号含谷,原籍江西省乐平市,生于1916年,卒于1998年.11岁时,他读私塾3年,并自习芥子园.王石谷画谱,学人物画,兼习山水.花鸟.15岁时,父亲劳累过度,重伤病逝.他承袭父业 ...
-
史上最贵30件景德镇明清瓷器
景德镇是闻名天下的世界瓷都.自宋景德年间由"影青瓷"获赐镇名以来,因精湛的制瓷工艺,高超的制瓷水准,独特的制瓷环境,近千年一直为皇家御用瓷器的生产窑场.景德镇瓷器是中国艺术品收藏的 ...
-
最便宜的也要7500万:史上最贵30件景德镇明清瓷器
景德镇是闻名天下的世界瓷都.自宋景德年间由"影青瓷"获赐镇名以来,因精湛的制瓷工艺,高超的制瓷水准,独特的制瓷环境,近千年一直为皇家御用瓷器的生产窑场. 景德镇瓷器是中国艺术品收藏 ...
-
他收藏了1400件中国瓷器:普通的几千万 ,贵的几亿一件 ,关键是还买不到了
[object Object] 北宋汝窑 要论国际大收藏家, 审美水平高的不在少数, 但是以"皇帝品味"为目标, "清宫旧藏"为标准的 收藏家能有几个呢? 英国 ...
-
吕成龙|明代嘉靖、隆庆、万历时期景德镇御窑瓷器概述
明代嘉靖(1522-1566).隆庆(1567-1572).万历(1573-1620)三朝,处于明代社会晚期,历时99年.放眼世界,这三朝时值欧洲地理大发现.殖民主义发展时期,同时也是科学技术飞速进步 ...
-
他收藏了1400件中国瓷器 ,普通的几千万 ,贵的十几亿一件 ,关键是还买不到了!
北宋汝窑 要论国际大收藏家, 审美水平高的不在少数, 但是以"皇帝品味"为目标, "清宫旧藏"为标准的 收藏家能有几个呢? 英国的戴维德爵士便是一个. 他收藏的 ...
-
明代嘉靖、隆庆、万历时期景德镇御窑瓷器概述
▼ 明代嘉靖.隆庆.万历时期景德镇御窑瓷器概述 吕成龙 (北京故宫博物院) [内容摘要]明代嘉靖.隆庆.万历三朝,景德镇御窑瓷器产量空前大增,产品造型更加多样,装饰愈加繁缛,色彩愈显华丽,大件器物明显 ...
-
古代陶瓷文化知识:宋代景德镇青白瓷器艺术的审美与鉴赏
宋代(960-1279),是中国的瓷器艺术臻于成熟的时代.宋瓷在中国陶瓷工艺史上,以单色釉的高度发展著称.其色调之优雅,无与伦比.当代产生了许多举世闻名的名窑和名瓷,被西方学者誉为"中国绘画 ...
-
吕成龙 | 明代嘉靖、隆庆、万历时期景德镇御窑瓷器概述
[内容摘要]明代嘉靖.隆庆.万历三朝,景德镇御窑瓷器产量空前大增,产品造型更加多样,装饰愈加繁缛,色彩愈显华丽,大件器物明显增多,胎体趋于厚重,工艺略显粗糙.民窑瓷器产量和质量比以往有很大提高,&qu ...
-
永乐三宝:甜白釉瓷器为常,青花瓷器为贵,鲜红釉瓷器为宝
明初景德镇设立御窑厂,专门烧制宫廷御用瓷器,这时候的瓷器无论是工艺,还是器具种类都达到了陶瓷史上的高峰. 以永乐官窑为例,最为名贵的瓷器有3种,甜白釉瓷器为常,青花瓷器为贵,鲜红釉瓷器为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