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年临证经验集》药食过敏二例

(0)

相关推荐

  • 柴胡人参柴胡人参药对共有4方,分别是小柴...

    柴胡人参 柴胡人参药对共有4方,分别是小柴胡汤.小柴胡加芒硝汤.柴胡桂枝汤及柴胡加龙骨牡蛎汤.人参在<本经>中列为上品,"味甘,微寒.主补五脏,安精神,定魂魄,止惊悸,除邪气,明 ...

  • ​柴胡加龙牡汤治便秘

    焦XX,男,58岁.3~4年来,大便经常数日不通,医者每予西药缓泻剂治疗而取效,但近两年多来效果不再明显.于是改从中医以润下.番泻叶治之,始称有效,但最近一个多月以来不再有效.尤其近十天来,虽遍服中药 ...

  • 房定亚医案(11则)痹证1

    房定亚医案(11则) 案一:清热泻火解毒.祛风除湿治疗痹证 成人斯蒂尔病热毒痹阻之痹证,以清热泻火.解毒凉血收效. 个人信息:刘某,女,45岁.医案编号:1028H0003. 初诊日期:2011年7月 ...

  • 方1215

    丹痧 丹痧是一种由痧毒疫疠之邪引起的急性传染性疾病.临床以发热,咽喉肿痛腐烂,全身布满鲜红皮疹,疹后皮肤脱屑,杨梅舌为特征,具有强烈的传染性.又称"烂喉痧","喉痧&qu ...

  • 《三十年临证经验集》肿瘤特效验例闻见记

    祖国医药学是一个伟大宝库,也是人类征服肿瘤之有力武器.经由许多年实践研究与总结,中医对于肿瘤病因病机之认识,渐趋一致:气滞.痰饮.湿浊.瘀血.热毒等实邪为致病之元凶:人体气血阴阳之亏虚为受病容邪之基地 ...

  • 《三十年临证经验集》外感风热误药致变

    沈妇,四十九岁,在常州务农.形体甚丰,宿有气管炎.1982年3月某日清晨自乡来沪,旋即赴苏州扫婆婆墓,临晚复归沪上.路途劳顿,自觉疲惫不支.旋见咳嗽.痰多,略带气急.自服枇杷叶膏.半贝丸三日,痰少咳稀 ...

  • 《三十年临证经验集》历节风痛误药辨治

    岳父业于金融.七十年代初年方半百,奉命支持外地建设.由于环境简陋,寒湿易侵,渐觉关节疼痛,游走不定.当地所用,尽祛风辛燥之剂.病益笃,来沪调治,始得好转,又急于因公返回.余特书"简述&quo ...

  • 《三十年临证经验集》阴虚咽痛药忌夹杂例

    马书记(女),年方而立时,正1976年也.于10月间患感冒,服解表药,诸症均退而咽痛末已.旬日后,入夜辄痛,夜半更甚,睡梦中亦常因痛而醒,及至鸡鸣则咽痛若失.病发后夜夜如此,深受其累,脉细而弦.据此特 ...

  • 《邹孟城三十年临证经验集》#

    痛泻要方治痛泻 例一 职员薛某,年近四旬.1972年3月间患泄泻.一日三.四次,便下稀溏,腹鸣之声隔衣可闻.且不可进食荤腥,稍涉油腻,则便泄次数立增.某医院断为慢性肠炎,服药未效.余见其面色苍白带青, ...

  • 《三十年临证经验集》

    瘀血头痛兼阴虚遗泄 青年徐某,英年十七.十三岁起颅额左侧一点疼痛,固定不移,痛剧时如刀割锥刺.每日或间日一发,持续数小时方能渐解.发作时间最长者达四小时之久,读书及生活深为所累,其母爱子心切,百计筹措 ...

  • 《三十年临证经验集》在线阅读

    孟城(着) 内容提要 序一 序二 自序 述作类 临证须辨疑似 无形主宰意念力 "体若燔炭,汗出而散"浅析 粥油益阴有殊功 虚劳初探 痨瘵试析 大小肠脉诊部位辨 脉学三题 黄褐厚腻苔 ...

  • 热门阅读:《三十年临证经验集》 心房纤颤

      <三十年临证经验集> > 内科类 心房纤颤 心房纤维性颤动为成人常见之心律失常病症,以惊悸.胸闷为患者主要自觉症状,房颤时心房发生每分钟350-600次不规则之冲动,引起不协调之 ...

  • 转摘:带状疱疹奇效方《邹孟城三十年临证经验集》

    带状疱疹俗名"蛇丹",或称"蛇串疮".现代医学认为是水痘病毒感染于神经所致,故其体表病灶,与内在之神经走向相一致.其主证则为水泡成串成簇,晶莹饱绽,根脚皮肤潮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