诊痈疽发起处第二

(0)

相关推荐

  • 《证治准绳·疡医》痈疽之别(二)

    <灵枢经>云∶荣卫稽留于经脉之中,则血泣而不行,不行则卫气从之而不通,壅遏而不得行故热.大热不止,热胜则肉腐,肉腐则为脓.然不能陷肌肤,骨髓不为焦枯,五脏不为伤,故命曰痈.热气淳盛,下陷肌 ...

  • 《千金翼方》诊痈疽发起处第二

    方一首 黄帝曰∶愿尽闻痈疽之形与忌日名.歧伯曰∶略说痈疽极者有十八种. 痈发于咽中,名曰猛疽.不急治则化为脓,脓不泻塞咽,半日而死.其化为脓者脓泻已,则含豕膏,无食三日,已(一云无冷食.)发于颈,名曰 ...

  • 《千金翼方》产后虚烦第二

    方一十三首 薤白汤 治产后胸中烦热逆气方∶薤白(切) 半夏(洗去滑) 人参 甘草(炙) 知母(各二两) 麦门冬(半升,去心) 石膏(四两,打碎,绵裹) 栝蒌(三两) 上八味, 咀,以水一斗三升,煮取四 ...

  • 《千金翼方》月水不利第二

    方三十四首 治妇人月水不利,闭塞绝产十八年,服此药二十八日有子. 金城太守白薇丸方 白薇 细辛(各五分) 人参 杜蘅 半夏(洗) 浓朴(炙) 白僵蚕 牡蒙(各三分) 牛膝沙参 干姜(各半两) 附子(炮 ...

  • 《千金翼方》小儿杂治法第二

    方五十七首 论一首 竹叶汤 主五六岁儿温壮,腹中急满,气息不利,或有微肿.亦主极羸,不下饮食,坚痞,手足逆冷方∶竹叶(切,一升) 小麦(半升) 甘草(炙) 黄芩 栝蒌根 泽泻 知母 人参 茯苓白术 大 ...

  • 《千金翼方》服松柏脂第二

    方二十首 论一首 采松脂法∶常立夏日,伐松横枝指东南者,围二三尺,长一尺许,即日便倒顿于地,以器其下承之,脂自流出三四过,使以和药.此脂特与生雄黄相宜.若坚强者,更着酒中,火上消之.汁出,着冷酒中引之 ...

  • 《千金翼方》痈疽发背第一

    方九首 凡发背及痈疽肿,已溃.未溃方∶取香豉三升少与水和,熟捣成强泥,可肿作饼子,浓三分,已有孔,勿覆孔,可肿上布豉饼,以艾列其上,灸之使温,温热而已,勿令破肉也.其热痛,急易之.痈疽当便减,决得安, ...

  • 《千金翼方》痈疽第五

    七法,论一首 卒疽着五指,急不得屈伸,灸踝尖上数壮,亦可至百壮. 凡卒患腰肿,附骨肿,痈疽疖肿风,游毒热肿,此等诸疾,但初觉有异,即急灸之,立愈.遇之肿成,不须灸,从手掌后第一横纹后两筋间当度头,灸五 ...

  • 《千金翼方》诊知是痈疽法第四

    痈疽之发,未辨是非饥渴为始,始发之时,或发自疽,或似小疖,或复大痛,或复小痛,或发米粒大白脓子,皆是微候,宜善察之.欲知是非,重按其处,是即便隐痛,复按四边,比方得失审实之,是即灸.第一使灸其上二三百 ...

  • 《千金翼方》诊痈疽有脓法第五

    凡痈按之大坚者未有脓,半坚半软者半有脓,当上薄者都有脓.有脓便可破之,不尔,侵食筋骨也. 破之法,应在下递上破之,令脓易出,用铍针,脓深难见,肉浓而生者用火针,若不别有脓者,可当其上数按之,内便隐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