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王朝:严党倒台,为什么嘉靖帝干掉骨干成员,却放过了严嵩?
相关推荐
-
大明王朝1566:裕王本来就是既定的接班人,为什么还多次冒险参与倒严?
电视剧<大明王朝1566>里面,不知是有意还是无意,漏掉了一个关键人物,景王朱载圳.景王朱载圳的存在,让"让裕王是既定接班人"的说法有些站不住脚. 只有倒严才能坐稳储位 ...
-
深读《大明王朝1566》原著:“清流”与“浊浪”的博弈,均无善终
1560年,嘉靖从紫禁城迁往西苑"玄修"已经整整20年了,此时离明朝第11任皇帝嘉靖帝朱厚熜走完他60年人生路还剩下仅仅六年的光阴,从他15岁登基,在位时长45年,比之于他的孙子万 ...
-
大明王朝:胡宗宪看出了嘉靖朝最严重的问题,却建议赵贞吉上疏
<大明王朝1566解密>第93期: 上一期我们讲到了全剧中最香艳的一段戏,那就是海瑞跟海妻的感情戏,整段戏描述的很细腻,也让大家对海瑞这个家庭的情况更加了解. 但是好戏并没有延续,正要入睡 ...
-
嘉靖帝跟吕芳唱双簧,严嵩为什么回来后,就把昆曲班子急送徐阶?
(杨角风谈<大明王朝1566>第139篇文章) 鄢懋卿巡盐归来,分赃不均,也预示着严党即将走到末路,在这一点上,吕芳跟嘉靖帝的想法是一致的. 而严党的倒台,也预示着三家平衡彻底打破,吕芳不 ...
-
大明王朝:张三丰血经是真是假,为什么血经一出,严党立马倒台?
(杨角风谈<大明王朝1566>第136篇文章) 很多人认为齐大柱这个人设是多余的,是暴露狂,这条支线对主题没啥作用,其实不然. 严党为什么非要置齐大柱于死地,主要原因并不是真的恨齐大柱,而 ...
-
大明王朝:嘉靖帝除严世藩阁员时的三点重要指示,尽显帝王之术!
<大明王朝1566解密>第84期: 上一期我们讲到了严嵩和胡宗宪一大早进宫面圣,嘉靖帝本想"挑拨"严嵩跟胡宗宪的关系,结果并不理想,这里也注定了胡宗宪最终无法入内阁. ...
-
大明王朝:赵贞吉“封神”之作——面对无解难题,只能硬刚嘉靖帝
海瑞用一道<治安疏>,差点让嘉靖皇帝的驾崩时间提前到嘉靖四十五年正月,但嘉靖皇帝很快找到了一个能够应对海瑞奏疏的办法,那就是认定海瑞的背后有人"上下一心,内外勾结"逼他 ...
-
大明王朝:第二次朝廷高层会议,嘉靖帝将“御下之术”发挥到极致
职场生活中,领导经常会给出这样两句话:一句是"不怕你做错事,就怕你不做事",会不会做,是能力问题:但做不做,却是态度问题.另一句是"做错事不要紧,能有这个态度就很好&qu ...
-
西游记与大明王朝再探 被玩坏的嘉靖帝 天竺国不简单
虎踞龙蟠形势高,凤楼麟阁彩光摇.御沟流水如环带,福地依山插锦标.晓日旌旗明辇路,春风箫鼓遍溪桥.国王有道衣冠胜,五谷丰登显俊豪. 诸位看观,小子文首的这首定场诗出自<西游记>第九十三回.这 ...
-
大明王朝:天下之人不直陛下久矣,谈毁堤淹田后嘉靖帝的流氓本性
杨角风谈<大明王朝1566>第185期--人物篇第8期: 作为一部职场教科书般的历史剧,<大明王朝1566>教给了我们很多东西,每一个看似符合各自利益的行为背后,往往埋藏着我们 ...
-
大明王朝:嘉靖帝临终前连下三道圣旨,裕王看后为什么泪流不止?
杨角风谈大明王朝1566大结局(总第178期): 随着嘉靖帝跟海瑞的终极对决结束,整部<大明王朝1566>也走到了尾声,杨角风对剧情的解读也到了最后一期. 当然,后面我还会就剧中的人物进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