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七上历史 第3课 远古的传说

盘古开天女娲造人  宇宙之卵漂浮在永恒空间之中,它包括两个反作用力:阴和阳。经过无数次轮回,盘古诞生了,宇宙之卵中较重的部分——阴下落形成了地面,较轻的部分——阳上升形成了天空。   

盘古担心天和地再次融合在一起,就用手脚支撑着天和地,他每天长高10英尺,1.8万年之后天空已有3万英里高,盘古的任务完成后也就死亡了,他的身体部分变成了宇宙的基本物质。

女神女娲非常寂寞,她从黄河水中捞出泥巴来制作泥人,这样第一个人类出现了,随后她用树枝蘸上泥巴向地面上甩,无数个小泥点形成了多个人类。

一、炎黄联盟

1、距今约五六千年,中国进入部落联盟时期。炎帝、黄帝、蚩尤是当时杰出的部落首领。

2、炎帝部落、黄帝部落进行阪泉之战,炎帝战败,结成炎黄联盟;

传说黄帝姓姬,称轩辕氏。黄帝是传说中历法的创立者,他指导人们根据季节的变化播种、收割。黄帝还发明了加工谷物和蒸煮食物的用具。传说铜器、车船也是黄帝发明的。

黄炎联盟与蚩尤部落进行涿鹿之战,蚩尤战败,黄帝成为部落联盟首领。

 传说炎帝姓姜,他制作耒耜(lěi sì),教民耕种,被尊称为炎帝神农。炎帝还发明了陶器。最广为传颂的事迹是炎帝为了治病救人,遍尝百草,发现了许多治病的药物,最终因误服毒草而逝。

神农因天之时,分地之利,制耒耜,教民农耕,神而化之,使民宜之,故谓之神农氏。

——《白虎通》

黄帝部落和炎帝部落结为联盟后,实力更加强大。后来,蚩尤带领他的部落不断向西发展,造成对黄炎联盟威胁。公元前26世纪,黄帝率领各部落的人,与蚩尤战于涿鹿(今河北涿鹿东南)的原野上,蚩尤战败被杀。黄炎联盟得到更大发展,黄帝的地位更加提高。

3、炎黄部落联盟逐渐形成华夏族,后人尊崇炎帝和黄帝为人文初祖,华人也以“炎黄子孙”自称。华夏族就是汉族的前身。

二、传说中炎帝、黄帝的发明

1、炎帝(神农氏):教民开垦耕种、种植五谷和蔬菜、制作生产工具、制作陶器,发明纺织、煮盐,教人们交换物品,制作乐器琴瑟,并具有早期的天文和历法知识。

湖南炎陵县炎帝陵庙

2、黄帝(轩辕氏):建造宫室、挖掘水井、制造船只、指南车,炼铜,发明弓箭等。

黄帝陵的轩辕庙

3、黄帝时期:仓颉创造文字、伶伦制作音律、隶首发明算盘、嫘祖擅长缫丝、纺织。

4、祭拜炎帝和黄帝的意义: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有利于弘扬中国传统文化。

三、尧舜禹的禅让

1、黄帝之后,尧、舜、禹依次成为联盟的首领。部落联盟首领是经过推举,选出品德高尚、贤德之人,这种制度被称为“禅让制”。(尧传位给品行高尚的舜,舜传位给治水有功的禹。)

禹画像

2、大禹治水事迹: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用“疏导”的方式治理了水患。

禹吸取父亲鲧(Gǔn)用堵塞治水失败的教训,领导人们挖沟开渠,把洪水慢慢地疏导到江河中去,然后流向大海。经过13年努力,终于制服洪水,人们又能正常地生产和生活。禹由此在人们心目中树立起了崇高的威望。

大禹的精神:大公无私、坚持不懈、开拓创新。

四、神话传说的历史信息

神话传说是文字产生之前先民口耳相传、未被考古资料证实的一种夸张记载,不可全信。但神话传说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当时的社会发展状况。

(0)

相关推荐

  • 上古时代距今多少年 上古时代华夏之源介绍 尧舜禹禅让介绍

    文明初曙 从距今5000年-4000年前夏朝建立,在中华大地上,随着氏族制度的衰落,各个地区的原始居民都先后迎来了文明的初曙.由于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部落组织日益增多,从而各个部落领土融合为一个民族 ...

  • 部编版七上历史 第7课 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

    一.战国七雄 1.起止时间:东周后期称为战国时期,公元前475年--公元前221年. 特征:兼并 2.开始标志:三家分晋(赵.魏.韩).田氏代齐.  3.战国七雄:齐楚秦燕赵魏韩(东南西北上中下) 4 ...

  • 部编版七上历史 第6课 动荡的春秋时期

    西周灭亡后,历史进入东周时期.东周分为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期,今天我们一起来看<动荡的春秋时期> 一.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 1.原因:社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 2.主要表现: 经济上:农业上铁 ...

  • 部编版七上历史 第2课原始农耕生活

    水稻颗粒饱满,是大家非常熟悉的农作物,我国发现了世界上最早的人工栽培稻. 那么水稻最早是在哪里种植的?由哪一原始居民普遍种植的?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一起步入原始的农耕时代,去体味远古农耕文明的独特魅力 ...

  • 部编版七上历史第1课 中国境内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

    人是从哪里来的? 中国人说:俗话说天地开辟初无人民,女娲抟土造人 西方人说:神照着自己的形象造人 古猿说:虽然我很丑,但必须承认,我是你们的祖先.今天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北京人> 一.时间: ...

  • 第20课 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 部编版七上历史

    立春无后霜,插柳正相当. 惊蜇点瓜,遍地开花.清明前后,点瓜种豆. 谷雨前十天,种棉最当先. 夏至不过不暖,冬至不过不寒.九月无霜地也寒. 这是中国古代流传下来的农事谚语,对农业生产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 ...

  • 第19课 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 部编版七上历史

    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唯闻女叹息. 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 ...

  • 第18课 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 部编版七上历史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唐)白居易 江南是什么时候开发的?他有哪些有趣的历史呢?今天让我一起走进东晋时期江南的开发. 一.东晋的兴亡 1.建立:317年 ...

  • 第17课 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 部编版七上历史

    西晋帝国是个短命的王朝,我们知道西晋的第二位皇帝司马衷就是历史上有名的昏君晋惠帝.有一次晋国内部闹饥荒,大臣们把灾情汇报给晋惠帝说现在四处都是流民百姓没有粮食吃,晋惠帝回到道:"何不食肉糜? ...

  • 第16课 三国鼎立 部编版七上历史

    出自明代杨慎的<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