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璋造型起源于贾湖文化之叉形器,非古埃及开口器
相关推荐
-
纪录片《被黄沙淹没的埃及古城》
纪录片《被黄沙淹没的埃及古城》
-
(余杭)禹航,禹迹的良渚 从埃夏说看良渚(上篇)
导言 ------------------------------ 先想写篇简单点的推文,避免论文一样长篇大论.没人细读,多用学术上不严谨的类比.但结果资料太多,只好分上.下两篇. 浙江考古研究所所长 ...
-
文又殁,这是一个新的高度
删帖这种事,对我来说早已司空见惯.尤其是一些老读者应该记得,当年混百度.天涯的时候,删帖更是家常便饭. 写水浒的时候三天两头被删,写三国的时候不得不发了几次图片版.最狠的是写西游的时候,西游吧直接给我 ...
-
你好,峰尾古城!
鹭客社:守望共同的尘世故乡 如果您满意于下面的图文,请让更多的人关注"鹭客社". 上周的泉州人文之旅,我第二次走进了泉港. 第一次是为了樟脚村,此次则是为了-- 峰尾古城! 峰尾古 ...
-
【辽】四件红山文化勾云形器细节图览牛河梁出土
前几天,结合国博红山中国展和辽博又见红山展,整理出了牛河梁遗址第二地点冢一出土的四件勾云形器的一些细节图片以飨读者,闲话少说上图. N2Z1C:7,1983年10月28日发现于N2Z1南侧墓群上部的黑 ...
-
第七百九十九篇 红山文化勾云形器研究回顾
X 分布于内蒙古东部和辽宁西部的红山文化,因出土具有地域性特色的玉器而蜚声海内外.在红山文化玉器的诸多器型中,勾云形玉佩因形体硕大,琢磨精致,造型奇异,独具神秘色彩而成为首屈一指的代表器型,受到玉器研 ...
-
古玉界:良渚文化—玉三叉形器
玉三叉形器(图1) 通高4.8厘米,宽8.5厘米,厚0.8厘米,1987年浙江省余杭县安溪乡下溪湾村瑶山墓地出土,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藏.玉器呈白色,有黄斑.左右两叉平齐,各刻侧面相向的神人头像.中叉 ...
-
武博珍藏|送你一颗小心心——齐家文化玉璧形器
玉,蕴大自然之精华,通万物之灵气.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尚玉,玉器的使用,源远流长,几乎贯穿我们整个中华文明发展的历史,并形成了独特的玉文化.早在4000多年前大禹生活的时代,远古先民们就创造出了与神共舞. ...
-
三星堆7个贾湖17个字说明文明很封闭,为何学者喜说文化外来
三星堆7个贾湖17个字说明文明很封闭,为何学者喜说文化外来
-
邵晶:论石峁文化与后石家河文化的远程交流 ——从牙璋、鹰笄、虎头等玉器说起
摘要:近年来的考古实证表明,距今约4000年前后,处在黄土高原的石峁文化和江汉平原的后石家河文化之间存在文化因素交流互动迹象,在牙璋.鹰笄.虎头等典型玉器上表现尤为突出.两者交流互动的路线或为河套地区 ...
-
贾湖遗址位于河南省中部,根据考古C14、释光测年结果显示其距今约9000-7500年,是淮河流域迄今所知年代最早的新石器文化遗存。他的BUG之处在于:拥有9项世界之最
熟知历史的人应该对中华文明"上下五千年"的说法不陌生.如果从史载的夏朝算起,到今天是4000年左右:如果从传说中的三皇五帝算起,约为5000到6000年.然而近些年来的考古发掘却显 ...
-
浅议牙璋的形制和使用
作者按:这是一篇没有发表的旧文.2016年11月香港中文大学.北京大学和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在郑州举办"东亚牙璋学术研讨会",我做了<大刀和牙璋>PPT汇报.那次会议最 ...
-
贾兴隆文化题签佳作欣赏——东方青年书画院首届文化题签展
文化有源头 "以青年之朝气精神,助中华文脉之存续"是东方青年书画院的工作宗旨. 人能弘道非道弘人.我们清醒的认识到,每一位书画爱好者都是复兴优秀传统文化的先行者和中坚力量.文化题签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