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云南】禁止出境展览的国宝文物

腰部线刻

《西汉杀人祭柱场面贮贝器》是西汉时期滇国的青铜器,1955年出土于云南晋宁石寨山古墓群的1#墓,现藏于云南省博物馆的青铜馆里,常年展出。2013年8月19日,西汉杀人祭柱场面贮贝器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文物局列入《第三批禁止出境展览文物目录》,编号117。

云南省博物馆

《西汉杀人祭柱场面贮贝器》形似束腰铜鼓,有底,鼓面有盖,可开启,是为器盖,出土时,器内贮海贝十余公斤。器高21厘米、口径24.5厘米、盖径31厘米。器身腰部一周,有线刻人物。器盖上铸造立体群雕,表现了一个祭祀广场上的礼仪建筑、器物设施、人物活动及牲畜等。计有1碑、1表、2铜鼓、52人、1猪、1犬、筐篮17、罐11(篮、罐由17名妇女分呈)、布帛5匹(由5名男子分执)、纹锦1幅(幅面有连珠纹带,由1名妇女展示)、鸡1只、鱼2条、薪当三捆,以及主祭者(职主,也即神主和尸主)乘坐的肩舆1部,施用于刑徒的栓桔、绳索,执法者佩戴的长剑、盾牌、盔甲等物,总数百余。盖面上的人物仅高约3厘米,然而形象具体,动作鲜明传情。整个场面布局井然有序,其场面反映了古滇国神秘的祭祀文化,表现的是滇国的一次祭祀活动,根据器盖上的场景和贮存的物体,专家们定其名为《西汉杀人祭柱场面贮贝器》。

1963年,考古专家冯汉骥先生另以“报祭”解释。在云南《南诏中兴二年画卷》中,有于柱前祈祷的人物等为依据的一种推断,“报祭”则是从比较文化的观点,以主祭者为妇女,推测铜柱后各列女子前筐中之物及所持之物,皆当为新收获之农作物,认为此一祭祀内容,很明显系一种丰收,或收获。 同时,冯汉骥先生还提出了:“铜柱”可能是“社”的象征的看法。

《西汉杀人祭柱场面贮贝器》细节

《西汉杀人祭柱场面贮贝器》上的人物高约3厘米,然而形象具体,动作鲜明传情。 整个场面布局井然有序,显示出一种成熟的礼仪传统。

器盖两侧各置一小铜鼓,正中立一铜柱,柱中段盘绕二蛇,顶端立一虎,底座横卧一鳄鱼。柱之右侧竖立一牌,一裸体男子之双臂反缚于木牌上,其发辫系于牌后。木牌之右前方坐一人,左足锁于木枷中;另有一人反缚双手跪于地上,裸体。

铜柱;一裸体男子之双臂反缚于木牌上,其发辫系于牌后;木牌之右前方坐一人,左足锁于木枷中

铜柱后方列坐妇女四排,每排三至四人,排列齐整。有的膝前置篮,篮中盛物;有的旁置成束之物,似刚收获的农作物。一、二两列妇女中立一男子,肩披巾,双手抚于胸前,作观望状。列坐者左侧另有妇女四人,膝前置篮,篮中盛鱼、肉等物,其前有一男子,作伫立观望状。

人物活动场面中有一乘肩舆的妇女,似为主祭人。坐肩舆的妇女 , 以及随队列从中场通过 , 前进方向与坐乘物者方向一致 ,前有两个妇人肃立作揖祈祷 , 队侧有男子持杖开道 ,道旁有一妇女负子跪迎。其侧有女子二人,手中各持有物,肩舆后跟一男子,当属于主祭人的随从。在肩舆者附近另有受刑者、执斧行刑者若干人,与杀人祭铜柱贮贝器的场面有些相同。

乘肩舆的妇女

执法及伏法人物

贮贝器腰部有线刻的狩猎图案,共八名男子,皆裸体,分别持棍棒、斧 、矛、戈 等武器 作追逐野猪兽状。

腰部线刻人物

以下线描说明图来源:易学钟 晋宁石寨山1号墓贮贝器上人物雕像考释 《考古学报》 1988

器盖人物雕像分布图

置筐篮盛物的妇女

置薪刍的人物和展示衣裘的妇女

执法及伏法人物

表柱及祈祷的妇女

主祭者及随行

其他

腰部线刻人物

(0)

相关推荐

  • 禁止出境文物(117)|西汉杀人祭柱场面铜贮贝器

    杀人祭柱场面铜贮贝器 第三批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 文物信息:器高21厘米.口径24.5厘米.盖径31厘米 文物年代:西汉 出土信息:1955年云南晋宁石寨山1号墓出土 馆藏地点:云南省博物馆 西汉杀 ...

  • 2000多年前的古国,没有文字记录,此文物却如实描绘了他们的生活

    公元前278年,楚国大将庄硚奉命平定西南,在大获全胜准备挥师时,归路却被秦国切断.因此,他索性留在了西南,按照当地的习俗建立了滇国.因为当时的文化经济都不发达,滇国被视为不毛之地,包括楚国在内的各国都 ...

  • 【李例芬】纳西族驱瘟疫鬼仪式

    [摘引]通过对该仪式的考察,不仅确切把握到了纳西族先民对鬼神世界的体认及复杂心态,甚至也可察看到这种事鬼神礼仪的衍变,及与世俗礼仪的由来与联系,同时还揭示了死亡与亡灵等这样几个问题. 禳鬼仪式   转 ...

  • 《唐宫夜宴》里的文物——《捣练图》

    <捣练图>,中国唐代名画,表现贵族妇女捣练缝衣的工作场面,系盛唐时一幅重要的风俗画,对后世绘画风格有重大影响,是唐代仕女画中取材较为别致的作品,唐代画家张萱之作. <捣练图>卷 ...

  • 禁出文物(088)|胡瓌《卓歇图》卷

    胡瓌<卓歇图>卷 第二批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 文物信息:绢本,设色,纵33厘米,横256厘米 文物年代:五代 馆藏地点:故宫博物院 <卓歇图>卷,五代,胡瓌作(传),绢本,设 ...

  • 【云南】禁止出境展览的国宝文物

    [云南]禁止出境展览的国宝文物--<西汉杀人祭柱场面贮贝器> (2021-01-27 08:01:31) 腰部线刻 <西汉杀人祭柱场面贮贝器>是西汉时期滇国的青铜器,1955年 ...

  • 「云南」禁止出境展览的国宝文物——《西汉杀人祭柱场面贮贝器》

    腰部线刻 <西汉杀人祭柱场面贮贝器>是西汉时期滇国的青铜器,1955年出土于云南晋宁石寨山古墓群的1#墓,现藏于云南省博物馆的青铜馆里,常年展出.2013年8月19日,西汉杀人祭柱场面贮贝 ...

  • 这件禁止出境展览的国宝,一直被专家误认为是尿壶,闹出了大笑话!

    中国历史博大精深,在数千年的历史中留下来数不清的文物.想要鉴定这些古代文物的具体用途,是一个非常有难度的考验.通常只有那些经验丰富的考古专家,才能准确的鉴定这些文物的具体用途.不过,如果单凭专家的经验 ...

  • 64件中国永久禁止出境展览的国宝(7)

    55.角形玉杯 西汉,1983年西汉南越王墓出土.是明代以前唯一一件汉代遗作,在玉器史上占绝对重要的地位.现藏广州南越王博物馆. 56.人物御龙帛画 战国中期晚段时期文物.画上有的部分用了金白粉彩,是 ...

  • 64件中国永久禁止出境展览的国宝(6)

    46.银花双轮十二环锡杖 1987年4月,封闭一千多年的法门寺地宫神秘之门被打开,此锡杖随着被发现.现藏法门寺博物馆. 47.八重宝函 同为法门寺地宫出土.八重宝函的第一重即佛指舍利所藏立之所. 48 ...

  • 64件中国永久禁止出境展览的国宝(5)

    37.墙盘 属西周中期.此盘为西周恭王时期作品.盘铭也是一篇很漂亮的书法作品,其文体使用简明整齐的四字句式,这是已知时代最早的带有较明显骈文风格的铭文作品.现藏陕西省周原扶风博物馆. 38.淳化大鼎 ...

  • 64件中国永久禁止出境展览的国宝(4)

    28.曾侯乙青铜尊盘 属战国早期,1978年湖北随州擂鼓墩曾侯乙墓出土.这一发现,证实了在二千四百年前的战国早期,中国的失蜡法铸造技术已经达到极高的水准.现藏湖北省博物馆. 29.彩漆木雕小座屏 属战 ...

  • 64件中国永久禁止出境展览的国宝(3)

    19.朱然墓出土漆木屐 属三国时期(吴).这个漆木屐和现在的木屐样子差不多,是目前中国最古老的漆木屐,它距今1700多年,当年在日本展出时候还引起了轰动.证明木屐是在中国通过唐文化东传到日本,最后被日 ...

  • 64件中国永久禁止出境展览的国宝(2)

    10.大克鼎 属西周晚期,1890年(清光绪十六年)陕西扶风法门镇任村出土.西周孝王时名叫克的大贵族为祭祀祖父而铸造.现藏上海博物馆. 11.太保鼎 属西周初期,传清道光间山东寿张县梁山出土.器身上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