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所 | 在国内“人人喊打”的三缸机,在海外表现究竟如何呢? 2024-05-15 16:41:05 ——本文系《二师兄研究所》第34期不知从何时起,“三不买”便成为了国内汽车市场不成文的规则:第一是干式双离合,第二是泡水库存车,第三就是三缸发动机。从这条规则,多少也就能看出国人对三缸机排斥已经达到了相当偏激的程度,三缸机已经成了“抖动”、“不可靠”甚至是“偷工减料”的代名词,原本降低油耗和减少排放的初衷,早已被消费者所遗忘。不过,节能减排这件“大”事,并非只有中国在努力。在汽车的发源地欧洲、发扬地北美以及汽车工业后起之秀日本,同样在严苛的排放法规下有大量搭载三缸发动机的车型在售。那在,这些市场搭载三缸机的车,活得怎么样呢?也是如同在国内一般人人喊打吗?日本:三缸随处可见提及日本汽车市场,首先想到的并不是在全球叱咤风云的卡罗拉,而是满大街的K-Car。在上个完整年度也就是2019年销量榜单中,前四名都被K-Car车型所霸占,其中,冠军本田N-Box年销量甚至超过25万台,亚军大发Tanto和季军铃木 Spacia也都超过了16万台。虽然看起来可能并不起眼,但考虑到日本市场与中国市场差了N个数量级,就能明白这几款车是有多受欢迎。而无一例外的是,这几款娇小玲珑的K-Car,搭载的全部都是0.66L的三缸发动机,比国内主流1.0L或者1.5L的三缸机排量还要小上不少。造成日本汽车市场这种独有调性的原因也较为明显,那就是空间和燃油甚至是钢铁资源的匮乏。所以,尽管0.66L三缸机动力不够强,可能振动较为明显,舒适性不够好,但在电气化时代到来之前,仍旧是日本市场最合理的选择。总体来看,在日本市场,三缸机在消费者心中已经有了明确和成熟的认知,在很长一段时间之内还会扮演自己独特的角色。北美:三缸机表现极为戏剧性个头大、动力强、油耗高,这是大部分北美市场热销车型的真实写照。从2020年北美市场表现不难看出,美国人依旧钟情于皮卡车,福特F系列、Ram皮卡和雪佛兰索罗德是最畅销的车型。其2020年第三季度销量分别为22万台、15万台和14万台。而这些车型,显然不是三缸机所能驾驭的。其实从政府对汽车厂商的约束来看,在北美混得风生水起的车企根本没必要搭载出力不讨好的三缸机。原因便是:美国市场使用的是CAFE(平均燃料经济性,等同于热效值),并非全球其他市场所强调的排量和综合油耗。因此,在北美市场上,要么就现款发动机上做优化和升级,要么就使用48V系统改善发动机运行环境提高效率,搭载三缸的仅有别克Encore GX、Mini、宝马i8混动等车型。所以,在北美市场,很少会有关于三缸机的争论。那为什么会有戏剧性呢?原因就在于:在国内主推三缸机的几个厂家全部来自美系,例如别克、雪佛兰、福特等,都是三缸机的忠实粉丝。但换装三缸机之后,这几个厂家的销量都有不同程度的下滑。只能说这些车企对国人的购车心理和习惯还没有更深刻的理解,激进的全系换装显然是不可取的。欧洲:三缸机已经和四缸杀成红海与国内的全面溃败不同,三缸机在欧洲活得似乎非常不错,但在与四缸机抢占市场的路上异常艰辛,能活下来的,都是身经百战、表现出色的产品。众所周知,欧洲是小型车和两厢车的天下。10月份,欧洲市场销量最好的便是大众高尔夫、雷诺Clio、欧宝Corsa三款车型,其销量均过万台,标致208、丰田Yaris等也都实现了不俗的销量。在这几款车中,除了高尔夫、欧宝Corsa之外,基本全系换装三缸发动机,其中,搭载1.2T三缸发动机的标致208还一举拿下了“2019年度欧洲最佳汽车”的称号。此外,作为欧洲众多车企中的一哥大众汽车,也在逐步使用三缸机取代四缸。例如新车将搭载EA211 EVO 1.0T即将取代原本的1.2T及1.4T发动机,而更强的三缸EA211 EVO 1.5T则是面向大众在欧洲市场上更高级别的1.8T换装做准备。从这里我们不难看出三缸机在欧洲小型车及两厢车市场火热程度。那么,与4缸的竞争从何而来呢?显然,小型车基本已经沦陷,而三缸机在欧洲下一步剑指的正是B级车和SUV市场。在这里,有朋友会表示:三缸机想要在中型车上使用无疑是痴人说梦,“小马拉大车”肯定行不通。但其实,三缸机账面参数上的表现丝毫不弱于部分四缸机。例如,通用的1.3T,账面参数165Ps/240N·m,对比同期欧洲市场上沃尔沃1.5T(163Ps/265N·m),宝马2.0T低功率(156Ps/250N·m)丝毫不弱,福特和大众的1.5T三缸则表现更强,迈锐宝XL和欧洲蒙迪欧已经率先迈出了这一步。至少在动力方面,B级车搭载三缸发动机是不成问题的。总结来说,欧洲市场绝大多数消费者已经默认三缸机的存在,但在更高级别车型上的应用,还存在较多的争议。结束语:毋庸置疑的是,碳排放、综合油耗、污染物排放同步降低的大方向,在未来也将会坚定不移的坚持下去,在这条漫漫长路上,我们认为,在很长一段时间之内,市场都会维持新能源和发动机共存的局面。关于新能源的未来毋需多言,纯电动和氢能是两大主要方向;再看发动机的未来,在当下,我们只看到了小排量和三缸机。在许多国内消费者看来,这个结果可能是可悲的,但放眼全球市场来看,我们还是要对三缸机有一定的客观性和包容性,最起码,不要有过多的偏见和贬低。 赞 (0) 相关推荐 日产CVT技术强,丰田CVT省油,本田CVT动力输出直接 在国内汽车市场,德系车和日系车最受欢迎,德系车代表品牌有奔驰.宝马.奥迪和大众,日系品牌代表车型有丰田.本田和日产,两种车系都有不同的优点,德系车驾驶方面有乐趣,操控性好,发动机精密度极高,高档车变速 ... 不到20万的平民版宝马3系,月销0.001万台,只输在车标? 如今的大部分车企,在国内都混得都不错,大部分都赚的盆满钵满.但是他们能有今天,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为他们确切地把握了中国人的需要.而在几多年前,他们有很多不了解中国国情,盲目引入全球同步车型,导致在市场 ... 三缸发动机在海外大行其道,怎么到了国内就人人喊打? 买车用车就找SUV大咖 今年我们突然发现日系品牌开始"拥抱三缸",丰田这边比较保守,只是在卡罗拉/雷凌上增加了1.5L三缸的配置,日产则比较激进,全新一代奇骏全系搭载了1.5T的三 ... 车市丨全新思域是如何走向加价之路的 没错,思域也敢加价了.下图就是昨天小编翻汽车行情时偶然看到的,而且在翻看了各大论坛后,小编发现思域加价的地区不在少数,幅度在3000-5000之间.这确实有点让小编意外,要知道上一代的思域可是月销30 ... 外观仿马自达,配三缸机卖12万,马云要用这款SUV吊打合资? 虽然现在最火的SUV,大多都是带7座的中型SUV,但是在迪哥看来,其实小型SUV还是很有市场的.因为现在很多年轻人买车都喜欢它的跨界风格外观,但是还没成家,还不需要中型SUV这么大的空间.这个级别的车 ... 领克03怎么样,三缸动力能否获得市场认可? 在领克01和领克02走红之后,领克旗下的首款轿车也在今年10月份正式上市,领克是吉利的一个高端品牌,主打高端产品,熟悉领克车型的人都知道,该品牌和沃尔沃共同设计的,但是对于领克03这款车来说也是吉利给 ... 2021款美版本田奥德赛亮相,3缸6缸自由切换,280匹马力配10速AT 本田奥德赛是一款全球车型,在国内MPV市场表现得不错,与同平台车型艾力绅细分中端MPV领域,奥德赛属于家用型MPV,与别克GL8这种商务车型错位竞争.在海外市场,本田奥德赛尺寸要比国产奥德赛大一圈,美 ... 三缸机人人喊打,福克斯也要用回四缸机了 近日,有消息称长安福特将重新组建代号C519现款福克斯的四缸机团队,也就意味着福特福克斯将重新用回四缸机,并于年内上市.兜兜转转,福克斯还是要重新启用回了四缸发动机,而且还有消息称可能会使用长安蓝鲸系 ... 又是三缸机! 这LOW货怎么越来越多了? 最近一年中,好多品牌都推出了搭载三缸动力的新款车型,排量覆盖了1.0L~1.5L范围.但广大消费者一听说是三缸机就立马对其敬而远之,并对相关车型嗤之以鼻.可为什么消费者这么排斥的情况下,几乎所有的品牌 ... 2021上海车展实拍丰田GRYARiS三缸机依旧强悍(新车匹配6速手动变速箱加持GRFour的四驱系统) https://dcd.zjbyte.cn/i6953080748102697504/?=&aid=36&app_name=automobile&app=automobile& ... 从没有市场,到销量倍增!这个自主品牌是如何崛起的?网友:网红三缸机! 造车新势力一直是我们茶余饭后所讨论的话题,而说起造车新势力"混得最好的"莫过于蔚来.理想和小鹏. 也因为人们对造车新势力的评价"一言难尽",所以对于造车新势力的 ... UC头条:为什么三缸机逐步被接受? 这是消费回归理性的必然结果 随着全球节能减排趋势的不断严苛,更加环保.效率更高的发动机研发进入了快速发展期,抛开混动技术和纯电车型不说,单从传统燃油机角度上看,涡轮增压.缸内直喷等技术正是一步步为了顺应排放要求而不断进行精进.近 ... 新奇骏完成申报,最强1.5T三缸机上位,却也是最大的冒险|聚技 更真实.更独立.更开放 丨 www.autoju.com 引言 | 最难的部分永远是人心 最近工信部发布了第342批新车公示信息,其中新款的日产奇骏赫然在列. 作为市面上最老的SUV之一,奇骏已经足足 ... UC头条:丰田的三缸机, 为何没有人“喷”? 点击加载图片 一汽丰田-卡罗拉 最高降价0.80万 1月初,丰田酝酿多时的三缸机车型终于来了,而且一上来就是狠手,丰田在国内轿车市场上的两大主力车型-- 卡罗拉和雷凌,全都用上了三缸发动机. 点击加载 ... 为什么很多插混车型都选择三缸机? 三缸发动机发展至今,又多了一种新玩法--组成混合动力系统.三缸机搭配混合动力系统之后,发动机可以专注于提高热效率,控制发动机在最经济的工况下工作,设计研发阶段不必过多地为发动机动力性能而作出让步--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