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撇之下有“文”章——书法“故”人为何如此讲究?

为什么古人在写字的时候非常的讲究?我们要“根据左方的不同,这个反文是高是低有一个临时的处理和安排。”

本节图文来自田蕴章系列书法讲座《每日一题每日一字》第094集:“丑书为何横行”与“故”字。

主持人:田老师,在今天的《每日一字》节目当中,您要给大家讲解和示范哪一个字呢?

田蕴章:我们今天给大家讲解一个“故”字,这个“故”就是过去的意思,“故去”和“故事”这个“故”字。

因为这个“故”字的应用范围很宽,另外主要是我们向大家同时介绍一下这个“古”字和这个反文,大家平常说的这个反文,就是右边一个“文”字,这个“文”字放在偏旁部首当中一般统称叫反文,所以我们介绍一下这个字的写法。

我们先写一个这个字的楷书写法。

(图:“故”字楷书示范一)

这个“故”字,大家看一看。这需要局部先写好,比如说“文”字你写不好,你写不好这个“故”字,“古”字写不好,这个字也不能写好。所以把这些字单写的时候要弄明白。

我们单写一下这两个部分给大家看一下。

单写这个“古”的时候注意,有几个要领。比如说这一横必须要长,这一竖笔相对的要直。不可以写成这样的,比如这一横虽然是写长了,但是这一横写得很偏斜,这就不行。

为什么古人在写字的时候非常的讲究,他生怕和这个“左右”的“右”字给人混淆了,所以这一撇它不往远处撇,他直接写成一个竖笔。

(图:“故”字楷书示范二)

但是由于完全写成一个直竖以后,显得这个字又死板。

比如说,直接写成这样一竖笔,又感到死板,就这样,直接写成这样一竖笔,这个字显得很僵硬。

所以怎么办?他用虚笔下来,而且稍稍有一点偏侧,到这个程度,就恰到好处。稍稍在这方面有这么一点偏侧,不能太多。

这个“文”字本来它的难度不大,注意看。

应该单写这个“文”字是这样的,应该是这样的,这个点高起,不要紧挨着这个地方起,不要这样写,这就写容易混淆什么呢,跟“丈”字容易混淆,就是“一丈两丈”的“丈”。

(图:“故”字楷书示范三)

这个一旦混淆之后,容易造成文字上的错读,所以高起这一点,然后写横,这样的话就不容易混淆了,是这样。

那么也有的前辈书家写这个“文”字的时候直接就当反文这样写,就是直接这样写,直接这样写。也见过这样写的,但这样写的话不规范,应该单写的时候,还是写点横撇捺,应该这样。

所以这个“故”字写的时候,要先把“古”和“文”这两个字,把它写好。

所以这个古人创造这个字的时候有一个含义,也有“古文”的含义,就是典故的意思,有这个含义在里面,所以大家应该了解这个字的本意。

那么好,我们下面再把这个“故”字重写一遍,大家再看一看这个“故”字的写法。

这是这个“故”字。

这个“故”字,从结体上看,这个反文的这个撇和捺基本上要低于这个“古”字,左边那个“古”字。上边一般地说不高于它,把这个结构注意一下。有些个字不是这样的,有些个字是反文的这一撇,要撇在左方的当腰或者偏下的部分,而不低于左方,而“故”字就不然。

“故”字再看一遍,注意看。

这个左右基本是持平的,上端看左右持平,这一撇就撇到“古”字下方来了,是这样,然后这一捺也捺出来。等于是这个“故”字的右方底线超越它了,是这样。

同样是带反文的字,不要以为所有的撇都应该下来。

你看这个“敏”字,注意,“敏”,就是“敏事慎言”,就这个“敏”字,一个每一个“文”字,注意看,这个字就不同。

(图:“故”字楷书示范四)

表面看上来,这个上边的这个高度还是基本平均的,看着一撇在这了。撇到这个里边来,不要再下来。那么再看,这一笔这样出来,这个底线基本找平,这个上线基本找平。

但这个撇应该撇到这个每字的那个两横的中间。大家说可以不可以,像这个每字的下方不要出来那么多呢?比如说下边短一点,就给那一撇留出位置行吗?毋管怎么短,你也得长处来右边这一竖笔,也得长出来。

所以这一撇在写的时候,注意看,还是得写到这来,写到这,绝对不可以写到这来,写到这来这个字就糟糕了。所以这个捺笔基本与它持平,就是与这个地方基本持平。

所以,根据左方的不同,这个反文是高是低有一个临时的处理和安排。

关于“故”字,我们在楷书问题上先讲到这。

(未完待续,接下来讲解示范“故”字行书技法。)

“丑书”根源之相关内容:

时代悲歌——今人书法为何难望古人项背 018

书法评委们是如何评选参赛作品的 030

傅山、董其昌为何晚年才终于服了赵孟頫 071

魏碑为何被淘汰——学碑应以什么为基础 077

再谈魏碑:康有为晚年为何“又当尊帖矣” 078

继承还是创新——警惕书法界的极左思想 083

“勇于不敢”——书法千万不要胆大妄为 092

“支离”美学——书法史上最奇特最难解的作品

(链接可点击;回复红色数字,即可阅读当集详文。)

临习参考


汉钟繇楷书《宣示表》之“故”字


晋王羲之楷书《黄庭经》之“故”字


唐颜真卿楷书《东方画赞碑》之“故”字


唐柳公权楷书《玄秘塔碑》之“故”字


元赵孟頫楷书《仇锷墓志铭》之“故”字


明董其昌楷书《黄庭经》之“故”字

讲座视频

文字编辑/彭澎

动图制作/大彬


最通俗的讲述,最正统的书法

“书法入门”(微信号:shufarumen):

独家刊发田蕴章老师系列书法讲座图文版。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