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仁麒中将


陈仁麒(1913.07.24---1994.03.27),原名陈景麟。福建龙岩新罗区小池镇汪洋村人。1930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1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2年转入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历任闽西红12军政治部宣传员,军部特务队政治委员,红22军第66师166团连政治委员,第168团政治委员,红11军政治部宣传科长,红7军团政治部地方工作部部长,红军总政治部巡视员,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直属教导第1团政治委员兼政治处主任。参加了中央苏区历次反围剿斗争。后任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干部团教员,特科营政治委员,红军大学第3科(教导师)特科团政治委员兼政治主任,参加了长征。抗日战争时期,历任中共陇东特委委员兼镇原县委书记,陇东特委组织部部长,陕甘宁边区保安司令部政治部主任,八路军警备第3旅政治部主任。解放战争时期,历任冀热辽军区热河纵队政治部主任,冀晋纵队第3旅、冀热辽军区独立第14旅、热河军区第13旅政治委员,率部参加了解放北票、围场等战斗。后任东北民主联军第8纵队22师政治委员,东北野战军第11纵队政治委员,5月与司令员贺晋年指挥所部在独立第6旅配合下解放热河省(今分属河北、辽宁、内蒙古)重镇隆化,作战中第32师96团涌现出全国著名战斗英雄董存瑞。后任人民解放军第48军政治委员,参加了辽沈、平津、赣西南等战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任中共赣西南区委第二书记兼第48军政治委员,江西人民政府委员,第21兵团政治委员,海南军区政治委员兼中共海南区委第二书记,中南军区政治部副主任、主任,中共华南局委员,军委炮兵政治委员,成都军区第二政治委员兼四川省委常委。是中共七大、九大代表,中共第九届中央候补委员。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荣获二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1991年获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