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玺部分作业第二方:“左桁廪木” 2024-05-09 03:42:38 今天发布篆刻作业古玺部分的第二方,就是这方:左桁廪木 (左桁廪木实物及印蜕)这是一方战国时期齐国玺印,印章制作材质为铜,1973年发现于山东省益都县(现在的山东青州市)潭坊镇李家庄的弥河之中,它不是墓葬出土,年代被专家认定为战国时期,现收藏于天津博物馆。 (印身)印体中空,就是个铜制的圆桶,里面可以装木炭,烧热之后可以用来烙木。印章文字专家释读的结果是:左桁廪木。其中的“桁”,应读为“衡”。据曹锦炎《古玺通论》所说,在《礼记.杂记》中载有此字,郑注说“衡当为桁”,“衡”为官职名,《汉书.百官公卿表》里也有“水衡都尉”这个官职,应劭注说:“古山林之官曰衡。” (印面)据考证,这方印是用来烙木印木材的,木材烙上这方印之后,表明是由左衡机构负责采伐的木材。,另外还有不同的解释:“管理粮仓用材的官印”;又有认为“正木”、“廪木”是官职名的说法,二者都是林衡的属官。不过,临摹,知道这些尽够了,其余考古的事儿,交给专业人士去做吧。临摹要点:一、关于印材:因为是正圆形印面,完全可以使用正方形石料。除去多余四角即可,不必专买圆形印材。古玺临摹,不比汉印,汉印多是规矩的正方形,而古玺中,形制不一,我们在选择作业时,已尽可能选择印形端正者;二、关于字法、章法以及对刀法的影响:这方印,字法、章法方面可资学习的东西比较多(它们必然影响刀法),也极具古玺特色:1、造疏——第一个视觉重点。在这方印里,有两个视觉重点,一个是印面中下部的空白,这个空白是印面每个文字笔画的指向处,也只有六国古文强烈的自由性可以达成这一点,就是用文字笔划指向选成方向性攒聚点,而且此处明显突出的空白,因此就造出了印面的第一个视觉重点。 (视觉攒聚点)那么,在临摹这一方向时,黄色所标注的线条,就一定要刻准线条方向,刻准了才能保证章法。2、造密——第二个视觉重点。在这方印里,并非只有一个视觉重点,另外密处的视觉重点也被匠人强调:即廪字的八个圆点一个田字的强调。在整个印中,这个角落与印面其他部分有明显的差异,如图: (第二个视觉重点)那么,在镌刻这一部分时,一要注意它的密集性(即它们之间的距离要适当);二要注意八个圆点各不相同的形态,尤其是下部六个点的排列节奏感(该刻圆的必须圆,该刻扁的一定要扁,有指向的一定要有指向,这个指向,表现出了这个点的动势)。3、边框的残破。这方印,外边框是粗圆形,但这个粗圆形边框斑驳处基本在外框,这是符合物理规律的,内框则基本保持光洁,因为磕碰、挤压都影响不到内框。至于廪字处的残破,显然是为了破除这里的呆滞和壅塞而故意“做”(敲)出来的(或者有人认为这只是自然的巧合,但不用纠结,只需要注意,这样刻很好看就好)。试想,如果把残缺点开在两个“木”字未连接的右下方,显然,“漏气”了。此外,这方印里所有文字笔画距离边框的距离也是经过精心设计的,是等距的;两个“木”字也特别调整了字形,一直,一曲,这些细节,都是在临摹时需要认真完成,不认真,则形神皆失;完成得好,则形神兼备。 (不同的两个“木”)另外,在临摹用六国古文为字法原则的古玺印同时,建议大家临摹一点金文书法和石鼓文书法,这是配套的练习,十分必要,因为篆刻基于印面文字,印面文字起源于字法。 赞 (0) 相关推荐 先秦古玺43:上谷和丞 战国燕官鉨. 古文中"上"或作"堂"."上谷"为燕国郡名,"和丞"是官职. 此印宽边细文,极似三晋朱文小鉨.章法上四字紧 ... 白文印和朱文印有什么区别,各自特点是什么? 白文印和朱文印有什么区别,各自特点是什么? 篆刻学习:齐系古玺经典的朱文印“左桁廪木”与另两方“烙木印” 要问战国玺印里面最著名的白文玺,可能大家争论比较大,但若论起战国玺印里最著名的朱文印,我们基本相信,大家一定会公认是燕系的朱文大玺"日庚都萃车马"如下图: (日庚都萃车马) 这方印 ... 篆刻学习:古玺临摹作业的第12方,古玺印的经典章法 临摹前的一点思考 大概所有的篆刻学习者都思考过这样一个问题:有没有适合所有篆刻作品的章法原则呢?一旦掌握了这种章法原则,所有的篆刻创作都可以由此找到解决方法-- 这很玄妙,因为,一旦找到这种原则,就像 ... 古玺部分的第一方作业 之前曾为初学篆刻的朋友们列了一方学习进程表,其中小版本的作业量是500方临摹,其中又明细分为: 汉印220方,古玺印50方,秦印50方,明清名家印180方,其中,汉印的220方作业已经发布完毕,从本篇 ... 先秦古玺39:恭阴都左司马 战国燕铜官玺. 恭阴是地名,都 是有城郭的大邑,司马掌军政. 燕处北方,其玺印也具浓郁北方风格,特別是白文印,风格非常统一,一眼就能分辨.此印笔画短促有力,多方头尖尾,甚是犀利,多用直线.斜线,少用弧 ... 大饱眼福!40方经典古玺秦印超清图,原印风貌一览无余! 哈喽!各位印友好, 不知道大家是否知道, 2017年6月,在中国嘉德春拍上, 一幅画作以3.45亿元成交,震动艺术界. 这幅画的名字为<黄山汤口>, 为近代山水大师黄宾虹九十二岁绝笔巨制. ... 秘藏日本近百年,上千方历代古玺印精品首次集结面世 前言: 民国期间流入东瀛的中国历代古玺印精品共计1091方全公开. 日本篆刻界的泰斗人物小林斗庵,有一个斋号叫"怀玉印室",还是请沙孟海先生题写的. "怀玉印室" ... 黄牧甫在吴大澂藏2000方古玺中精选,自钤、自存,随身必备超级印谱《十六金符斋印存》&黄牧甫篆刻 离我们最近篆刻三巨头, 吴昌硕.齐白石.黄牧甫, 吴昌硕在冲刀运刀时,左右摆动,一如书写石鼓文时的运笔,辅以敲.击.凿.磨等"残破刀法",斑驳古拙,如洪七公一样,刚正有力. 齐白石 ... 数百方高清印面!这些深藏库房的汉代古玺印,首次大量公开! 前言: 本篇推送图片很多,建议WiFi环境下阅读-- 徐州博物馆藏古玺印 "复古"是中国艺术领域的一大主张,书法魏晋,画法宋元,是后来艺术家一直强调的主张.而篆刻,则在宋代集古印谱 ... 盛世过眼录|惊鸿一现古玺印 第二辑 盛世过眼录第二辑来咯~ 这些被珍藏数年.数十年的珍贵古玺印, 在盛世收藏官方微拍中惊鸿一现, 旋即被同样珍视的藏家收入囊中, 不知何时再能亲见. ---- 騎督之印 晋,龟钮 印面约24.4×24.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