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教育,集体裸考

谈到开学,线上教育一定是一个绕不开的话题。

网上授课,不仅成了让所有学生“口吐芬芳”的梦魇,也让老师们提前开始焦头烂额。

说“梦魇”并不夸张。

一方面疫情冲击之下,不仅原有的线上教育机构如猿辅导、有道精品课等都开始提供免费的在线直播课和自学课程,多数线下机构也为了规避停课退费选择了线上直播平台授课,再加上学校延期开学期间“停课不停学”,一时间无数课程涌入,学生们被即将迎来的超量补课安排得明明白白。

而对于老师来说,本身就已经焦头烂额的教学,叠加上远程互联网的低管控模式,会直接导致教学效果下滑。加上要重新编写教案、制作PPT,学习直播平台的交互方式,堪称史上最难“再就业”。

而在疫情发展之初,大家还在感慨线上教育的春天来了,但当教育部正式发文集体网上冲浪,原本准备大干一场的各种网课平台却有些偃旗息鼓。我们能从中看出怎样的门道,线上教育的未来又是不是伪命题呢?

_

薛定谔的线上教育

一边,鼠年春节A股开市至今,在线教育股接连出现涨停。

而另一边,“没有意义”“没有效果”,是师生对于教学搬上网络最大的槽点。还有不少网友冲进App Store,给相关平台打出了“五星好评”——每天一星、分期付款的那种。

线上教育平台瑟瑟发抖:球球大家别说了,再说我们的底裤就要被扒掉了。

一直以来,互联网工具提质增效、5G落地的质量飞跃、知识下沉的教育普惠、付费课程的市场规模,一系列综合因素成就了在线教育的庞大市场。

根据艾瑞咨询《2019Q3中国在线教育行业数据发布报告》,2019年中国在线教育市场规模预计达3133.6亿元,同比增长24.5%,预计未来3年市场规模增速保持在18-21%之间。

但与此同时,新东方、好未来等线下培训业务照样没有“被颠覆”。

其中的核心原因,即线上教育的力所不能及之处,也因此次疫情带来的增长而被掀开:

1.“画饼”的C端

所谓线上教育的“春天”,其到来首先要建立在刚需和市场规模之上。为了防控疫情大家被封闭在家固然是催化剂之一,但在更长期的时间内,升学、考试、作业、就业等才是线上教育的“真·刚需”。换句话说,线上教育首先要与结果挂钩。

但纵观一些K12平台或类似MOOC模式的成人教育网站,无论电商模式、O2O模式,最终都只有两个交付方式:

要么单向传播,通过录制等方式来进行授课,这种互动性较弱,跟踪量化很难,不仅考验着学生的自制力,也难以明确其在当前教育体系中的实际效果。结果就是家长和职业者不愿意买单,从而让平台的内容停留在简单、娱乐化的层面。

要么是重度交互,让老师参与到监督和管理中来,这样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保证学习效果,但不是需要支付较高的、不亚于线下的课程费用,就是让老师的工作强度加重,要不断互动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甚至还要免费帮“拉新”,这也是这次学校老师与学生纷纷给App打出“差评”的原因。

2.虚幻的B端

有人会说,既然C端只是一个讲给资本“画饼充饥”的流量故事,那么直接与B端进行勾兑呢?

to B的生意也有两种模式,一种是直接与拥有采购决定权的区域教育主管部门合作,打造有针对性、高质量的课程体系。但需要注意的是,教育产品是非标品,即幼儿教育、K12、成人教育等的体系都各不相同,而当前国内对网络学习的接受度还远没有达到支撑那么多线上教育平台的程度,并且也对平台的课程开发定制能力提出了一定的挑战,自然也就不足以支撑面向B端需求的优质内容产品研发。

另一种则是平台作为技术服务商,只提供线上授课渠道及支撑技术,类似于此次频繁出现在师生当中的“钉钉”。

实际上,《教育法》中已经增加了“推进教育信息化,加快教育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利用信息技术促进优质教育资源普及共享,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和教育管理水平”的诉求,那么政府教育机构能否成为在线教育平台的新机会?

这里就需要先解答一个疑惑,如果线上教育平台“工具SaaS化”,那么“去教育”之后它如何与BAT这样强大的技术工具支撑,毕竟线上教学对网络的要求还是很高的;而如果平台坚持“教育理想”,甘当人梯,又如何奠定自己的核心技术竞争力,本就成本高企的商业模式能否保证盈利?至少目前我们能看到,猿题库已经将自己的to B业务卖给了今日头条。

3.虚无的“普惠”

互联网平台进军教育市场时,喜欢讲的故事之一就是“普惠”,通过技术力量改变师资力量不均衡的现状,缩小发达地区与偏远地区的教育差距,实现教育公平。我们也确实见到了许多“送知识下乡”的案例。

但与此同时,必须承认的是企业始终是需要以盈利为目的的,在ToVC(面向风险投资人)的信息中,看到最多的依然是“估值”,这就意味着,线上教育平台必须讲出一个可复制的增长故事。

要么是流量,比如猿题库在上线一个月之后就开始永久免费,通过圈养流量来实现商业目标,“免费模式”也决定了网课质量走向大众化,只能作为线下教育的补充。要么是付费,提供针对部分高净值人群的教育服务,如高端外语私教课程,而这又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教育不平等的现状。

实际上,这次体制内院校组织的线上课程结束之后,教育平台面临的、在高端消费品和普惠公共服务之间的选择,将直接拷问灵魂。

几年前,当直播平台YY推出独立教育品牌“100教育”时,线下教育的市场标杆新东方CEO俞敏洪曾经在朋友圈愤愤不平,他说——在线教育对于传统面授是一种挑战,但我更认为是对传统教育的互补而不是取代。

站在今时今日,我们依然不难得出结论,在线教育仍是一道可有可无的“甜点”。

_

变化来自何处?

教育科技差异化的三个要点

当然,特殊时期的集体“线上化”也让我们感受到了一些变化:

一方面,各种线上教育应用正在全面优化,在效果导向上起到了前所未有的作用。比如可以线上完成签到、提问、交作业等流程,想偷懒并不那么容易,也更利于老师监督。这也是让无数学生产生“愤怒”的根本原因,因为不仅不能偷懒,反而比真正上课更紧张了,毕竟一旦被点名可没有同桌能够抄答案了。

而另一方面,较长时间(最长长达两个月)的线上教学,也会让学校老师、家长、学生对线上教育该如何参与,磨合并培养出长期习惯,这也将改变在线教育的“痛点”,打通从C端(家长)到B端(学校)的整个链条。

当疫情过后,在线教育平台能否迎来真正的“春天”呢?其中或许有三个前提需要注意:

首先,是技术的差异化。

目前来看,市场化的线上教育平台的竞争力主要体现在技术变革上,除了在课程内容上发力之外,在流媒体技术、人工智能算法、教学在线化产品等领域,如何发挥科技公司的赋能价值,做好线上线下资源的中间层,将直接决定平台的前景。将线下搬到线上的简单商业模式创新已成“明日黄花”,技术高地才是硬性指标。

其次,是内容的差异化。

除了传统教育归于公共服务,线上教育平台在一些差异化领域也可以打造出稀缺优质的强势内容,进而追求较大的商业变现。尤其是在一些素质教育模块,如STEM、编程、人工智能等品类。

一方面避开了头部平台在核心课业上的血海竞争,同时也弥补了学校教育师资短期内难以到位的现状,有助于快速建立品牌优势及口碑。

最后,是交互的差异化。

在传统电商模式和O2O模式的单向输出基础上,借助5G低延时网络、AI流媒体、云游戏等一系列新技术所带来的新交互潜力,实现传统教育及线上平台所缺乏的高效双向交互,比如利用AI个性化算法投放AR答题互动,让老师实时掌握教学进度等等,这些都能够让教学效果有了可期待的保障。

总体而言,师者不仅需要传道授业解惑,教育要注重的是言传身教。因此,线上平台永远无法取代老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传承与交流。

但作为学校教育的有益补充,它也让“国家队”越来越重视线上与线下的结合,逐步走向国民教育领域的舞台中央。届时,市场化的教育平台将何以自处?行业格局将发生怎样的变化?洗牌之后,故事正在变得愈加精彩。

(0)

相关推荐

  • 汪琼:混合教学有望成为高校主流教学模式

    "虽然此次大规模在线教育是非常时期的非常举措,但过程中令参与的师生意识到线上教学其实不难.同时,在线教学具有多种形式,可获得高质量的教学效果.因此,疫情期间的线上教学经历无形中有力地推动了中 ...

  • 2020线上教学总结反思

    2020线上教学总结反思 安口学校慕艳萍 2020庚子年的这个寒假对老师和学生来说是个特殊的寒假.网络上戏称"史上最长寒假",突如其来的新冠病毒疫情在全国爆发,举国上下齐心协力共抗 ...

  • 2021教学直播平台潜力排行榜

    从"遭遇战"到"持久战" 2020开年,疫情"黑天鹅"来袭,教育部紧急通知,号召全国师生利用多种技术平台和手段开展"停课不停学&q ...

  • 线上教学心得(2020年疫情延缓开学)

    (一) 2020年春天,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阻挡了孩子们走进校园的脚步. "停课不停学,停课不停教",时间不能浪费,学习的脚步不能停下.为了保证疫情期间孩子们的正常学习,我县开始了线 ...

  • 在线教育集体“水逆”,家长眼里只剩下焦虑和不安?

    来源:懂懂笔记 国内针对在线教育领域的监管正加大范围.5月10日,北京市场监管总局发布公告,称在线教育机构"作业帮"和"猿辅导"有"利用虚假的或者使人 ...

  • 《K12在线教育服务与评价》团体标准发布,在线教育行业发展走向规范化

    近年来,国内在线教育行业发展迅速,但教学质量参差不齐.师资力量薄弱.退款难.虚假宣传等问题也一直为人所诟病. 为规范在线教育企业经营,中国消费者报社联合天津市消费者协会.河北省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北 ...

  • 在线教育“行业自律公约”出炉

    4月30日,国内首个<K12在线教育服务与评价>团体标准(简称:团标)正式发布.团标由天津市消费者协会作为发布单位,联合河北省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中国消费者报社.北京市律师协会.北京大学 ...

  • 直播,为在线教育行业注入新的活力!

    直播的崛起,给众多行业注入新的活力,其中就包括了在线教育机构. 不过目前各地区的教育资源分配不均,而直播可以解决这个问题,让更多优质的师资通过线上入驻到不同地区,无论是哪里的学生都可以享受到名师教学. ...

  • 浅谈在线教育游戏化

    今天,咱们开始上正菜,聊聊在线教育游戏化. 什么是在线教育游戏化 游戏化就是将游戏中那些有趣.吸引人的元素巧妙地运用于现实世界或者生产活动中,也被称之为"以人为本的设计"(Huma ...

  • 【一周连连看】在线教育本地化网课探索正在加快,写字课成扩科趋势

    已购<培训行业这一年·2020>的读者可在多知网订阅号回复"新书惊喜",参与读书话题讨论. 来源|多知网 文|张心笛 图片来源|Pexels 立夏宣告着与2021年夏天 ...

  • 在线教育系统有哪些短板?应该如何解决?

    2020年对于各行业来说是极为困难的一年,在疫情的冲击下一些行业几近"停摆",很多公司发展极其困难,更甚者直接破产,可见疫情影响有多么严重,连生存都成了问题.但是有一个行业却成了个 ...

  • 2021年,做在线教育直播关键在这几点

    在线教育直播早在直播出现不久就应用于教育行业,由于受限于直播技术,当时并没有受到更多用户的青睐.随后在2020年,在线教育直播才广泛被大众熟知,那么,在2021年,做在线教育直播的关键点是什么呢? 一 ...

  • 争相下沉的在线教育,受伤者或不止本土机构

    作者:入海 来源:校长邦 "下沉"似乎是2021年的一大潮流,尤其是各大在线教育机构,纷纷追逐这一浪潮大步前行,网课本地化.线下体验店等模式不断被提出.探讨.目前来看,本地机构是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