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嘉珉:文化自信的强音——读彬宇先生《平心平天下》(之一)(三)
相关推荐
-
文化自信需要几代人来“立”
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迈向伟大复兴,大国博弈遭遇世纪大疫,中国人该如何自处?如何与世界互动?中国传统文化能发挥怎样的作用?近日,笔者与友人拜访了中国哲学大家.87岁的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楼宇烈先生. 叩开楼 ...
-
张扬:家在槐荫 不忘初心——我与《槐荫文学》创刊30周年
家在槐荫 不忘初心 --我与<槐荫文学>创刊30周年 张扬 天朗气清,惠风和畅.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齐聚东城,相约槐荫:华诞30年,弹指一挥 ...
-
人格“文化”精髓:“人而不仁”,如礼何?如乐何?
国学探秘:<论语>一书,是中国古代儒家文化的重要源泉,在塑造中国人文价值和人道精神上具有深刻而隽永的影响.在增强和践行文化自信中,有必要探究这一文化基因的精髓,知道我们中国人的生命意义所在 ...
-
叶小文:诗教中国
叶小文:诗教中国--读廖彬宇先生<中天而立集>有感 叶小文 ◆ ◆ ◆ ◆ 2021年7月26日<人民政协报>学术人物版发表叶小文先生品评廖彬宇先生<中天而立集>的 ...
-
但点‖微诗
今晚 今晚,我不孤独 因为我有灯影为伴 抚平褶皱的书角 拿起 不知何日余下的 还未结尾的小诗 细细读起 其实 今晚我真的 不孤独 十八岁 十八岁 心事憧憧,碎忆微茫 只是花谢留香,雨过彷徨 十八岁 爱 ...
-
书画融合,众人收藏——书法家王承明先生立体榜书作品《龙》拍得26万元的高价
王承明先生的作品姿态飘逸.线条流畅.气韵生动.章法饱满,他将书法和国画写意技法相融合,在二维空间上表现出了三维空间的立体效果,对传统书法的表现形式进行了创新与提高. 自从立体榜书作品<龙> ...
-
陈嘉珉:发现都匀(14)——步彬宇先生《癸未岁雨后踏春》诗韵并借句赋偈
彬宇先生<癸未岁雨后踏春>七律诗意境高古豪迈,韵味昂扬正能,特借用末句"他日功成思遁世,天生此地住人豪",并步其韵脚,赋偈速写贵州都匀高能优美的康养生态环境-- 天下几 ...
-
陈嘉珉:可道偈(238)——读杨远康先生《三峡工程赋》
一 惊闻高人佳句留 婉转起唱颂神州 鲧禹神话得妙赞 人类伟业动千秋 二 自古高唐接天壤 鬼斧神工驰莽苍 风动楚泽赋新景 雄笔造化驻汪洋 三 凤听凰声写史话 人间奇迹配诗家 绝唱一曲贯耳赋 吾心长醉梦三 ...
-
陈嘉珉:读彬宇先生《国学旨归:干支哲学》赋偈(223)——第五章:实证研究之十神\第一节:十神类象(之八)
[彬宇先生语录·知命改运]印绶虚弱,使人的记忆力减弱,但这只是一方面,也许你在另一方面有过人的天赋呢?你有没有认真去了解过自己?其实古人提供给后人的干支能量观测系统,具有极好的参考作用.这有助于我们有 ...
-
陈嘉珉:可道偈(239)——读张安宁先生《贵州兴义行》感赋
去年八月中旬,在上海国际书展邓匡林师兄<一诗一吟>新书发会上,结识陈式太极拳第十一代传人张志俊先生的第100位弟子张安宁先生.此次张先生出席在兴义举行的"邓匡林.于冠英老师< ...
-
陈嘉珉:大成站桩偈(657)——读邓名先生《觉偈》之《知知偈》(之二十)
[问]邓名先生<无知偈>第二则所写"知去哪里了"一句,似乎话里有话,请问何解?[答]对,这句是机锋转语."知"不能"去哪里",否 ...
-
陈嘉珉:大成站桩偈(656)——读邓名先生《觉偈》之《知知偈》(之十九)
[问]请问陈老师,能知就仅仅是能知,还是能知包括所知?[答]能知的最高境界是能所合一. 能知所知阴阳义,最高能知能所一. 口舌分辨恒无明,一真法界持桩起. 2021-2-7/辛丑-庚寅-丙戌
-
陈嘉珉:大成站桩偈(655)——读邓名先生《觉偈》之《知知偈》(之十八)
[问]请问陈老师,著名的知行合一,等于能所合一吗?[答]不等于.[问]区别何在?[答]如下-- 知行合一非是道,能所合一方为高. 行者第一未见性,见性必是亡知行. 2021-2-7/辛丑-庚寅-丙戌
-
陈嘉珉:大成站桩偈(654)——读邓名先生《觉偈》之《知知偈》(之十七)
[问]邓名先生<无知偈>第二则云:"知去哪里了,笑看人知之.知之得去知,去知亦无知."请问末句"去知亦无知",与佛家所讲执着有何关系?[答]如偈云- ...
-
陈嘉珉:大成站桩偈(653)——读邓名先生《觉偈》之《知知偈》(之十六)
[问]根据邓名先生<知知偈>和<无知偈>,进入最高桩境界的法门是去所知,但是站桩不能闭眼,眼观外物还是所知,此作何解?[答]法门者,非究竟也,故邓名先生<无知偈>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