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觉玉米上涨压力好大!!

在凛冽的北风下,河北、山东等地持续5天的雾-霾天气已消散,蓝天重回大众视野,玉米也进入静稳行情,雾霾提涨促量的行情开始退却。
12月12日各地天气改善,山东大部分厂家玉米到货数量逐渐增加,其中山东恒仁到货大车141台,寿光金玉米早上到货突破100台,东北方面:锦州港到货稳中有升,早上已经到货玉米数量10000多吨。随着天气好转,华北地区玉米厂家,到货量会有所改善,价格会随着玉米到货数量调整涨落。
12月12日山东福洋玉米收购价格1940元/吨,上涨10元/吨。但山东潍坊深加工企业的龙头老大,玉米收购价格下调10元/吨,执行价格2000元/吨。河北故城直属库玉米收购价格也是下滑,执行价格0.96元/斤。

12.12山东地区玉米价格大势向稳

据了解,当前本地及周边粮源持续上量,东北玉米也陆续发运到货,企业厂门前到货量充裕,这波看量调价的行情目前有所僵持。

从售粮进度来看,河南地区售粮进度相对偏快,已售粮源约55%,山东地区已售粮源约40%,河北地区已售粮源约16%。目前,企业库存水平普遍偏低,大多采用“随用随采”的收购策略,根据厂门前到货量的多少动态调整收购价格。预计近期玉米供应量仍会比较充裕,玉米市场价格继续承压。

东北地区玉米收购进度偏慢

近期,东北地区玉米收购价格也是偏稳。目前,吉林深加工企业主流挂牌价1640-1720元/吨,黑龙江企业主流挂牌价1620-1660元/吨,内蒙古企业主流挂牌价1680-1800元/吨。12日东北落价最多的企业:吉林德惠华粮玉米价格落二分,执行0.815元/斤。

根据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统计,截止到12月5日,黑龙江、山东等11个主产区累计收购玉米2209万吨,同比减少582万吨。

而截止到12月1日,黑龙江售粮进度24%,吉林15%,辽宁24%,内蒙19%,山东28%,河南34%,河北23%。这是权威部门给出的最新的数据,可能跟市场有些许的偏差,但大体差不多,玉米市场整体的进度还是偏慢的,这也跟今年的收割延迟有关系。

年前行情压力仍然很大

距离春节仅剩44天,掐头去尾也就是还有一个月的卖粮时间。但从现阶段的玉米市场来看,供应压力依然非常的巨大。综合各方情况研判年前上涨空间不大,但年后将有很大一波上涨行情。农民和贸易商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卖粮时间。

之所以说年前涨价不会太多,一方面春节的时间越来越近,基层农户进入传统的卖粮高峰。华北很多地区都会选择年前年后卖粮,东北地区的部分农户也有变现的需求。虽然只是一部分,但是对于现阶段的市场需求量来说,不需要太大的冲击,玉米价格就会受到打压。

第二个就是贸易商的因素。不管华北还是东北,现在基层的贸易商存货的屈指可数。最主要是市场风险太大,不敢存。为啥不敢存?因为价格节点和时间节点都不适合存货,很多人甚至认为现在还不是低点。真要是看到涨价的希望,贸易商早就出手了,挣钱的买卖谁不干?

现在深加工企业的库存量不得不承认,确实比同期偏低,华北地区普遍在15—20天,东北企业也就在30天左右。但企业真正缺粮吗?价格迟迟不涨就说明企业根本不缺粮,同时换位思考一下,市场缺粮吗?华北和东北的粮食总量最起码还有六七成在基层,而且年前肯定会出现小高峰,着急的应该是贸易商和农户,而不是深加工和饲料厂,主动权完全在下游,这一点上企业清楚的很。

鉴于以上,你认为年前涨价的几率有多大呢?

当然,有朋友会提到国库收粮,我们前文提过,收购的规模太小,而且质量严格,最大的利多是重建了市场信心。东北三省一区中已经开库收购的有内蒙古通辽甘旗卡库(1760),吉林省吉林市孤店子库(二等1700)和长春市榆树库(1675),黑龙江哈尔滨库(1680),吉林省白城洮南(1670),黑龙江省双城(1680)、内蒙古通辽东郊(1760)、吉林长春农安(1690)。

从今年的新粮上市以来,贸易商就开始蹲点抄底,但始终没有等来机会,市场粮源挤牙膏式的不急不躁,直到现在也没有出现明显的卖粮高峰。按照现在的出货速度,很多贸易商都会选择在年后建立库存,鉴于对后市的期望值,甚至还会出现抢粮的情况。到时候,价格不一定会涨,但肯定不会再往下掉,行情最大的希望是在年后。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