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墨鄂州之三国(魏蜀吴)时期的鄂东历史
相关推荐
-
在抗战的初期,湖北黄石市大冶县榨水沟村的...
在抗战的初期,湖北黄石市大冶县榨水沟村的一瞥,照片记录下来了这令人揪心的一幕.几个鬼子俘虏了一名战士,看他年纪不大,被围在中间,仿佛在审问什么. 战士的衣服被解开,显然是经过搜查,小战士歪着脑袋,眼神 ...
-
【鄂王城遗址历史史料】大冶市金牛鄂王城的由来
据<史记 · 楚世家>所记载在公元前877年(周夷王八 X 年), "熊渠甚得江汉间民和,乃兴兵伐庸,扬.粤,至于鄂".楚王先公熊渠来到鄂--即湖北省大冶市金牛鄂王城后 ...
-
金牛镇的历史沿革
金牛镇的介绍 金牛镇是湖北省大冶市下辖镇,地处黄石.大冶两市西南边陲.东依黄石.大冶.西通武汉江夏.南接咸宁,北邻鄂州,大金.铁贺两条省道穿镇而过,古来五县通衢的区位优势,铸就了金牛悠久的商贸历史,& ...
-
西陵故城寻踪 东楚网
编写<黄石文化简史>,城镇演进,无法回避. 城镇发展的历史,其实就是一部文化发展的历史.一个王朝的兴衰荣落,乃至一代文明的缔造和泯没,多见诸于城镇文化的兴衰历史. 就黄石而言," ...
-
《吕岱传》:吕岱将军一声吼,叛军立马浑身抖!
更多原创.精彩内容 这是<真·三国志>第 309 篇文章 今天来讲 吕岱 注:图片皆源于<三国杀>.<阵面对决>.<三国志>及网络,以文为主. 吕岱,字 ...
-
卷三十五 ○江水三(3)
江水右得樊口,(朱此六字讹作<经>,戴改<注>,全.赵同.会贞按:<文选·鲍明远〈远都道中人诗〉>注引庾仲雍<江图>,樊口至武昌十里.今樊口在武昌县西北 ...
-
明一统志卷五十九
湖广布政司 湖广古荆州地汉置荆州部刺史领南郡江夏长沙武陵桂阳零陵等郡国而不常所治东汉荆州初治汉夀后治江陵唐贞观中领以山南道开元间増置十五道采访处置使而山南东道治襄阳以诸郡之兼分入黔中淮南及江南西道后 ...
-
江水邾城
郦道元以<水经>为纲,作<水经注>,记载大小水道一千多条,穷源竟委,详细记述了所经地区的山陵.原隰.城邑.关津的地理情况,为后世以水证地广为引征. 今据<水经注>对 ...
-
从鄂州出土文物看三国六朝时期武昌的佛教
佛教,自两汉之际从古印度传入中国后,便与中国"土生土长"的宗教迷信相融合而广泛地蔓延,对中国的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产生了重大的影响.江南地区有名的重镇.三国时期一度作为吴国政治中心的 ...
-
水墨鄂州之土陡山上的歌声———洪二乡大革命时期的故事
土陡山上的歌声---洪二乡大革命时期的故事 北伐胜利红旗扬, 贺龙领导打凶顽. 农民协会有威望, 妇女识字上学堂. 鄂城东门洪二乡, 鞭炮齐响歌嘹亮. 土陡山上开大会, 人民当家喜洋洋. 这是80多年 ...
-
三国历史科普系列九——三国VS五代,中国历史上两大分裂时期是如何形成的?
9.三国VS五代,中国历史上两大分裂时期是如何形成的? 汉献帝建安二十五年是魏文帝元年(曹丕篡位),亦称曹魏,建安二十五年前则称东汉. 篡曹魏的是晋司马炎.晋篡位,再过十六年,吴亡.接下来有贾后之乱, ...
-
考古首次发现三国南北朝时期完整县城
考古现场航拍照片 "溧阳古县城的发掘,意味着<三国志>等史料中提及的永平县露出真容.同时,这也是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完整的县城首次被发现,也因此,这项考古成为了江苏2020年度重大 ...
-
《三国志》中的永平县露真容 三国南北朝时期完整县城首度发现
2021-04-15 23:07 华人号:中新网 考古现场航拍照片.考古队提供 中新网常州4月15日电 (记者 唐娟)"溧阳古县城的发掘,意味着<三国志>等史料中提及的永平县露出 ...
-
溧阳古县遗址考古揭示“永平”“永世”县治 ——全国首度发现三国南朝时期相对完整的县城遗址
溧阳古县遗址位于江苏省溧阳市天目湖镇古县村,地处溧阳市南十五里,中心地理坐标为东经119°28′,北纬31°22′.遗址北倚燕山.屏峰山,地势高亢,南邻茶亭河.溧戴河,河道纵横,现存面积约25万平方米 ...
-
萌爆魏蜀吴小程序:英明主公,在线发牌~萌系三国魏蜀吴卡牌游戏
40000+游戏爱好者已加入我们! 带你发现好游戏! <萌爆魏蜀吴>游戏小程序好玩吗? <萌爆魏蜀吴>小游戏怎么玩? 只有你想不到, 没有我找不到的好游戏! 「良心好游戏推荐」 ...
-
三国魏蜀吴之外,还存在一国,竟延续了五十年之久
所谓三国,指中国汉朝与晋朝之间的一段历史时期,"汉失天下,群雄逐鹿之",逐渐形成的魏国.蜀国.东吴三个影响力最大的集团,主导了华夏沉浮,后人通常以这三国来代表这一历史时期,而不代表 ...
-
三国魏蜀吴末代君主下场如何?他比刘禅待遇还高
公元280年,三国最后一个政权孙吴的国都被西晋攻陷,末代皇帝孙皓看大势已去,只好学刘阿斗选择投降,长达十年之久的三国乱世终于一统,进入中华民族历史上最丢人的大一统朝代:西晋. 三国魏蜀吴末代君主下场如 ...
